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灵 《企业家天地》2010,(10):196-19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在农村领导的基石,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农村工作的内容、形势、重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如何链接农民利益、如何服务农民、如何组织管理农民、如何引导凝聚农民群众等方面面临的新情况,认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维和理念,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引领发展、增收富民的能力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切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3.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不断深化对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对搞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门头沟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农民群众发展的自主性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关键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基层政权发挥高效能。当前农村基层政权效能低下是不争的事实,制约农村基层政权效能发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建设新农村的形势下,农村基层政权应该准确进行角色定位,接受“人才反哺”,加大改革力度,解决影响其效能发挥的问题,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好的带头人。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增强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共建和谐的创新能力,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必须适应形势、转变观念、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改进工作、创新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能力,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联系农村实际,必须全面客观地认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同时,分析一些地区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不协调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对策,进一步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顺应农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8.
常家胜 《全国商情》2012,(21):59-60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加强农村建设的坚强的组织保证,是贯彻和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也是我们党领导农民群众建设农村的中坚力量。怎么更好的在广大的农村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促进党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并且推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加强,逐步的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各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正确区分“共同行动”中的国家、社会和农民的职责。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主导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导农村教、科、文、卫等事业建设,主导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和规划,主导农村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必须激发和发挥城市和社会各界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支持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宣传群众,科学组织群众,用思想、道德、法律、文化、科技武装群众。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好与坏,关键要看在农村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农村基层干部要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理论素质,提高政策水平,增强按政策办事的自觉性,增强群众观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要掌握农村常用法规、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固本之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对我省农村民主选举制度的发展过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和建议的研究有着深刻的意义。农村选举制度涉及到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稳定、辽宁振兴的大局。规范农村选举制度,实现村民自治,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利于推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农民民主法制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要让广大农民致富,还要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要重富裕,也要重文化。要“两条腿走路”,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健康、和谐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去建设新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升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新农村建设中,在农村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主体缺失,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促使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转变政府的职能错位、做到因村制宜新而不同。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领导者和推动者,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进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工作内容也要相应地随之调整和改变。目前我国正值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体制下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不断磨合和重新调整,导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农民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的转变,目前农民更强调个人意识,主体精神不断增强,同时又存在善恶观混淆、不尽养老义务等有违传统美德的现象和行为。在此情况下,基层党组织应积极调整自己的工作任务,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迫切需要一大批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农村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才俊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既需要大学生本人提高思想认识和能力,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学校的培养、政府政策的落实等.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对于目前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面临的问题,要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能力,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5月9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启动“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必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林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和巨大潜力,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我们要积极投身到“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的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是现代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重大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社会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直接影响农村基层社会健康发展。村民自治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政治保证。村民广泛参与能够谋求各方利益的均衡,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村民自治是农村弱势群体凝聚起来的社会条件。是普通老百姓表达诉求、民主监督、当家作主的好形式,也是从源头防止腐败,培育农村新风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任务,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政治保证,也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贺州市以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开展农村党内民主参与机制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了贺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农民增收观;基础是加快农村基层建设,改善农村干群矛盾;关键是发展农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重要条件是加大再造秀美山川的监管力度;保障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化步伐,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