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崧 《北方经贸》2011,(4):58-60
世界水资源协会认为所有的人都有权用水,但世界上至少有12亿人口缺水,“全球水伙伴”组织主席玛格丽特说:“水权将决定在什么条件下谁有权利得到水,怎么样管理水质以及在缺水的情况下决定怎么样分配水”。在我国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水权一般主要表现为水资源所有权、水资源行政配置权和水资源使用权。  相似文献   

2.
《商》2016,(7)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将水资源正式规定为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农村集体对于水塘以及自己修建的水库中的水享有使用权。在实务中,由于法律规定的属于农村集体使用水资源的客体的有限性,导致出现用水人避免取水权的丧失而使取水量往往超出了实际需求,抑或村集体或村个人出现卖水现象。本文将从农村水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方面分析其使用现状及法律属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深入,提出建立合法的水权交易制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3.
一、产权结构与产权效率的一般关系 从产权组分(entitlements)来说,我国的农地产权主要包括农地所有权和农地使用权以及其他有关土地权利的一束权利的总称(abundle of property entitlements)。农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使用和处置土地的权利”;农地使用权,在我国经常被称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指“单位或个人依法对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经营收益的权利”,它包括由使用权延伸出来的处置权、收益权、发展权、抵押权、租赁权等权利。  相似文献   

4.
邓孙棠 《商业会计》2012,(15):88-89
从法学的视角看,所有者权益实际上是一种以企业所有权凭证的持有者为权利主体,以企业为权利客体,以企业所有权凭证持有者对企业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为权利内容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所有权是中国水权制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物权法》肯定了将水资源国家所有权改造成为纯粹的私权的主流观念。事实上,在世界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上,民法典并未将其纳入私权体系。水资源国家所有权主要是规定在宪法和水资源单行法中,公权的属性更为突出。应当矫正我国《物权法》对水资源国家所有权不恰当的私权定位,实现其公共所有权的回归,特别是要强调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全民性和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不同于其他国家土地使用权而特有的一项用益物权制度,是为了与民方便特设的一项制度,宅基地性质仍然为集体土地所有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居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宅基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村民可以通过划拨的方式对宅基地进行无偿、无期限的使用。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不断地迁入城市居住,农村现存的闲置宅基地越来越多,文章将对辽宁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Premises Permit)是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即《房屋所有权证》,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国家实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各地必须使用建设部统一制作的房屋权属证书,其他部门和单位制作的类似证书均无效,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立法对土地的规定实质上是国家享有所有权,农村集体并不享有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质是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的核心在土地的用途上.本文认为,国家应将集体土地根据用途进行严格分类,将集体土地中的农用地明确归国家所有,将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真正归集体所有,允许宅基地进行流转.  相似文献   

9.
李小平 《财贸研究》2002,13(5):39-42,65
所谓产权,就是三种权利的同时占有:使用权、自由转让权和不受干预的收益享受权。经济有效率的前提就是产权明晰。产权明晰必须是所有权和以上三种权利的明晰。对我国股票市场的考察可以发现,国有上市公司在以上任何一个方面的权利都是不清晰的,从而导致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低效率。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改变这种畸形的产权制度和结构。  相似文献   

10.
《财经界(学术)》2005,(1):47-49
以色列1959年颁布《水资源法》,规定境内所有水资源均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调拨使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汲取地下水。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公有制也要通过地租来实现,即土地的使用必须是有偿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实行土地有偿使用,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地租原理,也完全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土地有偿使用费作为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经济补偿,其实体是地租(剩余价值中超额利润)的一部分。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就是要在明确土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将应归土地所有者的那部分地租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12.
企业产权制度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赖于存在的基础。在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中,一个明确的产权应包括四方面的权利:“一是使用属于自身资产的权利和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他人资产的权利,统称使用权;二是从资产中获得收益的权利,包括从自己所有的资产上取得收益和租用他人资产并从中获得收益的权利,统称收益权;三是变化资产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土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斌 《财贸经济》1994,(11):60-62
一、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建立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机制,实现了家庭经营与集体土地所有制相结合,为农户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但不完善的土地制度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如下: 1.产权不明晰。产权是平等的所有权之间为解决共同财产问题而形成的权责利关系。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产权是所有权的实现。只有当参加市场交易的各类主体的产权得到明晰界定,市场中的各种交易才有可能进行。明晰的产权关系是使农户进入市场,实行等价交换,平等竞争的基础。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制度,就是要把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产使用权的内容、界线、实现形式作出明确规定,并以法律加以保护。而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在实行大包干以后,土地所有权在实践中是模糊的。虽然《宪法》、《土地管理法》中确认“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但这个集体由谁代表,缺乏明确的人格化,所有权主体呈现虚置状态,以致有的地方在签定土地承包合同时,甲方盖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与人力资本产权相符的报酬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标 《商业时代》2004,(12):23-24
人力资本产权是人力资本市场交易中的行为关系,它包括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及其派生出来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和,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人力资本所有权制度的变迁过程是,人力资本载体与人力资本所有权主体趋于结合,而人力资本产权权能趋于分离。人力资本所有权归谁,收益权就归谁,人力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有权参与利润的分割。年薪制和期权制是使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目标利益函数与自身的利益函数相一致的一种定价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宅基地拥有所有权,农民拥有无偿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具有特殊的法律特征。限制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不利于保障农民的经济权利,容易造成“空心村”和“隐性流转”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制度,并在农民、集体、政府间合理分配流转收益;必须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贾堃  徐洪会 《商》2013,(1):153-154
在我国,城市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因此在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有偿续期的费用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续期的费用该如何确定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考量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续期费用的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涛 《现代商业》2008,(17):206
目前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我国仍坚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和使用的管理体制.从现阶段来看,笔者认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对策,以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为弥补市场失灵,在制度、目标和管理诸方面具有特性的现代契约组织。它的内涵是资产属于全民所有,由政府占有终极所有权的企业。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中国经济稳定器、助推器的作用,而且负有保障国计民生,与国外巨头在国际市场上一较高低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今后,包括集体土地、房屋建筑所有权等在内的十类不动产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登记。专家称,将来楼市有望全面摸清家底。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规定,纳入登记的不动产权利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揭示的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商品经济内在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作为一种商品经济,其内部的经济关系也受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支配。一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以劳动者直接占有生产资料的商品生产的存在为基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国营企业的广大职工是全民所有生产资料的直接占有者,每个国营企业都具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相对独立性,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就必然对国营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