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李高波 《财会月刊》2012,(12):82-82
随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的相继出台,我国也加快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制定步伐。2012年5月17日,财政部起草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表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至此,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准则就有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如何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王淑兰 《价值工程》2010,29(19):12-13
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而计量属性的选择又是会计计量的基础。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讨论焦点,由"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转变为"如何用好公允价值"。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运用,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性,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2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该征求意见稿体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IFRS13)的实质性趋同。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评析,认为当前我国不宜急于颁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实现国际趋同的同时还要在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影响 (一)“公允价值”应用的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这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新会计准则体系把“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做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新准则的亮点和创新。本文结合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引入历程,进一步对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如何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的相继出台,我国也加快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制定步伐。2012年5月17日,财政部起草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表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至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广泛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将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研讨。 一、公允价值得到合理谨慎使用新准则体系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会计改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新会计准则的改革主要在四方面有重大调整,即“跌价准备计提”、“债务重组方法”、“存货管理”及“公允价值应用”。其中,改革的重中之重非“公允价值应用”莫属。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涵义出发,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的属性,并在分析了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毕茜  冯乐 《财会月刊》2008,(4):73-74
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公允价值中“公允”这一概念,以及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的联系与区别,认为不应当仅仅把公允价值当做与历史成本等计量属性相对等的一个独立计量属性,而应当在市场范围内考量公允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韦瑞嫔  炊蓉 《会计之友》2009,(9):105-106
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备受FASB和IASB所推崇的,很多国家也开始在准则制定中引入公允价值。然而当金融危机来临时,相关机构却纷纷提出对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修订,这不免让人产生一些疑惑。本文从金融危机中“会计门”事件出发,尝试探讨公允价值的内涵以及当环境改变时对待公允价值的态度和取向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我国会计国际趋同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允价值的大胆肯定和积极使用,无疑将带来一场新的会计革命.从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来看,公允价值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大有超越历史成本跃升为主要计量属性之势.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发布,是对这一趋势的最佳诠释,标志着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关注已从早期的“是否采用”转变为“如何用好”,这将给我国会计界以深刻的启发.本文在对美国新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进行介绍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准则对改进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为期两年多的时间里,在相续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Fair Value Measurements)”征求意见稿和公告工作草案之后,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SFAS157)——公允价值计量。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中有超过40个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报告主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在SFAS157发布之前,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缺乏一致性,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活跃交易的事项来说尤为明显。但新准则只是在公允价值计量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提供了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一般框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约着公允价值实际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的推行,标志着我国会计体制正在由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向混合计量模式乃至规范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方向进行转变。公允价值计量的采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配比性,促进了我国会计体制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目前的市场环境是否能满足推行公允价值的条件?“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控制盈余操纵的空间?下面笔者将以岁宝热电对所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的处理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的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我国为何要再次引入公允价值,以前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故事"是否还会重演?本文就此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会计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用来判断资产减值迹象及进行减值计量,那么公允价值是以何种定位被引入,是一种计量属性还是一种计量目标?若是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其是否能够在逻辑上满足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要求,二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文章主要从会计计量的逻辑基础及计价基础等角度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由来已久.现在人们对它讨论的焦点已由“是否使用”转向“如何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大量产生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使得公允价值成为惟一能够被认可的计量属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0年2月专门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颁布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其意义非同寻常。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也于2004年4月公布了对LAS39修改的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17.
公允价值准则新动态: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004年相继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Fair Value Measurements,简称FVM)”征求意见稿和公告工作草案后,于2006年9月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Statement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以下简SFASNO.157)——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所说的“公允价值需要活跃市场”中的“公允价值”实际上是指那种“排除了现值的公允价值”。这种公允价值比较容易确定,主要存在于活跃的市场,当缺乏活跃市场这个条件时,这种“排除了现值的公允价值”就无用武之地了。这时,要解决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就得依靠现值这种比较复杂的公允价值。现值是指在正常经营中,未来现金流量的现时折现价值的当前估计,通常包括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和以特定个体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两个方面。这里笔者主要讨论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现值。在活跃市场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IASB“公允价值计量”讨论稿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允价值是国际会计热点问题。FASB已经发布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IASB也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讨论稿。文章介绍IASB“公允价值计量”近期研究成果,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并要求相关企业在会计实务中严格遵照执行。本文对会计实务中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和事项进行归总,并对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须注意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