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国外私募股权"扎堆"中国,中国本土基金活跃成长,中国的私募投资时代渐行渐近当"私募股权基金"还不为大多数国人知时,国际私募股权巨头已经抢滩登陆中国。2004年之后,中国市场涌现大量机会,私募股权投资衍生  相似文献   

2.
陈皓 《商业会计》2011,(6):47-48
目前我国对私募基金定义不明确、运作不规范及法律规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其健康发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本文提出我国应当完善私募基金的立法框架,以私募基金的发行作为立法重点,建立私募募集的"合格投资者"制度,对私募基金募集中违反"合格投资者制度"的行为,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健 《商业时代》2012,(1):101-102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简称PE)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是齐头并进的,近年来,我国的创业风险投资业发展迅速,在政府引导和股市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机构数和资本额不断创出新高,但由于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对外投资比例的限制,缺乏有限合伙企业的法律以及资本市场的缺陷,导致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两头在外"的形式为主,即基金的募集和退出都在境外完成,私募股权基金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误入"非法集资"、"集资诈骗"或者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歧途。根据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征,文章指出,需要按照适度监管的原则,将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为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规则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以资金规模而论,私募基金堪称中国目前最大的"灰色部落"。从理论上看,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劣之分。在国际上,既有经营相当成功的公募基金,也有折戟沉沙的私募基金。然而,就中国而言,我们相信,私募基金的合法化、市场化将为中国基金业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提供制度演进的重要线索和活力。私募基金写入《中国投资基金法》的消息传出,长期徘徊于监管之外的市场自发创新的产物——私募基金跃入人们的视野。考虑到"基金黑幕"事件以及中国股市的整体现状,对于长期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人们在感到好奇之外,还增添了几分希望。尽管中国证监会强调要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并给予公募性质的基金以许多倾斜政策,但是,地面上的这些基金显然并不足以代表未来。在这个阶段,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私募基金的现状、功能、影响,如何确定私募基金的政策走向?是将这些私募基金纳入公募基金的管制渠道,还是以私募基金的形成和发展为契机推进基金市场的市场化改革?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作为国内第一篇全面分析私募基金及中国私募基金发展的报告,将就私募基金九大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步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大量创业创新小微企业和项目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融资需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融资手段之一,在最近10年,特别是2014年8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颁布以来,得到了飞跃式发展。本文对双创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做了分析,总结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满足双创企业融资需求的独特优势,进而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未来的发展前景、存在的风险和规避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田惠敏 《中国市场》2014,(36):41-45
从私募股权理论与民营经济发展实践的角度论述了私募股权基金有效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了中国民营经济存在的投资领域准入、融资难、转型升级难及公司治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鼓励私募股权基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途径是:营造有利于私募股权基金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培育社会企业创业文化氛围,支持私募股权基金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我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保底”承诺已引起有关方面人士的密切关注,并成为私募基金立法讨论的焦点,据了解,在目前的私募基金中,盛行的年终承诺收益率均很高,有的达到10-30%。因此,这种带有“收益保底”承诺的私募基金严重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近乎非法集资。有专业人士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管理即使有书面合同本,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利益也难以得到法律保护。从国际经验看,私募基金的保本、保底的做法很少见,且受到极为严格的法律管制。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国私募基金“收益保底”承诺的做法如此盛行?私募基金立法对此应作何考虑?  相似文献   

8.
方海华 《华商》2008,(20):77-77
什么是私募基金?所谓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是就证券发行方法之差异,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由于私募基金的销售和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私下协商来进行的,因此它又被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与封闭基金、开放式基金等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公募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李彩 《光彩》2008,(7):38-39
按照投资对象,私募基金主要分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两大类。前者是指以非公开募集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公司股权,后者是指将非公开募集的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产品(多为公共二级市场)。本期介绍的,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西方发达经济体,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发展较晚。截至2015年底,注册登记的私募基金数量达25369只,其中59.84%为证券类私募基金,这当中95.2%的证券类基金规模在20亿人民币以上,而总的私募基金中股权类私募基金占比达29%,位居第二位。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主要分布在广州、上海和北京,占比分别为25%、24%和22%,共计达到71%。虽然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依然存在着法律法规与行政监管薄弱、私募基金退出渠道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私募基金”总是深藏于地下,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飞速发展和加入了世贸,撩开基金私募的神秘面纱已是管理当局不可回避的问题,私募基金一直是国际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因,我国的私募基金必将有一个长足的发展,而我国最先发展私募基金的趋势,应该是OPEFs这样的高科技产业化私募基金。  相似文献   

12.
郭怡之 《现代商业》2007,(18):26-27
私募基金在近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并由于其特有的优越性,对市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私募基金仍然处于法律的边缘地带,亟需通过监管把它纳入到正式市场体系中去,使其实现"阳光化".本文分析了私募基金存在的必然性,并从政府监管和基金自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私募股权基金——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介绍了私募股权基金及其特点、优势,继而引发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现状分析,得出私募股权基金融资是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这种融资方式也有其利弊,中小企业要把握好收益和风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赵光明 《中国市场》2011,(26):53-53,57
与私募股权人民币基金管理机构积极募资的热情相比,我国私募股权人民币基金的机构投资者都比较谨慎,市场观望气氛较重。而市场化、专业投资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人民币母基金(FOF)仍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和投资能力都受到较大限制,其市场功能尚不能有效发挥。发展人民币母基金(FOF),是推动私募股权人民币基金健康发展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2)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的资本市场得到了完善及发展。尤其是在现阶段来讲,我国私募资金在市场上快速的运转起来,因为私募资金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调整产业机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规范我国私募基金市场,给予私募基金市场一些政策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尤为重要。从目前这个阶段来看,我国私募基金市场的发展运行基本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的问题存在。本论文以我国现阶段私募基金为研究对象,对其现存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苗旺春 《中国市场》2014,(36):75-77
打通一二级市场,构建完备资管平台,一直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及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愿望,从2012年开始,伴随着监管机构监管权的明晰及相关监管政策的落地,这种愿望逐渐变成了现实。在详细分析了目前证监会已受理私募系公募基金状态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募基金业务体系及发展前景,指出了大资管趋势逐步形成的前提下,综合性资管平台成私募机构设立公募基金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阳光明媚”的私募基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募基金有较高的灵活性、流动性,在规避市场风险上有更多的主动性。因此具有公募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信托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操作指引》是私募基金阳光化的规范令,明确划定信托公司“阳光私募”的投资顾问门槛及权限.肯定了“阳光私募”这种操作模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通过信托的“阳光化”,有利于民间私募基金摆脱无法可依、无人可管的局面,为民间金融力量提供了一臂之力。但如何给阳光私募一个自己的资质与渠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贺利 《中国市场》2013,(15):62-68
2006年政府主导"产业基金"试行,实业央企正式试水私募股权基金。在回顾了实业央企参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历史背景前提下,指出央企背景的基金数量和出资规模虽逐年增加,但实业央企试水私募股权基金目前尚处在起步期。与此同时,一些实业央企更看到了参与私募股权基金有利于推动主业发展、实现经营多元化,有利于促进业绩增长,更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在分析了目前实业央企参与私募股权基金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央企实际,提出了未来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从更长的一个时间周期看,当下实业央企PE实践迈出的任何一步,可能就是一个新机制新模式的起点,因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期货投资基金呼之欲出.通常,设立期货投资基金有三种模式,即公募期货基金、私募期货基金和个人管理期货账户,但在我国期货投资基金逐步"阳光化"初期,哪种模式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呢?本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时三种设立模式的风险和收益进行了量化对比研究,认为开展私募期货基金是优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长期处于地下的私募基金近期近期正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而让私募基金公开化、合法化越来越成为各方面的共识。私募基金合法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必将引起以证券市场为重点的我国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变化。与此现时,承认私募基金就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和加强监管,这一点也已经成为各方面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