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性理财产品在理论设计上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但是,近年我国市场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负收益的现象。文章选取我国银行2009年至2010年发行的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总体呈现收益与风险非对称且中外资银行的产品收益与风险特征差异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善产品收益与风险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以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重要的投资品种,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开始急剧膨胀,而银行理财业务也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中与"存,贷,汇"并列的第四大收入支柱。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个人理财业务也被银行业普遍看好,银行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关注。但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市场也面临了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商业银行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相差较大的原因有哪些?对于银行业来说,怎样合理的估计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何建立合理可靠的风险管理和评估方法?本文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的复杂现状,建立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以23家商业银行发行的本外币理财产品为样本,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理财产品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理财产品市场进一步发展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2022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一改往年近乎零风险的现象,呈现低收益状态,尤其在2022年的3月、4月和11月出现大幅回撤,不少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超过10%的亏损。本文探讨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否与资金管理新规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的转型相关,总结银行理财产品波动的原因及风险管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而从不同角度对理财公司和投资者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以便银行理财产品能够降低风险,促进其稳定运营,减少各方损失。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把投资的眼光投向银行理财产品,但是银行理财产品也不是每一个都是稳赚不赔的,它也需要投资者合理投资,以便抵抗通货膨胀。其中在银行投资理财产品选择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包括组合搭配原则和收益性原则,依照具体原则选择合适的银行投资理财产品,并且还要对其所选择的投资理财产品风险点进行详细了解,做好预期收益评估。那么具体哪些银行理财产品的的抗通胀能力比较强呢,下面我们来做简要的分析,以便为投资者做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8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明显增加,各大银行争相把握存款回流带来的机遇。人民币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理财产品任意夸大预期收益最终导致了银监会加大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信托贷款成为银行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相似文献   

6.
陈希琳 《经济》2012,(4):114-115
“起点投资为6樽,合人民币金额11.88万元.”近期,中国银行推出的挂钩五粮液的银行理财品,显然把一大批普通投资者排除在外.分析师对本刊记者表示,另类理财品不单起点高,而且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 这类挂钩酒类、艺术品的理财产品在2008年开始就出现在各大银行,到2011年下半年,该类理财产品风头一时无两.究其原因就是银行和投资者各取所需,双方一拍即合.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业务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业务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银行细分客户市场,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的重要手段,各家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无论从数量或金额方面均不断创出新高。但是,次贷危机的蔓延,使挂钩境外标的资产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接连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情况。一些投资者由对"收益"的质疑上升到对产品的质疑,进而变成对银行设计能力的质疑。因此,本文在分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丽 《时代经贸》2014,(6):374-374
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十分旺盛,然而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问卷的形式对投资者进行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银行理财产品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施炎飞  戴志敏 《经济论坛》2006,(16):102-103
一、引言利率类理财产品是指产品的收益率与市场利率相挂钩的理财产品。投资者投资此类理财产品所获得的收益与市场利率的变动息息相关,这类产品为浮动收益率产品。它相对于固定收益率的理财产品而言,其收益是不确定的,如果投资方向与预先预测方向一致,则可能获得高收益,反之,收益率相对就要降低,甚至为零。目前国内对于理财产品的研究大多是从介绍产品本身角度出发(徐以霞等,2004;石雨,2005),而没有深入研究由于国际市场利率的变化所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银行产品创新,利率型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产品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理财业务的高速成长为商业银行累积了大量的风险,但无论是监管层、业界还是学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理财产品驱动因素以及其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上,忽略了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所引发的风险累积及其对资本市场稳定的潜在影响。因此,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境内上市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据,从股价崩盘的角度研究其对银行自身股价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会带来自身股价崩盘风险,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越大,其股价崩盘风险越大;监管压力和理财产品刚性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建议:相关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监管考核压力较大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工作,淡化预期收益概念,并落实理财产品信息披露制度,更多地发行“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得到了快速发展。影响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及收益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银行理财产品设计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宣传误导之惑 某些银行理财经理在给投资者推荐产品或服务时会片面夸大产品的收益,而将风险或附加条款避而不谈。例如最近挂钩型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风险和收益总是呈正比的,如果一味宣传所谓“预期收益率”而不提示风险就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变相侵害。  相似文献   

13.
年后银行通过高收益产品抢客户,收益率在5%-8%的产品扎堆出现,最高预期收益超过7%的高达30款短暂的冬天过后,银行理财产品再度卷土重来,记者走访多家商业银行发现,节后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大幅提升,预期收益水平也比年前有了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14.
如何选择理财产品,使自己的投资得到最大的收益是投资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如下必须小心碰触的理财产品则被证实很难赚钱。如信用卡,尽管也有人在股市高涨时通过信用卡套现,可能获得不菲的收益,但如此高风险的投资并非“理财”,可归为“投机”;至于古代书画与翡翠玉石,连鉴别标准都尚未确立,又如何建立合理的买卖平台;银行的委托理财产品则并非一无是处,运气好的话也会遇上不错的产品,但2007年各大银行推出太多,在浩瀚的产品里选择真需要耐心、知识和信任感。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润增长点,也是投资者可供选择的一种的投资理财渠道。分析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阐明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并重点从产品设计与开发、营销与服务、监管等方面讨论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策略,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业务特别是存款业务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各大商业银行都在主推信托理财产品,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银行信托理财产品很多的风险常被投资者忽略。从银行信托产品的概念出发,联系实际,探讨银行信托理财产品的风险,分析银信产品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钱荒’那几天收益率基本都过7%了,这几天又降下来了。"中国农业银行一支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说,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基本上又回到了"4时代"。在"钱荒"态势正紧张的那几天,各大银行纷纷提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此来吸引投资者,特别是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确实出现陡升,一改此前小幅波动的局面。因黄金、股市而受伤的投资者纷纷重拳出击,大幅购买。  相似文献   

18.
陈希琳 《经济》2013,(8):89-90
"‘钱荒’那几天收益率基本都过7%了,这几天又降下来了。"中国农业银行一支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说,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基本上又回到了"4时代"。在"钱荒"态势正紧张的那几天,各大银行纷纷提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此来吸引投资者,特别是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确实出现陡升,一改此前小幅波动的局面。因黄金、股市而受伤的投资者纷纷重拳出击,大幅购买。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特征、投资者情绪与互联网理财产品回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情绪(IFIS)和互联网理财产品回报的互动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情绪对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回报独特的影响机制,创新性地分别采用四个类股市指标表征IFIS的直接作用、六个反映互联网金融特征的指标表征其间接作用,协同构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情绪指数。应用从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的Wind数据库和网贷之家数据库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IFIS与互联网理财产品回报之间呈负向关系,并且IFIS造成的系统性风险独立于宏观经济与其他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会额外通过互联网理财产品价格波动影响预期收益,得到风险补偿,这与基于股市投资者情绪的研究结果一致。IFIS对互联网理财产品回报呈现单向因果关系。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与国内外股市投资者情绪相关研究的结论相反,IFIS与由类比IPO数量而采用的新增平台数量呈负向关系,这可以通过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阶段性监管政策得到解释。本文结论稳健,为研究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理财产品市场以及互联网金融投资者行为提供一个新工具。  相似文献   

20.
将复杂金融产品看成是关于其标的资产的或有要求权进行定价和收益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风险、收益和绩效三个方面对复杂金融产品进行评估,并在方法和过程上采用数字化模拟技术实现。选择2006年度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具有典型结构且能够利用公开信息进行评估的理财产品作为实证分析事例,评估结果表明国内市场理财产品基本符合风险收益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