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算发现菲律宾整车产业不具备显性比较优势,通过恒定市场份额CMS分析发现总体上世界所有商品的一般增长在菲律宾汽车出口增长的比例越来越重要,而竞争力效应在菲律宾汽车出口增长的比例越来越小,表明菲律宾汽车出口竞争力增速有减缓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我国芦笋的国际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芦笋的国际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芦笋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出口价格、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可比净出口指数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芦笋的出口价格稳步上升;世界市场占有率总体较高,呈现波动状况;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很有优势,呈先升后降;可比净出口指数也很高。总体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马静 《企业家天地》2007,(12):237-238
挪威三文鱼的主要亚洲出口市场为日本,然而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进口三文鱼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本文通过对巴拉萨显性比较优势模型的修改,计算了近年来挪威三文鱼在中日两国市场上的RCA指数,并分析了它们的显性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联合国统计署商品贸易数据库2000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测算贸易强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了中新两国在十大类商品贸易比较优势上存在的差异性,揭示了中新贸易的互补性关系,并从产业内贸易角度进一步考察了中新贸易的态势,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越两国服装服饰业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进行对比,并依据中越两国1995—2010年分类数据,对主要服装产品贸易竞争力进行分类计算,进而分析中国与越南不同类型服装服饰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及劣势,通过预测未来五年中越两国服装服饰类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RCA,得出越南已成为我国服装服饰加工贸易出口强劲竞争对手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将2005年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及各部门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与8个发达国家进行了国际比较和排名,从而确定了我国在知识型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地位和差距,最后就如何加快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巴西是中国在拉芙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已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巴贸易互补性强。本文简要概述了两国的资源禀赋。通过计算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中国与巴西的竞争互补指数来分析两国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发现中国与巴西的贸易结构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择了中国等24个经济体,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竞争力指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是旅游服务贸易大国,但距离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业制成品显性比较优势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巴伦斯主张的RCA指数公式,计算了1980年以来中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各大类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分析了其演变过程,对中国制造业各个分支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劣势状况进行了评价,指出了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美国、日本、欧盟等相比较的各个制成品显性比较优势的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政府补贴与国际贸易动态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国际贸易新理论分析了显性补贴促成动态比较优势的效果.主张我国扶持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科技产业以培养动态比较优势,其重要的扶持措施就是实行政府补贴(包括显性补贴与隐性补贴),并对加强政府隐性补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对制造业产品的分类方法,将制造业产品分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低技术产品、中技术产品、高技术产品。选取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性比较优势变动指数(CR)、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三个指标,首先对中国和越南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及其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然后将两国制造业进行对比,比较两国在不同分类之间的竞争优势及其变化趋势,最后对如何保持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入调整,贸易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中国进入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时期。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层面测算中国整体及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输出。并基于增加值测算产业显性比较优势。中国自身增加值90%用于国内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不足10%用于国外生产;各产业自身增加值用于国外最终品生产的比例大于中间品;传统货物生产业优势下降,而高技术货物生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多数服务业具备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竞争力不足。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采用显性比较优势分析中国农产品的优势,以及CAFTA的建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就如何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传统基于出口额计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已不能反映真实的行业竞争力。运用WIOD数据,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行业的出口增加值,并基于出口增加值计算中国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计算结果与基于出口额的传统方法有较大差异: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数量下降,行业分布状况与竞争优势的动态变化不同,传统方法夸大了行业的优势程度或劣势程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全新的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可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市制造业各细分行业的发展优势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筛选出2005—2013年的优势细分行业,构建出制造业优势产业升级图谱。结果发现北京市制造业发展是动态变化的,且产业间竞争力并不平衡,已经完成以汽车制造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替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卓有成效,并最后得出北京市制造业发展的策略方针。  相似文献   

16.
《住在东亚——社会经济与人口学挑战》一书运用大量图表和实例对中国内地、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台湾、泰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住房政策与实施情况进行了比较,将住房问题放置在日益活跃的社会经济、人口重组的背景下,通过环境、理念和实践等方面分析其脉络走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是我国对外洽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自CAFTA构想提出以来,中国和东盟各国间的贸易结构变化趋势明显加快。本文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得出我国各产业在东盟市场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比较优势,但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双方整体上存在高度的产业内贸易倾向。中国在未来的“钻石十年”需抓住历史机遇,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各行业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浅论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服务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服务贸易进行分析。探讨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及影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因素。通过对1998—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系数的计算,考察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状况,最后得出我国现阶段发展服务贸易,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运用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对2001—2012年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对外贸易整体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对以SITC1位码水平下九类商品的竞争力指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优势较明显,但有减弱迹象;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弱,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竞争优势逐渐增强。通过对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分析,发现我国低技术含量制成品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中工程类制成品、加工类制成品及电子和电力类高科技含量制成品竞争力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四个显示性指标对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其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偏低。因此,提出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园区-行业的联动管理机制、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加快产业园区内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