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对河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河南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集群战略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指出产业集群战略可从吸纳富余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几个方面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河南县域产业集群的特征、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培育和发展县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
常旭  张晓欢  温锋华 《特区经济》2012,(10):178-181
县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是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需要,也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合力推动的结果。县域经济开发区促进了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投融资体系的建设,也成为县域招商引资的重点承载体,更是县域经济融入更大尺度空间经济网络的重要支撑平台。我们必须加强县域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工作,加强区域合作和企业网络的建设,适当扩大经济开发区的行政权力,建立更为多元的投融资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产业园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在整体社会经济结构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也就势在必行。在当前产业集群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应当结合产业集群形势,以有效途径及措施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使县域经济水平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基层经济建设得以更好发展。文章就产业集群下的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来讲,其发展还相对滞后。因此,研究和分析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湖北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提升湖北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湖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薄锡年 《改革与战略》2010,26(7):122-124,152
河北省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分析特色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以推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连市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通过对大连县域经济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分析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以推进大连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瑞峰  刘华明  沈鸿 《改革与战略》2011,27(11):143-145,148
人力资本投资对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能够促进县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县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完善县域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机制。文章试图以荔浦县产业集群为例,分析县域企业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本积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提升县城产业集群竞争力,是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嘉禾县铸造产业为例,对当前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县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衡水区域经济发展已经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创造基本条件。发展产业集群对于衡水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衡水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集群内企业规模偏小,企业间协作不够,集群产业链较短且发展不完善等等。因此,必须从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建设专业工业园区、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湖北经济和产业集群的现状,并对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主要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产业集群的支撑,农业产业集群可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本文在借鉴相关学者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业产业集群的关系模型,认为通过促进农业经营性服务供应链与农产品供应链融合,可以促进农业经营性服务管理模式创新,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升级。  相似文献   

12.
关于发展会展旅游的初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继续实施国债投资拉动政策需要和产业结构升级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在提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国债投资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和产业集中度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分析了培育、发展风险投资机制,提高国债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就国债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结合提出了具体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是我国经济体系中一种重要组织形式,集群升级是现阶段产业集群发展的迫切性要求。自主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动力,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自主技术创新的开展存在着天然的激励性。知识产权战略与自主技术创新的联动效应可以对产业集群升级产生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我国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晓华 《特区经济》2007,(5):211-212
当前云南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低、非烟制造业支柱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集聚程度低、自主创新能力弱。提升云南制造业竞争力应采取四个方面的对策措施,即推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政策、加快实施制造业集群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更加显著。中国的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的背景下如何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正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文章从台州的区域经济特点出发,选择台州模具产业集群园区作为重点解剖对象,从多个视角分析集群产业园区对增强集群创新能力的作用。基于台州产业集群的特点,要注重台州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及集群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过度会引发模仿驱逐创新的"柠檬市场"形成,从而降低集群内企业科研投入收益弹性,降低企业后续科研投入的积极性,甚至影响整个集群的科研投入。通过对珠三角产业集群空间集聚度的测度以及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状况的实证分析,印证了产业集聚过度阻碍集群创新和集群升级的观点。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要以降低产业集聚度为根本,通过加强对集群内企业创新成果的保护和集群内创新体系的建立实现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  相似文献   

17.
杨萍 《改革与战略》2014,(12):125-127
文章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国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体系引领、高强度的产业研发投入、积极的商业模式创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根治性的产业选择等有效做法,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传统产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驱动,二者并非简单的竞争和替代关系,而更多地呈现出融合协同发展的需求。文章最后从政策协同机制、人才协同机制、金融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山传统产业以集群化突出、产业链完整、以小微企业聚集为主要形态,但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竞争激烈、人才严重匮乏、公共服务资源配套相对滞后等转型升级困境。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中山可以共享区域产业价值链,深度参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据此可以设计培育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内生能力、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协同创新纽带、创新升级融资体系等针对性产业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19.
韩世锋  程旖婕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99-208
随着2023年补贴完全退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政策从财政支持转向重点鼓励技术创新。在概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补贴和技术创新政策,然后使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从多方面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明专利和技术创新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迅猛发展,且在重点企业和发达地区呈现一定的产业集中度,产业政策中更为注重技术创新方面,专利申请数量稳步增长,技术创新对于市场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也存在专利维持时间不长、市场价值不高、地区或申请人不能兼顾专利质量和数量等问题,就此提出国家细化技术创新奖励体系、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政策、领头企业示范引领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