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被认可,并且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制造"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起步、发展和崛起."中国制造"已誉满全球.但近几年,"中国制造"频频遭遇信任危机,特别是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后,自身的缺陷日益暴露."中国制造"要在新的起点上腾飞,就必须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才是国家的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2.
一、货币政策的实践 当前,中央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笔者以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就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下,为促进币值稳定、经济良性周转而交替使用的"扩张性"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具体目标就是追求低通胀下的高经济增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失业现象极为严重.尤其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强有力地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为了摆脱困境,罗斯福推行新政,采取凯恩斯主义,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有效需求,从而挽救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3.
近来,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不绝于耳,更有预言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的文章见诸报端.中国经济有没有二次探底的危险?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放缓?放缓后又应该怎么办?这些都是当前市场十分关注的问题. 要谈中国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首先就要讲清楚,什么叫"探底"?在国际上,说经济"探底",一般指的是负增长或零增长.这当然不应该是中国经济"探底"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对"坐拥"盛会的长三角地区这一面临转型的"经济高地"来说,上海世博会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 它将为刚刚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创造更多增量;同时,也有望成为催化剂和推进器,为长三角经济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码,为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5.
1930年,新桂系政府"上台"后,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不是千方百计地抓好经济建设,而是通过"不断"地发行货币的办法来壮大经济、扩充财源,妄想通过枪杆子和"钞票"来支撑其统治.1938年,广西农民银行发行的"农产证券"正是这段历史的产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三农"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解决"三农"经济发展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金融在支持发展"三农"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但受诸多因素制约,当前金融支持"三农"经济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后,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行政计划不能干预经济的正常活动.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再称为"计划"显然是不合适的,不妨称之为"规划",即国家在特定阶段基于特定目的对经济实施干预,使经济增长能达到政策设定的目标,以便保增长、拉就业、促稳定.  相似文献   

8.
福卡 《金融博览》2002,(3):48-49
"9·11"事件后,美国股市狂泻,国内生产与消费大跌,经济前景一片迷茫.受美国经济影响,全球经济前景也呈现低迷态势.事实上,全球经济衰退并非偶然因素所致.美国新经济泡沫于2001年初已破裂,美联储在"9·11"事件前就多次降息刺激经济,但由于美国经济大势已去,降息并未使美国经济出现转折.客观地说,"9·11"事件只是加大了全球经济衰退的幅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9.
"招工难"从2010年后越来越难,2011年春节后许多地方出现了"招工难"和"用工荒"的现象,很多专家预测,"用工荒"将成为一种常态,迫切需要企业进行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用工荒"与"招工难"的原因并作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受本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影响,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革,全球银行业也将发生结构调整.本文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并对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定位及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助推器"还是"稳定器":保险业对经济产出作用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玲  高俊 《保险研究》2011,(3):26-35
现存理论与已有实证结论就"我国保险业对经济产出发挥的作用及程度"问题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本文运用1999年~2009年保险市场以及GDP的相关季度数据,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论证我国保险业对经济产出的现实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中国保险业主要发挥的是抑制经济波动的"稳定器"作用,而对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作...  相似文献   

12.
吴彬 《财会学习》2016,(1):97-98
"T型账户"能直观、连续地反映经济业务,在会计处理中有着广泛地运用.本文以"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T型账户"在"利润分配"会计处理中的运用,以期引起更多同仁对"T型账户"解析会计处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深陷衰退,仍面临较大下行风险,在此危急时刻,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即将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被寄予厚望.与布什政府2008年10月出台的金融救援方案相比,有奥巴马"新政"之称的经济刺激计划有何特点、能否力挽狂澜?这是目前美国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和谐"与"金融"的内在经济学联系,认为"和谐"的经济学含义在内涵上至少包括"自洽、公平和效率"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和谐与金融的内在关系,目前国内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的学者和成果很少.本文认为,"和谐"和"金融"具有内在的经济学关联.这种关联性主要表现在:金融体系自身发展的态势、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以及金融体系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经济法学需要研究在社会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法律如何发挥作用.即宏观调控法律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价值.本文以2008年至2009年间美国联部政府相关改革方案的背景内容、立法过程及其理论研究为对象,理解并分析美国政府在宏观调控社会经济系统性风险上所遵循的法律程序和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我国"积极的"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认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在向实体经济传导过程中出现了货币"渗漏",大量货币不是有效地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而是"渗漏"到资本市场"漏斗"和银行体系"黑洞",产生了削弱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漏斗"效应和"黑洞"效应.它们构成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制力量,使持续5年多的"积极的"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针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漏斗"效应与"黑洞"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逐步抑制货币供给"渗漏".  相似文献   

17.
美国日本大肆鼓噪"人民币升值"论,主要有两个原因.从国际方面看,美日经济处于衰退期,为了防止进一步衰退,把原因归结为中国经济增长和贸易顺差.为此,日本财长盐川正十朗把要求"人民币升值"作为提案递交给七国财长会议.美国<商业周刊>也叫嚣:"中国的通货紧缩正在危及全球经济",要求中国将人民币升值.由于美伊战争的因素,导致日本提案流产.  相似文献   

18.
国际社会对低碳化生产及由此衍生的低碳经济的意义早已达成共识,低碳化的生存方式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其目的是降低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低能量、低消耗的方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欧美拟启动的所谓"碳关税"就是针对高能耗的进口产品特别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具有"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式发展特点.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导致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在"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下,这种出口模式的国际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虽然,国内目前已经出台了一些控制粗放型外贸发展的政策,如从出口退税环节限制"两高一资"类产品的出口,但从目前来看效果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19.
穿着深色西服,戴着黑框眼镜,白色的衬衣上系着一条过时的细结领带,稀疏的头发,一脸的褶子,执掌美国经济决策大权的他总是满脸愁容,给人的印象是小心谨慎,又不乏远见卓识.但就是这样一位外表极其普通的老人--艾伦·格林斯潘,却享有着美国"经济沙皇"、华尔街"教父"、美元帝国的"掌门人"的顶级头衔.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称得上是全球经济的掌舵人,为美国的经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中国政府迄今为止提出的最具雄心的综合性地区经济合作战略.在规划、推动和落实"一带一路"构想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外交的理念、实践和策略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这些挑战对中国的经济能力和外交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过程中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