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基础,因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民族高等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概念及相互关系的阐释,针对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以期望民族文化通过高等民族教育得到更好的发扬.  相似文献   

2.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增强文化自信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增强文化自信则需要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两个维度的关系,既要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又要结合时代背景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共同的时代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怀所构成的。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以进一步丰富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以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切实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积极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不懈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教育,大力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等。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5000年的文明传承之所以代代不息,完全得益于古圣贤哲精粹的思想品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传承底蕴,是每一个华夏子孙立身、处世、兴业、强国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民族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具有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特征.保护好、传承好民族特色文化,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对民族特色文化的价值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若干策略,希望能够为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民族舞蹈艺术表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实质的探索阐述了民族舞蹈艺术发展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作用,并以 《月光下的"朵咯嗬"》 行分析,印证了民族舞蹈艺术发展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些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既相辅相成又是相互制约的。以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县兴华乡高排村和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两个苗族村寨的经济现状的比较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以原始宗教信仰为特征的文化,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符号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何使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既保持文化符号的传承,又能够把民族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文明社会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为保障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民的语言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双语制度,在司法过程中实施"双语诉讼"制度。实施双语诉讼制度遵守了联合国人权宪章的规定,维护了少数民族诉讼语言选择权,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化多元化,却未能尊重国家语言主权、未能促进语言文化融合、未能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发展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词最为发达的文明之邦.诗是最震撼心灵的艺术,是心的灵动、情的迸发、智的体现、德的化身、美德的象征.几千年来,中华诗词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中华文明的缔造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要想实现民族复兴之梦,必须要做好教育.当代教育最缺的是人格教育,而诗教是人格教育的最好途径.开展诗教工作,让中华诗词走进校园,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高校应重视并加强诗教工作,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1.
赵卉寒 《经济月刊》2011,(9):130-131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5000年的文明传承之所以代代不息,完全得益于古圣贤哲精粹的思想品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传承底蕴,是每一个华夏子孙立身、处世、兴业、强国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赵斌 《经济研究导刊》2011,(25):265-266
贵州少数民族长期生存在相对稳定和封闭的自然、社会生境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构成一张密织交错的网络结构系统,其经线是各民族的习惯法,纬线是宗教禁忌和道德伦理,经纬网格是各民族民俗生活习俗,结点是民族的社会组织和文化职司,传承网络系统覆盖各民族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得以良性传承。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疆传媒业已逐步进入竞争和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大众传媒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对新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准确把握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播的特征,对于提高传播质量和效果,促进新疆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成了绵亘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身份标识和力量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需求.也是促进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载体。  相似文献   

15.
建筑是艺术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代表,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心理以及地域特征.在当今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民族文化如何与现代人的生活模式相浸润,如何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传承本土地域文化特色,演绎空灵的现代空间是当今建筑设计师必须思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从16世纪——19世纪末,满族对统一祖国疆土,团结各族人民发展国家经济和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满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首先在于它能不断吸收和运用汉族的先进经验。从汉文、  相似文献   

17.
教育传承是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形式,学校教育应肩负起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通过对黔东南榕江县民族文化进课堂的调查,分析民族文化进校园在学校教育中的现状,进而提出深化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是个人重要的一种资本。它对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其人力资本是否存在差异呢?我们利用广西的调查数据,发现中国的人力资本存在民族差异,汉族的人力资本比少数民族丰富,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的文化程度、主讲语言和普通话水平与汉族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在职业培训方面少数民族和汉族不存在差异。因此,少数民族要缩小与汉族的人力资本差距,主要应该从文化程度、主讲语言和普通话水平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民族教育的少数民族权益保护功能是基于少数民族权益自由权和社会权,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培养民族地区所需人才.它旨在通过保障少数民族的民族平等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权、保障各民族的参政权,实现少数民族政治权益的平等;通过保障少数民族经济平等权和发展权、民族经济获得国家帮助权来保障少数民族经济权益平等;通过保护民族语言文字权利、保持和改革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和社会保障权利等等,遗传和发扬优良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回溯分析,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成范式、构建途径,其目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保护传承民族文化、转变农村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积极因素,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