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把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划分,通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比较两者之间关系,认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木质家具出口贸易正处于互补性逐步增强的阶段。文章进一步测算了我国木质家具产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更具出口木质家具的贸易潜力。建议中国政府出台有关政策,鼓励中国木质家具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指导或者积极推动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制造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进行战略市场转移。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7—2016年间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蒙古和俄罗斯的贸易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影响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蒙古和俄罗斯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测算其出口潜力。结果表明:中国木质家具对蒙古和俄罗斯的出口均有不足。因此,应加快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高中国木质家具的竞争力水平,加大中国木质家具对蒙古和俄罗斯的出口。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中国木质家具的贸易状况,利用GL指数、Bruelhart指数和IIT指数对中国木质家具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木质家具贸易存在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2种模式;其中产业间贸易占主导地位,产业内贸易目前维持在很低水平;产业内贸易规模不断增加,发展速度很快。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中国对美出口木质家具的16个因素进行测算,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成本直接影响中美木质家具出口贸易水平、中美两国市场需求对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影响显著、两国相关政策也左右着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发展、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有助于木质家具出口贸易的增长。研究的结论是:木质家具成本和中美两国的市场需求是中国对美出口木质家具的主要影响因素,中美两国经济合作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动会对中美木质家具贸易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加大中国国内人工林培育面积、刺激国内市场需求、加强中美两国林业经济合作是中国对美出口木质家具贸易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9—2016年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至105个贸易伙伴国(地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出口模型,分析后危机时代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协定、海运及港口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普及率是贸易的促进因素;贸易壁垒、汇率波动、金融服务水平、海关手续负担、贸易自由度、货币自由度和互联网安全性是贸易的阻碍因素;港口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普及率增加了贸易非效率的波动,加大了出口贸易效率的不确定性;贸易壁垒、汇率波动、金融服务水平、海关手续负担、货币自由度和互联网安全性降低了贸易非效率的波动,减少了出口贸易效率的不确定性。根据贸易潜力分析结果,将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分为4种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出口贸易布局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1997--2009年的贸易数据对中德两国的木质家具出口贸易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CMS模型测算了拉动两国木质家具出口增长的原因,进而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指数的测算,实证分析了中德两国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类型以及双边木质家具贸易的结合程度。结果发现,竞争力效应和一般增长效应分别是拉动中国和德国木质家具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两国分别在不同种类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且两国问的木质家具贸易结合程度不高,具有巨大的合作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从进出口贸易数量、金额、价格、市场等方面论述我国木质家具的贸易变化情况。计算和分析木质家具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通过模型对其价格贸易条件变化进行预测。通过静态贸易条件和动态贸易条件两个指标,从贸易条件角度分析中国木质家具贸易利益的变化情况,判断木质家具是否出现了贫困化增长。提出改善我国木质家具贸易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贸易条件可以衡量某国或地区的贸易处境。该文系统分析了1981-2001年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条件及其变化导致的贸易损益。分析表明,与原材、刨花板、废纸、家具不同,原木、锯材、单板、胶合板、纤维板、木制品、木浆及多数纸和纸制品等木质林产品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在多数年份是改善的,其进出口价格变化使中国贸易收益增加。木片、家具是中国的大宗出口木质林产品,尽快改善其贸易条件对提高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收益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家具出口大国。利用WITS和COMTRADE数据并经整理,对1988~2006年的世界家具总出口额、出口结构、地区结构变动等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世界家具需求旺盛;木质家具是世界家具贸易的主体,但木质家具占整个家具出口比重有下降趋势,金属家具出口比重近几年有所提高;欧洲家具出口市场决定着世界家具出口格局,世界家具产业有向亚洲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中国木质家具的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价格等指标,对1992~2006年的中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同意大利、德国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加拿大、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和美国5个国家作为对比国,利用1992~2006年的Comtrade数据,通过CMS模型比较分析了影响中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⑴影响中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波动的因素主要来自际市场需求因素、出口的产品整体竞争力效应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3个方面;⑵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处于稳步上升阶段,是6个木制家具出口国中增长最稳定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家具出口国,木质家具在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全面的掌握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的状况和发展趋势。采用指数分析方法从出口市场的集中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方面对2002~2010年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比较集中、出口市场风险较大,但是出口市场结构总体呈优化趋势。据此,提出我国木质家具产业应大力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以木材产品贸易对林业的影响为核心,对木材产品的进口和出口情况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并运用弹性理论分析林业产值对木材产品进口和出口的敏感度,以此来初步证明木材产品贸易对林业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木、锯材、刨花板、木家具、纸和纸制品的进口敏感度均高于木材总产品的进口敏感度1.382,尤其以刨花板和木家具的敏感度最大,为136.018,说明这些产品的进口额变化对林业产值变化的影响非常显著,进口额增加1%,将使林业产值成倍地增长。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f wood products, considering three main groups: woodworking products, pulp and paper and wooden furniture. We extend the Heckscher-Ohlin-Vanek (HOV) framework in order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forest resource endowment as well as industrial performance factors. Empirical tests are based on data on European countries between 1995 and 2007. The HOV hypothesis is partially confirmed in that the forest resource endowment is a significant determinant for 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net trade of two products (pulp and paper and furniture) but not for woodworking products. In addition, empirical tests also show the limits of the HOV model for explai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of wood products. Indeed, factors reflecting industrial performance of wood sectors, includ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average labor cost,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determining differences in net trade of wood products.  相似文献   

15.
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整理的数据,分析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状况,并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体呈增长趋势,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木质家具、单板、人造板、木制品等劳动密集型木质林产品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原木、其他原材、锯材等资源密集型木质林产品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软木及回收纸等木质林产品竞争性与互补性均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