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总量大,增速快,结构复杂。我国老年人口于2013年突破2亿后,据预测,2020年将超过2.48亿,2050年全国30%是老年人口。目前,全国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床位为19.8万张,城市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覆盖率仅分别达到41%和16%;全国各类养老机构4.5万家,养老床位431.3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床位为22.24张。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02亿,占总人口比重14.9%,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9.7%。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16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6.7%。到2025年将突破3亿,2053年将达4.87亿,届时老年人口将占全国人口的1/3,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但从目前我国福利化养老机构发展情况看,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拥有各类养老机构3.7万多家,床位509.8万张,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2.5%,每千名老人仅拥有养老床位25.2张,供需缺口巨大。这迫切要求推动社会资本发展我国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是我国老龄化最早、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根据202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已达到533.49万人,占总人口的36.1%。至2020年底,上海全市有养老床位16.12万张,占户籍老年人数3%,这一比例远远不能解决机构养老的需求,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仍然是当前上海老年人养老的主要选择。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带来的是社会负担加重,家庭养老功能削弱,老人对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等社会生活重大的变革和影响。“十四五”期间,上海人口老龄化将持续加深,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混合式研究方法,收集上海市40岁及以上人群对养老意愿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养老形势十分严峻。2014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15.5%,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0.1%。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显示,2020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17%。但从目前我国福利化养老机构发展情况看,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拥有各类养老机构3.7万多家,养  相似文献   

5.
对武汉市托老所(院)的市场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问题的提出现在武汉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很快,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82万,总人口的11%,而武汉市的不同形式的养老设施虽然有福利院(敬老院)和由福利院拓展出来代养社会老人的养老设施、老年公寓或老年乐园、老年康复护理院、托老所(院)等等,但总的床位不到5000张,每千名老人才6张。武汉社区养老设施发展已明显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虽然如此,但是~些需要缴费才能入住的养老设施,特别是近期在武汉出现的托老所,前去求托的老人并不踊跃。这就使一些托老所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在办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提高服务水平,有的还因此…  相似文献   

6.
打造中国休闲度假型养老基地的策略分析——以成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都市养老旅游市场基本特征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有关人口专家预测,老年人数量正在进入增长的高峰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8亿,占人口总数的18.46%,2050年将达到4.2亿,占人口总数的29.8%,从而成为高度老龄型国家。成都现有老年人口已超过170万,伴随着老年人口的迅猛增长,其蕴涵的商机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7.
<正>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和长期挑战。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4%;15岁以下人口2.38亿人,低于老龄人口。与此同时,高龄老人持续增长,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家庭照护功能日渐弱化,社会化服务在老年照护方面的供给也十分有限。2019年养老服务发展,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部署,为打通"堵点",消除"痛点",破除发展障碍,健全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  相似文献   

8.
《商》2015,(30)
21世纪,我国进入了老龄社会,作为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我国的养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社区是除家庭外老年人活动的最主要的场所,具备人力、无力、和区域等多方面的优势。因此,本文将对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以上,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5%左右,解决好农民养老问题就等于解决了占中国大部分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建立合理可行的养老保障体系已是当务之急,文章简要分析一种新型养老方式——以房反向抵押保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突破了2亿,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据预测,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年人数的不断增长,使各种问题纷纷而来,也引起了一些列的社会问题.而以整体趋势来看,养老机构养老是实现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有效策略,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这其中,医养结合就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通过整合养老资源,实现养老目标,如何将医养结合和养老机构养老服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文章通过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和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希望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策略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建娟 《商业研究》2005,(12):159-161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逼近,老年人口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分析我国社区养老出现的供需矛盾及产生供需不足的原因。因为老年人的生活空间主要是社区,所以居家养老服务、“星光计划”、建立养老机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乃是我国社区养老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人口压力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80%左右生活在农村。据预测,到2040年,我国将达到老龄化的高峰。我国人口老龄化有以下特点:第一,人口老龄化进程快、程度高。从时期上看,2000年以前老龄化相对缓慢,2000年之后开始加速,在2020~2040年间发展极为迅速并使老龄化程度达到高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大大快于现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已经步入老年型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据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7%上升到14%,我国仅需25年左右,而法国为115年,瑞典为85年,美国为66年,英国为45年,都比我国多1~3倍。目前,我国还只是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将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很低的阶段来经历这一老龄化进程,因此,我国面临着沉重的养老负担,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养老问题将会更加严重。第二,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快。根据中国人口情报中心出版的《中国人口资料手册》统计,1982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为4927万。1990年增至7389万,2000年为8648万,2010年为10542万,2020年为15093万,2030年为19816万,2040年为2...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年底杭州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50.90万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0.86%,高于全国16%的平均水平,杭州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目前党和国家正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政策力度推动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然而由于养老机构发展时间短、缺乏经验、资金不足等原因,民营养老机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为此文章通过借鉴国外民营机构养老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杭州发展民营养老机构的对策,包括应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合理规划民营养老机构布局和规模、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及其薪酬待遇等。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的老人达到国内总人口的10%,进入老龄社会。以北京为例,目前常住人口中有60岁以上的老人174万,明年将达到230万。然而北京现有的社会养老服务设施不容乐观:截止到1998年,全市共有养老院、托老所289所,床位9924张,共收住老人6732人。其中有3588人属自费居住。同时,大多设施是因陋就简建成的,更谈不上"无障碍"原则。同时缺少精通老年医学、心理学的专业人员,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年人需求。再次,目前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3)
近年来,社区养老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和老年人口的养老选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养老问题的严峻性,以及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引出社区养老作为新的一种养老模式的含义、必要性和优势等方面内容,并列举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成功案例,最后对如何完善社区养老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一、引言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成为近年来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据我国老龄办《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至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北京市老年人口在2050年将超过650万,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0%。在日益显著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如何处理养老善终问题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自古就有"养老善终"的文化传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等名句无一不传达出对耄  相似文献   

18.
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我国老龄人口增速加快,发展老龄产业刻不容缓.针对老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社会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和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等问题,发展老龄产业的对策是:积极开拓老年消费市场;推进社区养老建设;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我国老龄人口增长迅速,而与其相对应的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却严重落后,迅速增长的老年人口需要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迁及传统养老思想的变化,使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在整个养老事业中显得尤为重要。但从调研结果来看,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主要从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现状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求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文清 《现代商业》2014,(24):89-90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预计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结合胶州市的情况来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