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94年有利于上海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如全国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宽松,上海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五大体制改革有利上海发展,投资需求仍然旺盛,上海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上海承受经济波动的能力今非昔比,等等。因此94年上海要保持10%以上的速度基本没有问题,但是若要追求更高的速度,则有诸多制  相似文献   

2.
关于上海经济下一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角度看,上海的发展己经到了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0,内外部竟争环境日趋激烈;另一方面,由于人均GDP即将达到5000美元,人力、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下一步发展的潜力。上海经济增长己经不能完全依靠原有的驱动方式,下一步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需要新的发展思路和寻找新的增长点。 一、上海经济增长驱动方式出现新变化 上海经济在过去10年中取得了举世  相似文献   

3.
《上海农村经济》杂志是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从1981年创办到1995年12月正逢出版第100期,特表祝贺! 在10多年的时间里,《上海农村经济》杂志围绕上海农村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战略,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上海郊区实际,对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农村合作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乡镇工业、  相似文献   

4.
按上海市领导要求,为加强上海与兄弟省市开展新一轮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进一步推动上海改革和社会发展,实现上海“九五”计XIJ和2010年远景目标,打好“长江牌”、“中华牌”,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带动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共同繁荣;同时也为如实反映上海与外省市横向经济联合基本情况,全面掌握上海经济活动,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提供决策依据,有关部门于1996年6月10日开始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一次国内经济协作情况快速普查。现将普查统计初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规模情况统计结果表明,至1996年5月底,上海到外省市控股、…  相似文献   

5.
上海农业异地生产基地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地生产基地,是指上海农业企业(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托上海市场、资金、技术优势,在上海市域以外的农业资源优势地区,开发建立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发展异地生产基地,既符合上海农业实施服务全国战略,带动开发地农业提高效益、农民增加收入,也有利于上海农业企业(组织)实现“资源与市场”对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企业活力,而且对保障上海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也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对上海农业企业(组织)开发异地生产基地的有关问题作如下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我国经济、技术发达地区之一,又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对外经济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上海大城市的郊区,虽然只有十个县,有500多万人口(其中420万农业人口),却有着发展外向型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几年的实践也证明,上海郊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大有作为,在上海外贸出口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乾 《上海综合经济》2003,(10):45-46,67
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经过十三年开发开放,浦东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惊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而在浦东的发展过程中,引进外资一直是其开发开放的强力杠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浦东引进外资的基本情况 浦东在开发开放以前,由于交通不便的原因,吸引的外商投资项目寥寥无几,从1981年到1990年近10年共批准项  相似文献   

8.
今年上海经济增长目标10%,从1-5月份的GDP实际增长9%的迹象表明,全年上海要达到经济增长10%的目标,还需要作出十分艰苦的努力。为此,在分析当前上海经济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变动规律,对确保上海经济增长10%的目标,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经济在过去的20年里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尤其是90年代,上海经济快速起飞,目前上海的人均GDP已超过了4000美元,标志着上海经济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即将加入WTO也为上海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上海经济持续繁荣和快速增长的格局需要我们冷静分析、把握和培育上海经济发展的潜力,针对上海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做出正确的调整和选择。 本文试图从增长方式的角度对上海经济的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认为上海需要进一步地转换增长方式,提高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带动…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上海经济发展的 态势及预测 我们预计2003年全国经济继续呈向好态势。同时,世界经济也将有所改善,国外需求会逐步恢复。同时,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将在今后几年内为上海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总体而言,上海基本具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外部条件。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认为上海2003年经济增长可能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上海要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必然会有许多明确的经济标志。那么,在人文环境方面有哪些相应的定量指标,也需要给以充分重视。 1.移民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 人口迁移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从历史来看,迁移人口对上海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843年,当时的上海县城辟为商埠,才53万人。仅仅过了几十年,上海已跃为国内最大的国商金  相似文献   

12.
自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1997年全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标志着上海经济发展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同时也表明上海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经济走势和环境变化,对上海经济也形成不小的冲击,使得上海发展的难度明显加大。在新的形势下,市委、市政府思想准备比较充分,及时地顺势应变,做好周密的工作部署。总的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3号文件的精神,确立新的  相似文献   

13.
上海郊区农业是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18年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带动下,上海农业进入了向集约化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至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上海经济已经连续十个月保持10.3%的经济增长率,预计2001年上海两位数增长目标是能够实现的。这样,上海已经连续十年实现了两位数经济增长率。明年尽管有入世和国际不确定因素,但上海经济整体上已经度过了困难时期;保守估计,明年上海能够实现11-12%的经济增长率,关键是要找准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问题》从1980年1月创刊到现在已经是10周年了.这10年是农业加快发展的10年,也是农业经济理论界创造繁荣的10年.我们的《农业经济问题》正确地反映了这10年的发展变化,它记录了农业经济和农经理论发展的重要侧面,有永久参考的价值.取得这样的成果,应该很好地总结它、纪念它、庆祝它.《农业经济问题》是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的会刊,是1979年冬农业经济学会第一次年会决定创办的,并决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承办,王耕今任总编辑.《农业经济问题》出刊的10年,正是农业改革的10年,也是农经理论打破了"十年文化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与展望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上海综合经济》杂志迎来了创刊十周年生日。回顾10年来走过的历程,心潮起伏,难以平静,既有胜利丰收时的喜悦,也有沉重的压力。《上海综合经济》原名《上海计划经济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浪一浪向前推进,在浦东开发开放,上海“一龙头三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形势下,1993年,由徐匡迪市长决定,将《上海计划经济探索》更名为《上海综合经济》。并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老市长汪道涵特为本刊题写刊名。市长徐匡迪,国家计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领导桂世镛、房维中、王…  相似文献   

17.
粮食作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牵动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振兴。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也必须稳定好粮食生产。为此,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继续坚持“两个立足点”方针,即:郊区农民口粮立足于自给,城市副食品主要立足于郊区。黄菊同志在今年市农村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也指出:要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抓好“菜篮子”和“米袋子”,高起点建设好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同时,市政府提出:本世纪末前上海粮食生产总量要确保稳定在20亿公  相似文献   

18.
上海“八五”时期经济以年均14.1%的速度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干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不同,将会对上海GDP的贡献度也不同。因此,上海在“九五”时期每年以12-13%的速度发展究竟可以支撑多久,这就必须从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动中得出判断与结论。为此,在本报告中归纳了上海固定资产对经济增长的五大特征,指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三大因素及对1997~1998年上海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与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预测。一、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八五”时期及“九五’如期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五大基本特征特征…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上海经济在全球经济与金融动荡不已,全国抗洪救灾、打击走私和反通缩的背景下,经历了一场世纪之末的严峻考验,保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平稳健康快速快发展,提高了上海经济增长的质量,达到和超出了预期的目标。一、趋势与特征1998年上海经济运行和走势的四个方面的特征具有全局性意义,并且作为一种客观趋势将在1999年继续延伸和加强。1、在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上海经济抗波动能力明显增强。去年,上海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背景下,国民经济发展依然保持了平稳快速与健康的增长,表明上海经济的抗波动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国内生…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发展呈现提速势头,从1992年至2002年,上海的GDP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2.5%。人均GDP从1992年的1114美元增至2002年的5000美元。人均GDP5000美元,标志着上海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在今后五年到十年,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上海经济发展将再上新台阶。 一、上海特色经济的主要表现 多年来,上海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呈现出如下特点: 1、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根据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上海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上海委、市政府提出了产业发展战略,调整了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