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金融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旧体制,把微观经营的决策权交给企业,使企业有充分的活力,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都是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一、改革必须有过渡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联,即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取向理所当然的为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但是,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考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进度,考虑市场发育程度和金融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构造一个既有利于朝着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又能兼顾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状况的运  相似文献   

3.
最近,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金融体制改革又作了新的指示。小平同志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紫阳同志多次强调,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金融体制改革搞不好,经济体制改革也不会成功。他还强调指出,无论是把经济搞活,还是进行宏观调节控制,都离不开一个好的金融体制。中央领导同志对金融体制改革要求很高。这几年银行进行了一些改革,是有成绩的,但还是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是客观上需要,各方面改革要相互配套;二是各方面的改革也是相互促进的。具体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以下四个方面情况的变化,要求我们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决策,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银行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发展。银行的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紧随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形势,进一步深化。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来说,银行的改革还显得很不完善,而且跟不上城乡经济改革的总形势,如不进一步改革,势将严重影响整个经济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速览     
《中国传媒科技》2008,(9):16-18
今年经济体制改革9项重点任务7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0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明确了今年经济体制改革9方面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利率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大”明确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利率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利率市场化改革则是利率体制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试论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张资梅(一)实现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换的必然性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求金融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拟定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总体规划做好理论准备,进而推动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和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于5月上旬召集首都经济界和学术界的代表,动员开展一次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讨。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薛暮桥同志作了题为《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理论问题的讨论》的动员报告。他在报告中说: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解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应当建立什么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他说,当前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很多,最主要的是下列两方面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搞好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贯彻落实《企业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有步骤地把企业推向市场。为配合经济体制改革,总结十二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成败得失,探索九十年代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抑制型通货膨胀;而改革过程中,则表现为抑制型通货膨胀与公开性通货膨胀二者共存并互相转化的局面。如果公开性通货膨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险滩,那么抑制型通货膨胀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暗礁。因此,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防止经济陷入“膨胀→紧缩→再膨胀”的怪圈之中,决不能忽视抑制型通货膨胀,尤其是对抑制型通货膨胀产生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投资体制改革即将迈出重大步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体制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源配置方式,既与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体制有直接联系,又与经济活动的微观紧密沟通,涉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对投资体制改革提出要求和指明方向;另一方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完善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家》2008,(10):109-112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决策,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幕也即将拉开。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银行也要把改革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与控制作用,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这里着重谈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八月十一日在金融学会年会上作了题为《金融体制改革的若干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一、金融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刘鸿儒说,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首先搞好价格改革。因为价格,特别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改,  相似文献   

16.
围而不打 早在8年前,就曾有人预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在於所有制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有企业改造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之首要地位。已为人们所共识。然而,此项改革在实践中却履履受阻、步履维艰,以至《企业法》成为我国贯彻执行最差的一个法律。人们发现,企业改革不仅是“重中之重”,而且也是“难中之难”。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逐步展开。银行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一两年,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一再强调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赵总理多次强调: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把经济搞活,还是进行宏观调节控制,都离不开一个好的金融体制;如果金融体制改革搞不好,经济体制改革也不会成功.陈光毅同志也多次强调,我们福建的经济要振兴,必须解决好“三通”——交通、流通、融通.所有这些道理,包括王一士同志在这次会议报告中讲的精神,都深刻地告诉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体制改革也在逐步进行.实践证明,十多年来,金融体制改革大的框架、总的方向是正确的,推动了金融事业的发展,筹集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建设,为经济与社会提供了比较便利的服务.因此,金融体制改革是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大报告对于我国到2020年经济体制改革做了高屋建瓴的部署,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改革思路抓住了市场改革国家的实践关键,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中心环节和目标,完全符合市场改革规律和市场发展规律,为今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