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步入蓬勃发展时期,但随着而来的是同模式、低质量、高成本等问题的出现,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应进一步增强其内涵和质量建设,加强与农业、文化、养老、教育的融合,开发"乡村旅游+"模式,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进而促进乡村旅游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发展乡村旅游赋予了新的使命,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则为农村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农村创业的多模式发展更是推动了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乡村旅游为背景,分析农村创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从文化传承、产业融合、人才培育、特色园区、生态发展等方面剖析农村创业对新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深化农村创业对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新型农村产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更是指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面对当前乡村旅游快速上升的需求与自身存在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应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以"文化+旅游"为机遇,推动我国乡村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农民就近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又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一直以来非常注重"三农"问题解决。特别是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成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重要掣肘。为此,各地应该在推进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注重乡村旅游品牌文化的内涵挖掘,明确市场定位,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更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和动力分析,探讨产业融合视阈下二者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视阈下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好地融合,拓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带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猛,乡村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我国旅游产业整体实力提升的同时,有力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探讨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问题,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旅游产业整体结构,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沿着科学、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作为拉动力强、行业关联度高的综合产业,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粘合剂"和加快农村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催化剂"。但产业融合在加快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及方式转变的同时,也使乡村旅游面临多种发展问题。需从价值维度、现实维度及实践维度出发,立足农业产业化的现实基础,加强乡村旅游的综合设计,推动乡村旅游营销模式创新,从而凝聚产业融合力量,促进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兴化市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乡村旅游已然成为我国旅游业中一颗熠熠生辉的闪亮新星。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更是推动农村产业升级行之有效的一条路径选择。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成果应运而生,将互联网与乡村旅游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互联网+乡村旅游的乡村旅游新格局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推广与服务的新常态。努力实现互联网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戴子涵 《山西农经》2023,(8):123-125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乡村迎来新发展机遇。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其中,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发展模式,其在大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发展形式。文章就当前乡村生态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交叉问题、困境及解决办法提出见解,以期实现农村经济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步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融合发展,农文旅融合作为产业融合的重要形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调查发现,蒙自市鸣鹫镇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定位不清晰、资源整合不充分、优势项目不突出,导致其乡村建设缺乏特色、农业发展散乱不统一、旅游规划不合理、各乡村发展不平衡。针对以上问题,依据产业融合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鸣鹫镇农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爰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三大部署为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要通过整合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快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加强城乡旅游合作以及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来推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三大部署为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要通过整合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快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加强城乡旅游合作以及发展乡村旅游循环经济来推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与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度契合。旅游营业收入、接待人数、占旅游市场比重等指标都显示我国的乡村旅游在2015年之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本文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化农村治理机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五个方面论证了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动机制,并从发挥政府的多元引导作用、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协调发展可延伸农业经济增值空间、拓展农业文化功能、强化农业生态功能,促进农村社会整体发展,有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以安徽为例,从美丽乡村建设视域探讨了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融合模式及可供借鉴的外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验,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培育农村产业融合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凡金玲 《山西农经》2023,(1):126-129
推动农旅融合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其中茶旅融合对推动茶产区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信阳茶产业规模大,地域分布广,涉茶人口多,带动能力强,是广大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信阳茶区具有十分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与浓厚的田园生态氛围。因此,推动信阳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对于促进信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在农旅融合和茶旅融合的背景下,分析了信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茶旅产业融合下信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产业融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推手,对农村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产品附加值提升、农民增收等都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界定了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融合的内涵,分析了产业融合发展的4种模式,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先行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农村产业融合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快速增长,对旅游功能和旅游业态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旅游在传统休闲、观光和体验功能基础上,需要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以旅游与文创融合发展形成新资源,拓展旅游与文化产品的新市场。因此,本文着手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通过探讨旅游与文创产业的融合效应,发现二者深度互动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9.
张冰 《农业经济》2022,(5):29-30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协同融合发展能有效推动旅游业创新,是提升农业质量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河南既是农业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大省,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成绩斐然,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多方面突出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产业协同融合发展视角研究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乡村旅游产业、旅游资源及村民参与等3个层面全面探讨全产业链模式对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和查阅资料法,分析研究2012~2016年间我国乡村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全产业链模式及其在旅游上的优势以及全产业链模式对我国乡村全域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结果]2012~2016年,我国乡村旅游业年接待游客人数、营业收入及受益农民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增幅分别为425%、375%及213%,增幅巨大。全产业链模式使乡村旅游产业得到融合发展,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使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规模,实现全区域协调共同发展,推进该地区旅游资源整合;使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升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大量村民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改造自家住房结合当地特色兴建民宿,参与本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这也是推动全民参与旅游业的一种形式。[结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年接待游客量、营业额和受益农民都在快速增长,发展势头良好。在乡村全域旅游中发展全产业链模式,对于旅游产业增值和产业融合、各环节无缝对接和旅游资源整合以及调整农村产业构造和优化产业升级、推动全民参与经营等都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壮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