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各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正确区分“共同行动”中的国家、社会和农民的职责。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主导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导农村教、科、文、卫等事业建设,主导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和规划,主导农村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必须激发和发挥城市和社会各界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支持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宣传群众,科学组织群众,用思想、道德、法律、文化、科技武装群众。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对新农村建设快速有效推进至关重要。为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本文提出了三项新农村建设财政政策建议:政府完全出资项目附加农民参与立项、工程质量监管和设施的管理维护条件;通过奖励、补助、贴息或鼓励农民投劳折资等形式引导农民资金投入和项目管理;探索拨付农民自主使用建设资金等。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们工作的成败,农民培训是关键。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联系农民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完成各项任务、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应以创新选用机制、强化教育培训、搞好物质保障、加强监督约束为现实路径。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科学规划、整体部署、分类推进,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着手,抓好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这一关键环节,循序渐进的稳步推进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最终达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6.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要让广大农民致富,还要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要重富裕,也要重文化。要“两条腿走路”,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健康、和谐发展。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民去建设新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的提升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60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949-1978年的农村发展,通过完成土地改革,实施统购统销政策、人民公社体制和户籍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79-2009年的农村改革发展,通过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变革和整合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加强和改善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摆上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在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和完善市场基础性作用中,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在新农村建设中,在农村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主体缺失,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促使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转变政府的职能错位、做到因村制宜新而不同。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面临诸多的社会问题。构建我国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必须依法整合乡村关系,实现“乡政村治”的良性互动,有效地协调好“两委”关系,充分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扩大社会管理的主体,培养农民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固本之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对我省农村民主选举制度的发展过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和建议的研究有着深刻的意义。农村选举制度涉及到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稳定、辽宁振兴的大局。规范农村选举制度,实现村民自治,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利于推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农民民主法制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而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一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基本文化素质;二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素质;三是通过积极开展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三农”保险的保障作用也应及时跟进,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三农”保险是保险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充分发挥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发展“三农”保险的有效路径,让保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国广大农民,其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要从农村文化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农村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广大农民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而农民的健康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以及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建设不能局限于对城市生活的模仿,应当根据新时代农民的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现有的资源优势,实现农民利益诉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机整合。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民的众多诉求还存在诸多冲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强调突出农村、农业、农民的特点,以农民为建设主体,以满足农民诉求为目标,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提升生活质量,建设和谐宜居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郑享清  黄忠华  蓝天 《全国商情》2007,(9):101-101,106
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是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起到发动领导、组织协调、把握方向、推进改革、政策引导、投入带动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制定完善的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动员和推动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无论从理论层面上讲,还是从实践层面上讲,农民都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者,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者。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坏才是影响新农村文化之闲暇文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当前,阻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因素有国家体制、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等,但最重要的是农民自身生活观念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转变以往关注外在因素的研究视角,转向从农民自身的多种因素来分析和研究影响闲暇文化发展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资金和资产是广大农民群众长期以来共同创造的财富,农村集体资源是国家赋予广大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的管理和监督,有利于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广大农民的主观需求。因此,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朱展观为指导,以农民为本,结合该省实际,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其中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重中之重。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中,农村的留守妇女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正确认识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其自身素质,市场应对能力和政治参与意识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充分发挥留守妇女的作用,推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