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具有高风险。因此,房地产金融作为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能有效加快房地产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鹏  陈静 《华商》2008,(8):37-39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房地产业正呈现出日益迅猛的发展趋势,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业蓬勃的发展态势强力推进着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创新。房地产投资信托这个已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金融新工具,开始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建设步伐的加快,房地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紧张、材料涨价、供需矛盾等困难,房地产市场的建设、销售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制约。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房地产业市场面临着巨大挑战与压力,但是更多的则是机遇。结合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应当强化管理,探索有效的对策措施,促进我国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韩婧 《华商》2008,(10):50-52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房地产金融业开始进入市场化阶段。在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国民经济获得大幅增长的同时,房地产业本身所蕴涵的巨大风险给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带来的信贷风险也日益显现。要有效预防房地产金融风险,保证房地产市场的良性运行,必须加快推进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法律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牛晓黎 《商业科技》2008,(25):190-19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呈现出日益迅猛的发展趋势,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由于融资渠道的狭窄在房地产业蓬勃的发展态势强力必需努力扩大融资渠道,从而推出了房地产信托投资。本文根据我国房地产业实际问题,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房地产投资托运行模式,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来完善我国的房地产。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呈现出日益迅猛的发展趋势,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由于融资渠道的狭窄在房地产业蓬勃的发展态势强力必需努力扩大融资渠道,从而推出了房地产信托投资。本文根据我国房地产业实际问题,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性强的房地产投资托运行模式,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来完善我国的房地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房地产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具有巨大的融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风险的需要,房地产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单一间接融资渠道需要不断拓宽,中国房地产融资多元化将成为今后房地产业融资的重要趋势,并且直接投融资将成为主流。  相似文献   

8.
张雷  王磊 《商场现代化》2006,(24):117-118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日益成熟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塑造品牌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施品牌战略对房地产业非常重要,本文对房地产品牌进行了分析,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品牌战略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弊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房地产投入的资金量巨大,建设周期长,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特别是房地产既可作为投资品也可作为抵押品的特性,更注定了其与金融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房地产业给人们提供了居住条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研究房地产业的变化与发展,寻求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对策,这对于加快我国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发展,优化房地产资源配置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研究了房地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希望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本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及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宏观经济具有显著的周期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房地产业同样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日本房地产业战后经历了数次周期,特别是最近的一次周期,房地产泡沫破裂前与我国的情况极其类似。本文试图从战后日本房地产周期的发展历史入手,以日本房地产周期的成因作为切入点,寻找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所启示,避免房地产泡沫的崩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房地产业成为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会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作为巨大的社会财富,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各项社会活动中,房地产业的重要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21世纪将给中国房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而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和预期经济目标的实现,则离不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然而不能忽视的房地产金融风险是房地产业高度依赖商业银行信贷资金,从而导致了个人贷款风险、土地市场风险、开发风险、银行管理风险。防范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对策分别是构建房地产多元融资体系、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监管、个人住房贷款的信用风险防范和金融工具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5)
房地产行业属于基础性行业,其涉及范围广且关联程度高,无论是建筑工程还是金融行业都与之息息相关。从金融政策法规方面来探讨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金融体系可以促进房地产业的正常发展。本文对我国的房地产金融政策法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立房地产金融政策法规体系和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王震 《商》2012,(4):164-165
作为信托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信托在近两年在房地产调控不断深入、房地产融资困难的情况下成为房地产业新的融资途径,发展势头迅猛,但是在2012年至2013年却面临比较严峻的兑付风险。房地产信托兑付风险的化解与防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从多方面入手才能有效化解与防范风险,促进我国信托业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企业融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居民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八.房地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而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业对金融市场具有天然的高度依赖,发展滞后的房地产融资市场必然会危及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然后探讨了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房地产融资体系的缺陷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晶  齐洪华  杨东升 《北方经贸》2012,(1):85-86,88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房地产融资更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应推动企业通过股票融资,积极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加紧开发房地产金融投资产品,吸收社保基金,加快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完善房地产金融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就其本身而言,房地产业具有资本密集、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这些特点在新形势下对房地产的财务管理环节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在当前,我国房地产财务管理还存在部分不足,对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当前新形势下房地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财务管理优化机制的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发布,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而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营改增必然对其造成重要的影响,营改增有效地推动了房地产业运行环境的改善,对于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水平进行了有效的调整。"营改增"的实施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十分广泛,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房地产行业发展陷入两难局面的状况下,"营改增"的出台有利于房地产行业去库存,倒逼房地产行业实行精细化管理。虽然这一过程中有人受益有人受伤,但是,通过这一政策,将会把房地产行业引向良性、健康发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20.
夏焱焱 《消费导刊》2009,(15):102-102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增长、国家税收、提供就业机会、城市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房地产业的发展,从前期的过热发展和盲目扩张,到近期受金融危机影响而一度低迷,再到现在的逐步回暖,经历了一个并不十分健全的发展历程,也暴露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调控措施,对当前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当调控,保持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本文根据当地房地产业现状,对当前房地产企业的税收检查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以利于加强对房地产业主体税种的有效控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