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沟油入药     
《英才》2012,(10):22
在"苹果皮板蓝根"、"皮革胶囊"之后,地沟油事件再次将制药行业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8月28日,宁波市中院开庭审理全国首例特大地沟油案,其中涉及焦作健康元公司。据称,该公司曾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采购地沟油用于生产7-ACA(头孢类抗生素中间体),采购金额达1.45亿元。  相似文献   

2.
"每年我国有300万吨地沟油从私人黑作坊流向市民餐桌……"一份"地沟油调查报告"日前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社会强烈关注.那么到底如何降服地沟油? 地沟油事件之所以屡见不鲜,更多的还是凸显出相关部门对此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卫生部官员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研发出有效的地沟油检测方法,这属于"世界性难题"。一边是政府部门花大力气征集检测方法,另一边却是日益壮大的质疑之声——即便是我们找到了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那地沟油就真的会消失了吗?地沟油猖獗至此,难道仅仅是因为检测方法的缺失吗?  相似文献   

4.
曾经靠一剂"太太口服液"奠定保健品行业龙头地位的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因子公司"采购地沟油制药"的报道被舆论推至风口浪尖。健康元董事长朱保国向公众表达了歉意,表示并非故意采购地沟油,而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采购了"勾兑油",因技术原因无法检测;同时子公司所采购的"地沟油"是做生产后孢子菌发酵"营养液",并非药物辅料,"地沟油"中的毒素并不会进入人体内,也不会危及人体  相似文献   

5.
近段时间,"地沟油"这个词汇又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耳边。甚至有人放言称,每个人都吃过地沟油。这样的言辞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但经过加工的地沟油,不经过专业检测消费者真的难以分辨。如何避开地沟油,消费者还真应该学几招。  相似文献   

6.
能检测就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一定。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剂哪个不能检测,但哪个问题又彻底杜绝了?近日,关于地沟油产业在京津冀三地做大做强的报道再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而有关专家的一句"目前地沟油无法检测"的言论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地沟油事件"的沸点。  相似文献   

7.
正[微观点]:遏制地沟油关键要提高违法成本和风险。"地沟油"犯罪最高可判死刑,量刑标准不可谓不严厉。但地沟油难检测、违法风险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地沟油犯罪具有隐蔽性,必须从内部攻克堡垒,斩断利益链条。有必要强化对"吹哨人"的奖励和保护,提高地沟油犯罪被查处的风险,让商家不敢逾越雷池。  相似文献   

8.
王化跃 《质量跟踪》2002,13(2):18-19
有朋友喜欢吃油条,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去小区附近的早点摊子里买上几根,但最近他却改了这习惯.问他,他说,油条是好吃,但是用什么油炸出来的他不放心.现在有好多摊子用的都是地沟油,也就是从泔水中提炼出来的油,甚至一些餐馆里也用地沟油做菜,他又看不出来,干脆,就改吃别的了.其实,朋友的担心很多人都有.那么,地沟油是怎么提炼出来的呢?它对人体会造成多大的危害?记者在内蒙进行了一番明查暗访.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中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食品加工模式及人们饮食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但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刺激人们的神经,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神农丹姜"事件、注胶虾事件、"地沟油"事件、"皮鞋酸奶果冻"、可口可乐"含氯门"、问题奶粉等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各种食品问题既让人们愤怒、恐惧,又加深了民众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失望。这就亟须政府加大审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一则"炸大蒜鉴别地沟油"的帖子在微博、微信圈中疯传。帖子称"炒菜时放一颗剥皮的大蒜即可鉴别地沟油,因大蒜对黄曲霉毒素最敏感。如果大蒜变红色,说明所使用的油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即为地沟油"。那么,网传大蒜鉴别地沟油的方法是否靠谱?昨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科技大学化学专业讲师李伟,他告诉记者,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黄曲霉毒素与大蒜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变色,且普通食用油、花生等放得时间久了也会有黄曲霉毒素。"李伟说,地沟油分三类:一是将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产出的油;二是劣质猪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到2006年"福寿螺"事件,再到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和2010年初300多万吨的"地沟油"事件,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正遭受着一次又一次考验,2008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于2008年6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位业界人士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西湖边的某楼盘,现在是3万元/㎡,再过十年,说不定是8万—10万元/㎡,现场一片哗然。有人反驳说,如果那样的话三墩、拱宸桥的房子岂不是也得5万元/㎡了吗?经济适用房岂不是也得3万元/㎡了吗?现场一片笑声,觉得反驳者有理。我既不同意那位人士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岫岩县种子公司销售假种子案岫岩县种子公司以每公斤6元价格购进"东单54"玉米种子5万公斤,再以每公斤8.72元假冒"岫试2号"出售。违法所得13.6万元。另查该公司从辽宁农实种子公司新品种经销中心购进玉米种子有9667.5公斤也是假的。假种子导致全县7个乡镇3200多亩土地的严重减产,给1200多户农民造成经济损失。岫岩县工商局依法对这个公司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责令赔偿农民损失22.5万元。  相似文献   

14.
近期,国内食品安全事件乱象丛生。央视曝光国产奶粉贴"洋标签"实则是国内生产,美味的羊肉是老鼠肉加明胶制成。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人们天天要吃的生姜竟是毒药"养"成。我们细数一下近期上过"黑名单"的中国特色食品,蜜饯是由皮鞋熬制、防腐金针菇是由工业柠檬酸泡制、天价的"假鱼翅"不仅廉价而且还有毒,从普通食材到高档食物,加之罄竹难书的"地沟油"、蔬  相似文献   

15.
恼人的医疗事故层出不穷,为此请教医学界人士能否杜绝?答案是否定的。人体疾病十分复杂,难以预料的因素很多,要求医生像尺子似地衡量疾病是不可能的。因此医疗技术事故过去发生,今天发生,将来还可能发生。问题在于发生了事故以后怎么办?如今社会对医疗事故鉴定多有微词,发现的问题也不少,是否要从制度上去查一查?并非就没了办法,调整改革就是出路。  相似文献   

16.
"地沟油事件"曾一度令人闻油生畏,对大大小小的餐馆宴敬而远之。随着专项整治取得见效,正当人们逐渐摆脱"地沟油事件"的阴影之时,"地沟油"却阴魂不散,再次冲击着人们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体对于地沟油事件的曝光,地沟油已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监管治理地沟油已迫在眉睫。论文综述了地沟油的国内外治理现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监管部门与地沟油使用者的博弈行为,最终对于地沟油的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台湾刑事局南部打击犯罪中心侦破郭姓男子等6人在高雄市、屏东县等经营10多处地下炼油厂,涉嫌回收馊水油、皮革厂废弃皮脂油制成劣质食品油,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转卖给强冠食物油公司,并制成"全统香猪油",销售给多家下游企业,爆发全台首宗地沟油事件。继黑心油事件后,台湾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再次受到重创。地沟油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强冠食物油公司作为拥有GMP(优良制作标准)认证的知名企业,购进的劣质猪油共出产"全统香猪油"782吨,波及1256家业者,客户链条不仅连接岛内众多知名企  相似文献   

19.
6月11日,中国红十字会社监委委员王永透露,关于此前提出的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仅获得了包括他在内的少数委员支持.最终,社监委认为,关于对"郭美美事件"重启调查,还有待进一步征集实证.(6月12日《北京晨报》) 提出重查——否认重查——表决不查,红监会重查郭美美事件在过去两个月经历一波三折,终于尘埃落定.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最初曝出重查郭美美的消息后,招来公众舆论的广泛质疑,超过7成网友持不认同态度,认为"重查无助于结果改变",怀疑"红会试图将当前募款难的境地归咎于郭美美";如今,红监会重查郭美美提案被否决后,迎来的依旧是网民的冷嘲热讽,"不敢查是心里有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不断曝出关系到食品安全、国计民生的负面新闻,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极其消极且深远,其中尤以三鹿奶粉事件为甚。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