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截止到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36%,但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要富裕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城镇化。因此,从长远的政策目标看,农民增收还是要走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加快我国的农村城市化进程。同时在加快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条件下,推进农业人口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解决农村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了保障;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高度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战略的高度给出了解决措施,那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是中国农村城镇化的新的里程碑。一、加快城镇化进程:结束“城镇短缺”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报告明确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就加快城镇化进程战略任务来讲,其小康指标就是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50%~60%,即城镇人口比重将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与2001年的最新统计数据城市化率37.7%相比,这意味着今后每年城市化率至少要提高…  相似文献   

4.
赖继秋 《发展研究》2003,(11):61-62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从上杭的实际出发,探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着力推进“三化”进程,突出解决“三农”问题 只有改变传统思维,实行城乡统筹、经济与社会统筹,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武士勋  郑金芳 《经济论坛》2004,(10):146-147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和艰巨任务,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城镇化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城镇化发展“十五”重点规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发展再次成为社会各方深度关注的话题。福州开发区自1993年与马尾区“两区合一”以来,农村建设亦成为全区工作重心之一,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始终把农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追求包括农村在内的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利益,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采取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减轻农民负担等多种措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风改善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进行旧村改造,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旧村改造涉及到农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利用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有利于加强农民住宅建设的安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增强农村地区的抗灾防灾能力;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解决苏南“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要有新思路。十六大报告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部分的开头,就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根据这个重要思想,从苏南经济社会发达的实际出发,我认为应该明确地提出实行“农退”的新途径,即在不放松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加快缩小农村的地域和减少农民的数量,这样,就为根本解决“三农”问题铺展了更为广阔的通途。 首先,要退出传统“农耕” 现代工业和城市经济,最终不可能脱离现代农业的经济基础而独自前行;而提升农业水平、发展现代农业首先必须把退出传统“农耕”作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农村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才能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学术界对农村城镇化实现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城镇化实现道路、农村城镇化实现动力、农村城镇化实现对策等三个方面。现将主要研究观点综述如下。一、农村城镇化实现道路关于我国农村城镇化实现道路,学术界基本有以下几种观点。(一)多元道路论。辜胜阻、李永周(2000)认为,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需要坚持以下方向:一是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时并举,实行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同时并进的二元城镇化战略。二是…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需要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化、城镇化的区别,在解读三者含义和国家政策的同时,探究城镇化与城市化、城镇化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显著特点,为日后探究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具体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