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当今的亚太地区国际分工格局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是一种水平与垂直分工在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类型国家(地区)交叉并存的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它对亚太地区的国际经济关系以及参与分工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以来,与亚太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合作蓬勃发展。虽然,一些亚太经济合作设想将中国排除在其合作伙伴之外,但中国的广阔市场正在吸引亚太各国或地区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二、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其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关系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79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改变过去闭关锁国或半闭关锁国状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逐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建立和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加速了“四化”建设步伐。特别是逐步开放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国内经济循环的基础上加入国际经济循环,带动中国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地处西太平洋地区核心地带,土地面积占亚太地区的近半,人口占亚太地区的70%余,虽经济实力还不很强大,但与亚太各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千分频繁,特别是实行对  相似文献   

3.
冯苏宝  郭万达 《开放导报》2000,(3):27-28,35
中国被纳入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体系是从同东亚的经济互动开始的,通过进一步建立和深化经贸合作、互补、分工和竞争关系,形成一种区内整合,并通过在东亚形成的区域结合体,与世界经济进行广泛的交往和互动。所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东亚,中国的强盛是东亚增长的一部分,反过来说,东亚的持续增长也同中国的崛起紧密相关,中国同东亚之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和共进共退的关系,这一战略关系在21世纪将持续始终。东亚奇迹是战后世界经济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先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然后是一群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密集持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经济体系开始从“中心-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转型。目前,世界上形成一种新型的三极贸易体系,它不仅与过去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贸易有所不同,而且是人类历史上几乎从未有过的。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的主要原因包括:区域化与区域主义相互促进;亚非拉国家独立和其中部分国家走上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使一些边缘地区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科技革命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将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既刺激又抑制贸易保护主义;世界经济重心开始由大西洋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机制中将会有更大的发言权;促进整个国际体系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世界经济的增长明显趋缓,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尤其是1985年9月五国财长会议决定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等等变局,对亚太地区贸易与国际分工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亚太各国与地区纷纷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空前加速了。日本将不得不开放市场,并且从“离欧入亚”的前景考虑重新组织该地区的分工。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经济迅速迈向自由化与国际化。东盟各国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上述变化标志着亚太地区贸易与国际分工正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最近,日本学术界出现了许多关于西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的学术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归纳西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历史,展望并论证西太平洋地区未来发展的分工模式。 有的文章含蓄些,把亚太地区国际分工归结为“亚洲三层次的经济结构”,即“配套完整的制造工厂型的发达国家日本;被称为‘四条小龙’的南朝鲜、台湾等新兴工业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7.
东亚开放地区主义的演进与中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期间传统地区主义在欧洲盛行,尽管亚太地区合作所奉行的“新地区主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损害它们的利益。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启动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所奉行的“开放地区主义”的理念,既注重区域内的合作,又强调对区域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开放。它在某种程度上有回归传统地区主义的色彩,但更是新地区主义的超越。这一理念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普遍现象,对未来国际秩序的建构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界制造中心形成及变迁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制造中心是一个历史范畴 ,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 ,是世界制造业在区域上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体现。但是世界制造中心绝不是工业化必然结果 ,它是特殊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历史阶段所出现的特殊现象 ,世界制造中心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区位环境。在新的国际经济分工形势下 ,世界制造中心具有新的时代内涵 ,也呈现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圈的设想引起了海内外学者们的关注。本人认为,亚太地区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地区性经济圈不会建立。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圈短期内也不可能建立。但形成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垂直分工又是历史遗留的现实。趋势与现实的矛盾必然促使亚太地区各国或地区不断地调整各自的产业和贸易结构,从而使该地区的经济关系趋于水平分工为基础,至此,经济圈才有可能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动因在于从国际商品交换中获取经济上的利益,一种国际分工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既体现了各国的经济利益,也改变着各国的经济利益。日本作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其自身变化改变了东亚地区的分工格局,而东亚地区分工格局的形成与深化又加速了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使处在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中的日本,不得不更依赖处于世界经济发展中心的亚洲,尤其是作为“现实而具体”的日本海经济圈,即东北亚地区。一、东亚地区分工格局的变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纵观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所以取得今天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关键在于60~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各国经济上的相互合作与相互依赖性。美加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EC诸国在1992年实现欧洲统一市场计划,亚太地区各国正在积极酝酿或探索成立“亚太经济圈”构想等。在这种情况下,东北亚地区内各国要求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的愿望日益强烈。随着这一地区国际环境的缓和,地区内各国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国际经济合作的日趋发展,将有利地推进这一地区经济圈的形成。发展同南朝鲜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对促进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及我国的经济建设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应依托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喜贵  莘宇 《北方经济》2006,(21):35-37
区域竞争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新的世界分工不再以国家,而是按照区域竞争力来进行.实践证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集群化发展是一种比较成功的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正> 90年代以来,全球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国际经贸合作与竞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崭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处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其对外贸易的拓展也遇到一些新问题,必须寻求新的对策.一、国际经贸形势及其对我国特区外贸发展的影响(一)国际经贸关系调整的新趋势与特区外贸发展的机遇及挑战.90年代国际经贸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它处于战后最为剧烈的大调整阶段.1、国际经贸关系大调整日益显示出其结构的非均衡性质.尽管90年代国际经贸关系大调整过程是全球性的,但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其调整程度与力度的地区分布结构不均衡性质日益明显.从总体上分析,由于80年代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率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亚太地区在当前国际经贸关系大调整中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对于我国经济特区来说,外贸发展可能借助全球特别是区域经济繁荣跃上新水平、新的结构层次和新的效益标准;另一方面,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角逐的主战场,国际分工领域的激烈竞争使各国更加注重贸易争夺,若特区外贸在亚太及全球竞争中落败,则将宣告我国经济特区走向全面衰亡.2、虽然国际市场竞争愈趋激烈使贸易保护主义不可避免,但贸易自由化将日益成为国际主流.因此,我国经济特区对外贸易发展环境正逐步  相似文献   

14.
全球产业链延展与我国产业的承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分析原理看,分工是产业链联系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推进是伴随国际分工深化延展。面对这一国际分工大转换的背景,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重构。由于世界各国的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国与国之间的区位优势体现为价值链上也不相同,进而成为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进行空间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全球产业链发展趋势与我国产业链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应依托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喜贵  莘宇 《北方经济》2006,(11):35-37
区域竞争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新的世界分工不再以国家,而是按照区域竞争力来进行。实践证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集群化发展是一种比较成功的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战后,亚洲“四小”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和国际分工关系的发展引人注目。作为亚太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形成的历史还很短,但其对外贸易与国际分工地位呈现出跳跃式的变化,与美国的分工关系已从垂直型分工上升为初级形式的制成品水平型分工,而且这种水平型分工正向更高级阶段过渡。在50年代,亚洲“四小”对美贸易地位无足轻重。1955年,东盟国家对美出口占亚太地区对美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而亚洲“四小”占不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世界经济环境和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日本同主要贸易对象国与地区之间的国际分工关系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日本在世界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亚洲“四小”同日本之间在技术和生产效率的差距逐步缩小,日本同亚洲“四小”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它们在产业和贸易领域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加强,而且正在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0年代,亚太(主要指西太平洋地区)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由于本地区经济具有出色的活力和应变能力,将继续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并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二是区域内的经济活动迅速增长,贸易、投资、技术转让和劳务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合作蓬勃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合作正步入一个新阶段。亚太地区在国际上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不断提高。面对这一前景,世界有关国家都在调整各自的亚太政策。见事迟,不善于适应新形势,就一定会吃亏。  相似文献   

19.
一、亚太地区国际分工体系和多层次动态性相互赶超机制 区域性经济发展机制是指在共同的经济发展中,区域内各国家、(地区)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及导致经济发展的各种因果关系总和。为了叙述上方便,在探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机制时,只就美国、日本;南朝鲜、台湾省、香港、新加坡“四小”;东盟诸国(除新加坡、文莱,下称东盟四国)以及中国这一狭义的亚太地区进行论述,有时也涉及  相似文献   

20.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种不可逾越的刚性约束,全球气候治理体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各国在未来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任何力图重塑国际秩序的国家都必须顺应低碳转型的全球性潮流。全球气候治理正在成为撬动当前国际秩序转型的重要杠杆,推动国际秩序转型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展。如果说走向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各国组织其经济社会活动的必然选择,那么低碳化转型越成功的国家在国际秩序转型进程中就越会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掌握主导权。一般而言,国际秩序由国际规则制定权分配、国际制度、国际观念构成。全球气候治理的根本要义在于促使世界向低碳经济转型,这对世界各国实力的此消彼长产生深远影响,最终会影响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变化、国际制度的建设和国际观念体系的重构,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秩序本身的内涵与特质。中国正在成为影响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在全球低碳化转型的道路上,中国担负着特殊的国际责任和绿色使命,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选择不但会决定中国在未来国际秩序中的地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国际秩序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