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勤 《消费导刊》2010,(4):170-17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于是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要求探讨现有四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四门课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这涉及到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是否能够有效的贯彻国家对思政课的总体要求以及是否能起到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培养思想合格的优秀大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两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学模式必须由传统的知识灌输型向现代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这既是顺应大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需要又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为此,本人进行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实践性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加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偏重于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国家行政学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表明,认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灌输式的方法占73.1%,而运用其它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只占26.9%。这充分说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陈旧,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部分教师照本宣科,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到理论教...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也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和能否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对高职学生从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追求。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新路径,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党中央、国务院也多次号召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眼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价值理性与意义世界构建”让其终身受益。本文即以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建构突出学生人文情怀培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中国道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教师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影响,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功能发挥,造成大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业务学习,而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和培养的现象,降低了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应加快优化教学环境,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功能发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适应现阶段创新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韩东旭 《消费导刊》2012,(7):204-204
高职高专思政课试行专题教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高质量地完成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把“05新课程方案”精神和宗旨与我校作为专科院校的学生实际、师资实际和学校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微时代”影响下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必须借鉴新媒体技术与理念,结合高校党建工作特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性,创新党建工作与课程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党建与理论课教学新渠道,使二者实现良性“互构”和优势互补,是高校党建工作方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实现有效结合的一条现实路径,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0.
燕飞  党建元 《中国市场》2014,(21):151-152
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二者在总体目标、教育内容上有着显著的一致性。因而,整合军事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势在必行。笔者从军事训练、军事理论课教学、日常国防教育、多学科交叉渗透四个方面就如何充分发挥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四者的有效结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多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不足。研讨式教学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参与问题的分析、讨论和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樊东霞  闫连朵  宁丽新 《消费导刊》2013,(11):243-243,24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两项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生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本文试图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创新的角度探索两者有机结合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为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伴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理论和实践证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是对高等教育内在规律的客观尊重,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任福全  倪春莉 《消费导刊》2009,(13):164-16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使命,其绩效如何,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成才目标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绩效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绩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绩效途径应更新教学理念;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人文资源的开发和运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5.
王欢 《商》2014,(39):291-29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向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塑造人格的重要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特殊地位。目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着教学效果欠佳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师生都存在目标意识不强的现象。本文研究目标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着重论述了目标教学法的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目标教学法的意义,目标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目标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五个对策。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必须提高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赵欢 《现代商贸工业》2014,(13):130-1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独立学院学生有着和其他高校学生不同的特点,文化基础薄弱,偏科现象严重;活动参与度高,心理承受能力差;思维活跃度高,自律能力差。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以及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是保证;主动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是关键;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是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2019年3月18日,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后,国内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了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至此,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体”,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协同育人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不仅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开辟出新路径,也为全面提升和促进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了基础。但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主要依赖于思政课教师,校园生活和思想动态的监管主要依靠辅导员,导致了“两翼”没有形成“1+1>2”的合力。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促进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协同与联合,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程军栋 《品牌》2014,(11):201-2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陕西工院为例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设想,以利于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