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价值链下嘉善家具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集群治理结构会由于企业合作范围的扩展从强关系网络演化为模块化网络。本文认为家具的全球价值链由采购商驱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东莞家具产业集群治理结构已由基于关系契约的强关系网络演化为基于显性契约的模块化网络。  相似文献   

2.
集群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产业集群集体效益,获取集群经济剩余,因为"效益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3]。产业集群的群体共同发展特征迫使我们要超越企业视角看效益,集群剩余最大化是集群治理的最终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3.
以集群式产业链治理为研究视角,紧密结合实际,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技术创新、产业链、产业集群等多学科理论交叉研究方法,在分析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来源要素、集群产业链治理模式及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外部经济的分析框架。通过集群产业链治理上游研发环节和下游销售环节的"两端攀升",集群产业链治理上下游的"首尾联动",以实现环节内与环节间的外部经济获取,进而提升集群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集群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晋军 《商业时代》2012,(14):129-130
产业集群既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产业间相互关联且向纵深发展的集中表现,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文章阐释了产业集群的含义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发展产业集群、塑造区域经济优势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郭欣欣 《中国电子商务》2014,(6):229-229,231
伴随着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深入,原有的企业与产业间的分工与协作上升到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了各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关联发展和集聚现象和趋势,也就是所谓的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相互促进逐渐融合为统一的经济体.由于各地区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条件的差别,也造成了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关联发展程度的不同.目前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水平还不高,一体化的程度有待提升,群城内部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体系尚不完善,区域内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差距逐步拉大.产业集群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发展程度和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群的发展程度和路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晓梅 《商业时代》2007,(5):105-106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产业集群的产业属性和地理集中特性决定了其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走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作为绿色食品产业大省的黑龙江,应提高其竞争力,具体策略选择是提高全民绿色意识;发展绿色食品企业集团;建设高标准绿色食品基地;培育区域经济体,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彬 《商场现代化》2008,(6):247-248
本文采用聚集指数方法对江苏省产业集群发展从江苏省和三大区域两个层次来进行考察,江苏省总体上的趋势是在空间上聚集程度越来越大,分布越来越不均匀,而苏中、苏南、苏北三大区域的聚集指数也反映了这点,而经济发展好的区域苏南聚集的程度更是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苏北。用空间局部自相关进行分析苏州、无锡、常州、南京产业集群发展态势非常好,极少出现产业集群发展的"低洼地"情况。镇江、扬州、南通产业集群相对于上述地区发展缓慢,本身产业集群水平处于刚刚起步。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泰州产业集群发展在江苏省处于落后地区,很多产业的发展还处于"低洼地"的状况,这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尚处在探索阶段,这与日益发展的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践是不相适应的。另外,由于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旅游资源开发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是政府主导,政府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治理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总结旅游产业集群实践,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理论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业集群基本理论,还可以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本文从系统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首先从系统的角度对治理的对象--产业集群进行了重新定义,在此基础上,利用一般系统结构理论阐述了产业集群的结构模型,提出了运用综合集成法对产业集群进行治理的治理模型.文章最后提出了产业集群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赵佳颖  孙磊 《北方经贸》2013,(1):10-11,15
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多嵌入领导型或等级制的全球价值链,处于空间等级体系的低端。全球价值链治理使得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处于"俘获型"与"封闭型"的价值链中,其功能和链条升级,乃至集群的整体升级受到阻碍。中国的地方产业集群应该注重构建完善又开放的当地价值链,利用在内外两方面的资源,完成地方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诉求。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在竞争与合作的行为上进行主动选择,实际上就是企业之间在基于自身利益前提下的博弈行为。是相互竞争还是相互合作,取决于企业的利益,这也是企业主体性的发挥。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与其内部的企业关系密切,企业的成功有赖于其主体性的发挥。企业主体性的充分发挥,除了对自身利益的主动追求以外,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支持。从集群和政府的视角来看,无论是集群内部的动力,还是政府的政策导向,都会影响企业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社会资本对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交易的治理机制,从交易域、交易频率、交易对象这三个维度,对匿名市场现货交易进行扩展,建立了基于社会资本的交易治理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交易时的主要特点:交易嵌入社会网络、交易频率高、主要与集群内部交易对象进行交易。依据这三个特点,将上述模型进行综合,得出适用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交易的社会资本治理机制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适用条件。研究结果显示由于社会资本的存在,使得产业集群内部交易得到了有效治理,这种有效治理的水平受到产业集群规模和信息畅通水平的约束,当产业集群规模不大、存在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交易者存在实施集体惩罚的动力时,社会资本能够成为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交易的有效治理机制,但是这种机制并不适用于集群内部企业与外部企业间的交易治理。  相似文献   

13.
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促进强大区域经济体的产生。通过对镇江市扬中电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市场能力、管理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发现其存在品牌意识淡薄、网络信息不健全、缺少研发专利技术和人才等问题。镇江市扬中电器产业集群要提升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必须提高品牌意识;提升合作意识;健全网络信息;加大专利技术研发和引进人才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中,价格以及劳动力因素已经不足以获得竞争优势时,产业集群由于实行纵向一体化以及集群内的企业的不完全长期契约使得企业间相互协作,提高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等方面使得产业集群获得某种程度上的竞争优势,在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自身能力的限制以及存在的路径依赖,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很难改变低端锁定的困境。本文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网络模式加上产业集群升级角度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国内外先进港口城市快速膨胀经济总量、实现工业化的成功道路。产业集群的政府治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表现。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产业集群的政府治理应把握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规律,构建政府治理保障体系,创新政府治理合作模式,推动广西在科学发展中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6.
集群供应链网络组织治理模式与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文安  杨娟 《商业研究》2012,(7):117-124
作为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相耦合的一种新型网络组织,集群供应链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对于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维护产业集群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集群供应链的网络组成要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群供应链网络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旨在对集群供应链网络的治理活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跨区域治理基础和区域产业集群现状,基于产业对接协作与集群优化,在相关理论和实践分析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与演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朱丽燕 《商业时代》2006,(30):83-84
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一定区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宁夏作为一个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产业集群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尽快实现由产业的集聚向产业集群演变,将关系着宁夏经济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本文以宁夏银川市工业园区为例,描述了银川市产业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试提出加快这个演变过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这一大背景下,要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及农业竞争力,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必经之路。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特征、区域特点等多重因素的不同,形成了适合本区域的各种农业产业集群模式。在对产业集群和价值链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三种模式:基于资源禀赋的特色种植业产业集群价值链;农产品加工型产业集群价值链;农业科技园区驱动型产业集群价值链。产业集群的价值链是产业集群能够生存发展、不断壮大的内在因素和基础条件,通过对农业产业集群价值链从横向和纵向关系方面进行分析,进而立足于价值链协同管理来整合农业产业集群,降低成本,提高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治理行动是旨在建立和维护集群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集群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集体行动。影响集群集体行动的因素主要包括:领导型企业、社会资本、公共服务机构和集群代理机构、地方政府行为、团体讨论和个体声音。本文通过对湖北武汉光电子产业集群的调研,挖掘影响该集群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