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改革”到几时?据说:美国社会及政府与法律很少有“改革”的呼声,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美国的法律体系与社会体制相当完善,若“改革”,势必触及美国社会70.80%以上民众的利益;而中国则相反,不改革,将使80-90%以上民众失去公平的权益与权力。美国的不改革,是为了保护民众利益与国家权力不受侵犯;中国的常改革,是为了调整原来常被侵犯的公民与国家的权力,今后能够得到合法的保障。对一个国家来说:常变革,法律秩序就很难有安定的保障;不变革,社会就缺乏常新的活力。那么中国“改革”什么时候能终结呢?一是85%以上中国…  相似文献   

2.
经历改革开放20多年的飞速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今天已成为现实.然而,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地区经济条件还相对滞后,部分群体仍然相对贫困.贫富差距不仅存在且有拉大趋势的客观实际,正使社会心态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贫富差距扩大化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贫富差距的扩大化作为一个经济现实,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心理失衡。我们常讲,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当贫富差距的扩大达到了公众不能接受的程度而又(暂时)无力改变时,就会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导致心理失衡,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在继续采取措施平抑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同时,如何对由此导致的社会公众心理失衡进行有效调控就…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是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的出发点。从经济思想中的“社会”上看,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主要研究了国家与财富的关系和权力与财富的关系。重商主义者认为,一个国家的实力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财富的多少则取决于货币的多少,因而,应当让别国的货币流入本国或本国的商品输入别国。同时,他们也认为,财富和权力不能分开,财富对权力的维持和行使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近日发布《对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的总体判断》,称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已比较大。对此有专家评论说,贫富差距过大会让低收入阶层产生“相对剥夺感”,心理失衡严重将导致仇富、报复社会等行为,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2月7日《新京报》) “相对剥夺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等人在《美国士兵》一书中首先提出的。这是一种以他人或其他群体为参照物形成的心理感受。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由于贫困问题形成的不满情绪,与其说主要是来自绝对贫困,不如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家董辅礽认为,当资本社会化以后,财富的分配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克思根据他所处时代的情况,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得出了一个结论:资本的积累一头是财富的积累,另一头是贫困的积累,即随着社会的发展,财富只可能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个判断在当时是有道理的。但后来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情况发生了变化,私有资本开始逐步“公有化”,并出现了社会资本取代私有资本的趋势。在美国,有近48%的家庭拥有股票,近68%家庭拥有基金。在西方的上市公司中,有的甚至一个公司拥有几十万个股东,这就是资本社会化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心理的重构期,易产生社会心理失衡问题。文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社会心理失衡的多个因素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心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晓梅  郭真真 《魅力中国》2011,(17):121-122
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就原因分析归纳了有很多方面:经济、文化、政策等等,但是我们认为这些原因背后隐藏社会性别因素,这才是关键。受传统“男尊女卑”的生育文化的影响,男孩偏好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在现实中性别不公正随处可见,造成女性就业受歧视;在我国的退休制度中,女性比男性早5到10年的时间,这无疑剥夺了女性的劳动权利,使得两性发展不公正;在现实的政策中存在一些被人误解的东西,更是加深了歧视女孩的思想等等,本文就是从社会性别这个角度来剖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财产性收入是一种社会衍生性财富,它必须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当中。我国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健全、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市场机制的完善都为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仍然存在一些不利条件有待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已引起政府和大学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心理贫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其形成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消除心理贫困,应建立多元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体系;创建良好的关爱贫困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杨培培 《科学决策》2008,(10):188-189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与贫困斗争的历史。对待贫困问题,人们通常更多关注的是资源与财富的匮乏。由此推想,只要物质财富丰裕起来,贫困就会自然走出我们的视线。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所谓贫困,是指对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人的能力的匮乏和不足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能力贫困抓住了贫困背后真正的“主谋”。  相似文献   

12.
徐梓文 《魅力中国》2014,(21):288-288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个流传了数千年的名句至今仍然在困扰着世界各个国家。虽然在二战后世界各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保障房制度,但是仍然不能做到“居者有其屋”。因为我国的现实国情,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房制度还没有能够在我国建立起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财富两极分化加剧,房屋短缺问题更加严峻。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房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陈宁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28-30
文章论述了我国当前特殊的社会环境,垄断行业造成我国贫富差别过大的社会矛盾,它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则,继续抑制资源配置并制造新的社会不公.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使我国产生的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表现出特殊的形式.这些现象是社会上最直接,最现实,国民反应最强烈,社会最关注的显型冲突,其后果危及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涣散了社会凝聚力,增加了社会风险.面临财富分配不公的社会冲突和危机,分析各种失衡心态,兼顾各阶层利益化解社会矛盾 ,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就成了解决冲突和危机的最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周蔚 《理论观察》2008,(5):66-68
权力制约问题一直是民主政治的主题之一,迄今为止,权力制约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和“社会制约权力”。“社会制约权力”是在国家和社会二元分离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权力制约模式,其以市民社会为逻辑起点,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之下,较之传统的“权力制约权力”和“权利制约权力”的模式,“社会制约权力”模式具有更强的现实操作性和更切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冯学平 《中国经贸》2012,(2):102-104
核心提示:目前,中国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失控。社会消费水平与社会财富的集中度成反比,财富越集中,社会消费率越低,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增长。一国的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这些人在没有社会责任的约束下,他们不一定为了全社会人的生计而将财富继续转化为投资,整个社会的扩大再生将成为空话,经济滑坡,失业、民不聊生并爆发穷人革命将成为残酷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由于涉及社会稳定及经济成本等问题,目前进行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不现实;但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对省与省之间、省内各县市之间的行政区划进行集中调整还是很有必要,滨海新区就是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王元京 《西部论丛》2005,(12):26-29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统筹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建立和谐社会。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种原因的影响,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富饶的贫困”。一方面,西部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富集的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与初步形成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相当规模的通信网络,与比较完备的能源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均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与人的全面发展有关的计划生育、基础教育、劳务经济、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不起来,使西部贫困人口数量过多、文化素质不高,健康状况不佳、安全保障欠缺、流动性不强,不能有效地融入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之中,从根本上制约了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从“十一五”来看,促进西部地区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广西经济》2008,(1):60-60
现代财富观要求以明规则创造财富.而不靠潜规则:现代财富观不惟“效益论”,而强调“贡献论”;现代财富观追求公平的回报率.而不是最大的回报率:现代财富观要求“商而不诈”,不能“无商不奸”;现代财富观要求企业家既善待客户,又善待员工;现代财富观不仅重视有形财富,而且强调无形财富;现代财富观既靠政府引导,又要靠公民社会的推动;现代财富观要求财富来自社会.归宿也是社会:树立现代财富观不光靠呼吁,更重要的是靠制度:树立现代财富观不光靠教育.最重要的是靠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19.
《发展》2006,(6):18-18
第一,社会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 要充分认识社会发展战略不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补充和依附,社会发展战略应当成为发展战略的核心。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战略,是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它通过提高人的化健康素质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并达到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目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战略还要求必须保障人类的安全——消除贫困、促进全面就业和促进社会融合。通过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在社会发展战略中设定日程消除贫困,消除不平等和不公正,对于结构性失业、长期失业以及青年、妇女、残疾人和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的不充分就业等问题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20.
姜国君 《北方经济》2007,(11):13-15
一、引言 对单变量的分析,平均数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概括性描述,并且常常提供的是不确切的信息。例如,一个社会收入存在着“二八”现象,即收入分布为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收入差距较大,贫富不均。如果按社会人均收入来确定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那么,20%的富裕人口不会因税赋而降低个人福利,但是80%的低收入人口将会因此税赋而大大降低个人福利。因此,按社会平均收入设计税收制度,非但没有起到“劫富济穷”,相反却“劫穷济富”。平均收入看似公平,其实是不公平的。如果,同时参考中位数、众数、四分位点等趋势标,根据不同分位点的收入状况制定个人所得税课收标准,那么问题就解决了。可见,平均数与分位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