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14—2017年中国A股市场103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两阶段链式DEA分阶段研究其融资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重点分析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发展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效率、筹资效率和配置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科技金融发展对于小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融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科技金融发展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企业融资效率的提升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
加大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贵州省“十三五”时期实现跨越发展、同步小康的重要途径。总结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详细分析贵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及制约因素,并从规划引导、资金投入、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市场培育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贵州制定“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赵志泉 《改革与战略》2011,27(12):54-56
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国家未来竞争成败,其财富效应和政治效应已引起国内各省市的高度关注,并迅速行动。然而,新兴产业尽管机会很多,但是陷阱也多,一旦技术路径选择错误的话,将损失惨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产业、技术和市场维度识别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规划和分类指导,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瓶颈;必须协调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时期,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了更全面的规划和更长远的目标,持续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瞄准企业ESG 表现为切入点,以2007 年-2021 年沪深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ESG 表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ESG 表现,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吸引分析师关注来提升企业ESG 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企业中以及在经济政策稳定性高的环境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ESG 表现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海峰 《开放导报》2013,(1):98-100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本市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切入点,在分析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机理性框架,并进一步提出了资本市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与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丹  李奎 《特区经济》2011,(2):26-27
目前,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各部门也在加紧制定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从目前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制定情况来看,还仅有少量的方向性政策,缺乏整体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本文将以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和强调可操作性等原则出发,提出了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韭的几大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7.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正式发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近两年来,各地大张旗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谓争奇斗艳。然而,出于拉动投资、创造GDP的目的,一些地方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表现出急于求成的心态,甚至出现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苗头,有悖转型升级的初衷。日前,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相似文献   

8.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扶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给予高度关注.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趋同现象严重从目前国内各地区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来看,大多数都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等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存在着严重的趋同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春林 《改革与战略》2011,27(8):125-128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成功经验,认为中国必须从完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财税政策、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市场法律监管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避免四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之后,将要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被认为是"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载体,被寄予厚望.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正紧锣密鼓地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政府也争先恐后地推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