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沿用的固定词组,其特点是约定俗成、结构固定、言简意赅。成语大多有一定的出处,词义往往不限于字面。近些年,滥用成语的现象相当普遍,新闻媒体错写、误用成语的现象为数不少。下面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汉族客家人(汉族族群的一个分支)的房屋建成,屋主往往会在大门上端镶嵌一块门匾,其通常为长方形,选取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愿望的一个词语,有的还配上吉祥图案,是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杜永道 《秘书工作》2012,(12):54-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有人质疑,“山清水秀”中的“清”是否应当写成“青”。要弄清这个问题,应先了解这个成语的本义。“山清水秀”这一成语的意思是“山水风景优美”,或“山水明净秀丽”。例如:(1)祥云缭绕,紫雾缤纷,从那山清水秀之中,透出一座红亭。(《镜花缘》四十七回)(2)若湖州之黄蘖,不过山清水秀而已。(清代周亮工《书影》卷十)  相似文献   

4.
刘天河 《中外企业家》2009,(12):215-216
经盛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企业文化如水"论,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以经盛管理咨询公司的原始论点为出发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融合俗语、成语、诗词等内容,对"企业文化如水"论加以扩充。  相似文献   

5.
陈晓东 《秘书工作》2010,(11):58-58
“乱七八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成语,使用频率也很高。通常,人们都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个成语的。“乱七八糟”中的“乱”字,意为“没有秩序,没有条理”;“糟”本指“做酒剩下的渣滓”,这里指“事情或情况坏”。“乱七八糟”这个词可以解释为“乱糟糟的”,形容事物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相似文献   

6.
成语颂清廉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瑰宝,而蕴含在成语里的清廉故事更是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7.
崔人元 《中国新时代》2013,(10):118-121
词语或概念“正能量”流行,就有些爱思考的人询问是否相对地有“负能量”呢?但未见有谁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正本清源,我作为这两个词的发明者(不是首创者),有义务出面解释清楚。  相似文献   

8.
一主持人语言的文化内涵 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层次的文化品位,是高水平主持人语言的基本特征.它表现在词语的选择上.选择文化品位较高、内涵较丰富的词语,对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相当重要.在口语中恰当地嵌入一些书面语,时常援引一些成语典故,诗词名句,会使语言显得文雅、有品位.  相似文献   

9.
闻实 《成功之路》2012,(4):47-48
“温故知新”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成语,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孔子教导他的学生说:“如果能从温习的旧知识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那么就可以当老师了。”这句名言,精辟地阐明了温习已学知识和获得新知识之间的关系。新知识和已有知识是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文化观念中,“喜新厌旧”一贯是被批判的对象,代表人物就是那位抛妻弃子的陈世美先生。近日的消费市场上,居然也刮起一阵“批陈风”——媒体称,中国的饼干市场十分诱人,  相似文献   

11.
《庄子·秋水》篇中说了一个故事:燕国寿陵地区一个小伙子到赵国的邯郸学竞走,没学到人家的本事,却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都不会迈了,只好爬着回家。这就是成语“邯郸学步”的来历。《后汉书·叙传上》引用这段话,把“学行”写作“学步”,于是演化为成语“邯郸学步”。这个故事中燕国的那个小伙子好像得了“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疾病”。然而,庄子不是医学家,当时也没这个病名,只能说他是运用“荒诞”手法,批评和规劝人们不要像那个孩子,刻意模仿别人,反而连自己的路也不会走了。这个立意不错,但没肯定馀子的动机,是其不…  相似文献   

12.
李娜 《活力》2004,(11):114-114
成语是语言中最能表现民族特色的部分。成语有的意思很明显;有的含蓄,意在言外,可引起丰富的联想;有的可能含有几个意思,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明确它的意义。成语的语义包括语表义、概念义、情感义、语体义等方面,译者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成语的概念义之外,还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成语的语表义(形象义)、情感义及语体义各方面。综合起来,有这样几种译法:  相似文献   

13.
梁志刚 《企业活力》2003,(11):28-29
<正> 一、儒商文化的内涵 在人们的心目中,经营曰商,学问曰儒。商,经营也,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商人,唯利是图之经营者,常与“奸”字联系在一起,被蔑称为“奸商”。儒,学问也,柔顺也;儒者,文化修养之深蕴者。二者本不相干,然曾几何时,这貌似两不相干的词被连在了一起,叫“儒商”。结合后的词语,不但没有  相似文献   

14.
来瑜 《秘书工作》2007,(5):42-43
我们在撰写文稿时,如果适当地使用一些成语,常常会使文稿生动简洁、形象鲜明.因此,掌握一些成语知识,对我们写好文稿很有帮助.这里,我浅析一下成语"逐鹿中原"和"鹿死谁手"的含义和由来,供广大秘书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智囊 《企业文化》2009,(12):21-22
提起企业文化,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的理解。大多数管理者对文化的理解要么处于高度抽象的层面,难免流于形式:要么偏执于肤浅的表象。殊不知,真正的文化管理是领导层有意识地创建他们所希望看到的文化,并积极地对文化资本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6.
对于商人而言,“投机者”这个词语本就是一个中性词,关键是要有足够的技能与不为金钱所左右的信念。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史典籍中记载了许多有关牛的成语典故、趣闻佳话,现举出著名的几个,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质量春秋》2005,(11):56-56
创品牌十分重要,但保品牌同样重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难度更大。 一是不能贪利求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外化,两者必须相适应。品牌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价值,它除了选料精良、做工精细、可靠实用外,还蕴含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即无形资产。既能使消费者放心,又能予人以愉悦。为此,品牌商品的价格高于一般商品的价格是理所当然。但有些品牌拥有者为追求高利润,任意抬高价格,使价格背离商品实际价值十分悬殊。这种与价值规律相悖的“宰客”之途,必然令消费者望“名”生畏,企业图一时高利,最终会吃长远之亏。  相似文献   

19.
钱超 《湖北审计》2009,(3):56-56
我国历史典籍中记载了许多有关牛的成语典故、趣闻佳话,现举出著名的几个,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刘继兴 《财会月刊》2011,(5):I0024-I0024
“五福”原出自《书经》的《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词句了,大部分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五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