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实现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效管理景区游客活动和调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确定景区的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通过构建兼顾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心理承载力和经济环境承载力三个维度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模型,对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量化测算和评价,分析鼓浪屿景区在工作日和节假日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数据结果,鼓浪屿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根据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对当前的长期游客过载现象加强治理,也需要重视大气净化能力、污染物处理能力、游客心理承载力限制性要素的改善以提高景区自身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把景区的旅游数量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推动鼓浪屿景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由旅游导致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旅游承载力问题开始受到许多人的重视。影响旅游承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来探讨旅游承载力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秦皇岛景区为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相似文献   

4.
王雨薇  伊闽南 《品牌》2015,(1):69-70
泰安作为我国的旅游名城,城市建设应以生态优先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本文利用层次分析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泰安市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做出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五个评价层次,分别是自然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管理水平承载力和社会心理承载力。承载力的评价等级分为三个,分别是弱载、轻度超载和重度超载。研究结果泰安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为轻度超载,最后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致力于探讨旅游活动的极限值,目的是将旅游活动的规模(或强度)控制在旅游环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避免旅游环境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目前,旅游业欠发达地区面临的问题在于旅游活动远未达到环境承载力之前,其旅游发展就遇到"玻璃天花板"。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旅游地的市场承载力不足,只有通过拓展环境承载力和拓展市场承载力,才能促进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的涵义及研究意义,分析了旅游环境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旅游环境预警系统的系统构成,为内蒙古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不同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在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旅游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及社会经济总量的能力。旅游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衡量人口、资源、环境是否协调、旅游发展是否可持续,具有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本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的涵义及研究意义,分析了旅游环境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旅游环境预警系统的系统构成,为内蒙古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针对济南城市发展的现状,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子系统中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2006—2012年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承载力与社会承载力持续上升,对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影响较为显著,资源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制约着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大幅度提高。针对上述问题,必须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经济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来提高济南城市综合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6)
森林公园旅游承载力评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以巴哈巴国家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从水资源承载力、空气质量容量、空间容量三个方面构建森林公园旅游承载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巴哈巴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承载力的评价,为森林公园景区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较为科学准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理论上可以通过旅游环境承载力来评判景区环境规划的合理性,以制定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属于弱载,可进一步开发新景区,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提高景区知名度及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对旅游业的承载力问题开始凸显。以义乌市为例,有59%的市民认为旅游业带来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便利市民生活、开阔眼界等方面价值比其经济价值更显重要;有23.8%的居民认为义乌流动人口过多给城市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并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多数居民认为,义乌市在旅游方面社会容量潜力较大,整体旅游环境保护尚可,但存在强度不均情况,休闲旅游和文化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3.
曹晓慧 《商业科技》2014,(31):193-194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乌兰察布市地处于中温带,在大陆性的季风气候的滋润下四季分明,大青山的分割,前山与后山之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乌兰察布市,是我国的著名的旅游城市,美丽的葛根塔拉草原、辉腾锡勒草原、奇特的火山岩地貌等等,都向世人展现出其独特的一面。基于现在关于乌兰察布旅游竞争力相应的研究并不完善,本文将从乌兰察布市的地理环境、旅游特色、以及具体的旅游数据进行分析和介绍,以呈现出一个清晰、全面的乌兰察布旅游竞争力现状。  相似文献   

14.
宋来敏 《财贸研究》2021,32(9):47-56
从经济环境、生产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四个维度选取28个指标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承栽力问题.以中部地区皖江城市带为例,综合使用熵权法与时序加权法对2013-2018年皖江城市带八市的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动态趋势变化来看,皖江城市带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发展趋势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性,综合评价值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与经济环境承载力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且地区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从时序加权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不同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具有分级特征.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产业转移承接地环境承载力水平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分别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评价体系、量化方法和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进一步探讨当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春生 《商业研究》2006,(9):184-186,202
从休闲的角度审视旅游,它们既有时空等方面的差异,又有作为文化层面上的共性特征。作为融入休闲活动的旅游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以休闲旅游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论文研究了黔东南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通过对西江与肇兴两地的案例研究发现,两地的旅游发展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三个方面都带来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西江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感知度较高,且内部分化较小;而肇兴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整体感知度较低,但内部分化却较大。在旅游地居民类型方面,西江有五大类型;而肇兴还有六大类型,增加了憎恨者类型。笔者认为要推动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如下措施:规范旅游流;提高旅游吸引力;扩大旅游承载力;加强制度创新;促进旅游利益主体的旅游参与,改善旅游利益主体对旅游的认知等。  相似文献   

18.
对于区域旅游项目的发展来说,环境条件以及保障措施对其运行的整体质量是有很大影响的,对区域旅游经济的物质发展环境以及非物质环境进行探索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区域旅游的经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整个旅游行业发展运行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发展旅游事业要与社会承载力相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鉴于我国一些风景旅游热点城市游客量超饱和而导致环境污染、景物损毁等恶果,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然而,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心理不良影响,却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就旅游社会承载力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品的复杂性与服务主体的多元化要求构建旅游供应链,从而实现主体之间的协作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需求。文章在对旅游供应链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旅游供应链的构建与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着大众旅游、信息技术、环境承载力、旅游目的地等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市场环境影响到旅游供应链的结构与核心企业的确立。基于旅游目的地在旅游活动与公共服务两个方面的影响力,确立旅游目的地为旅游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设计基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供应链的结构模型与功能模型,期望通过旅游供应链的重构与实践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