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会计报表的分析一般有动态的结构百分比分析方法,动态的变动趋势分析方法和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这在种方法同样适用。 一、结构百分比分析方法 结构百分比分析法是将会计报表中某一关键项目的数字作为基数(即为100%),再计算出该项目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并分析各项目的具体构成,使各项目的相对重要性显示出来,反映出会计报表中各项目在该报表相对重要程度和总体结构关系。 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可分为:现金收入构成分析,现金支出构成分析,现金余额结构分析。现金收入构成分析是将现金流量表中反映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收入动因成本中分解出收入动因固定成本和收入动因变动成本,进而计算出习性成本结构指标、保本点指标以及经营安全程度(安全边际率)指标。通过习性成本结构和经营安全程度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以收入动因成本和营业净收入为基础进行的习性成本结构和经营安全程度分析是合理的、可靠的;(2)制造业整体上变动成本比重较高,行业整体营业净收入中变动成本比重为89.44%;(3)制造业整体经营风险较低,行业整体安全边际率为77.71%,处于“很安全”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林灵  钟音  杨琳 《财会月刊》2019,(8):66-73
成本是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支出,应当在收入取得时从中获得补偿。首先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逻辑,对商业银行的成本动因与收入动因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营业净收入为收入动因成本的驱动因素。然后,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每家商业银行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率,构建成本习性模型,并验证该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各季度收入动因成本的预测值与相应期间报表披露的实际值差异比较小。从而证明了选择和确定以营业净收入为成本动因、收入动因成本为成本分析对象的成本习性分析具有理论合理性、管理有用性及成本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披露现状1.披露口径不一致,随意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现象严重。上市公司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披露口径不一致,有的企业竟然将租金收入在非经常性损益中披露。对于短期投资收益,有的上市公司披露为股票投资收益和债券投资收益,有的直接披露为投资收益。对于扣除资产减值准备后的营业外收支净额,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指南》(以下简称《准则指南》对收入与利得都给出了定义及举例:“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增加的除有所投资以外的经济利益通常称为收益,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利得是指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通常从发的经济业务中取得,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步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如企业接受捐赠或政府补助取得的资产、因其他企业违约收取的罚款、处理固定资产净损益、流动资产价值的变动等。”从利得的定义看,与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较为相近(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从其举例看,可能涉及所有权益、递延税款、营业外收入(支出),还可能涉及某些费用,它们是否全都可以计入利得呢?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在扭亏当年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情况。通过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发现:利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手段,亏损时间越长变更的频数越加频繁。而且T1倾向于坏账政策,T2偏好存货政策,T3习惯折旧政策;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手段,证明了超过70%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起正面作用。而且T1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和投资收益,T2是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补贴收入,T3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利用关联方交易手段,说明亏损时间越长,关联交易程度越深,扭亏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7.
一、原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内容 在原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营业外收入的概念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核算内容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和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新增加了利得和损失这两个会计基本要素。利得与损失不包括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和费用,而是着眼于企业边缘性、偶发性交易或事项所导致的权益变动,它们与收入和费用的最大区别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利得和损失可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前者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中核算;后者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中核算。  相似文献   

9.
从营业利润业绩评价的视角,分析了丽珠集团2007至2009年季报及年报的财务数据,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幅变动,使得营业利润对企业收益的解释能力减弱,导致营业利润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主要经营活动创造利润的能力。提出并界定了营业净收入、收入成本的概念,以及"核心营业利润"的损益计算模式,建议将其列为利润表计算损益的一个中间指标,使利润表向投资者和管理者提供的信息更丰富,更能反映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经营成果。研究结论弥补了营业利润不能反映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经营成果的局限,拓展了企业经营利润的计算模式,改进了企业盈利质量的评价指标,丰富了经营业绩评价的研究视角,也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计算和业绩评价提供了一套较为简便有效的分析指标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徐海峰 《财会月刊》2012,(16):46-48
本文以深市1 21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其2008~2010年连续三年的财务数据,从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总体影响,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扭亏为盈,T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构成情况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经常性损益仍是近年来深市上市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但微利公司和T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利润调节现象较为明显。同时本文的分析结果证明中国证监会多次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管制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文献综述美国詹姆斯.C.范霍恩、小约翰.M.瓦霍维奇教授合著的,刘曙光译的《财务管理基础》一书,对经营杠杆有比较详细的解释,书中提出以下观点:(1)固定成本的存在引起的一个可能的有趣的效果是,营业利润(或损失)并不随着销售量的变动而成比例变动。因此,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得销售量每变动一个百分比,就会使营业利  相似文献   

12.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总收益,按权责发生制及收入、费用配比的原则,扣除各项成本费用损失和有关税金后的净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和有关营业外收支等。它表明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最终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为企业财务分析创造了新视点:现金流量表分析。所谓现金流量表分析,是指对现金流量表上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情况,发现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揭示企业的支付能力水平,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现金流量表分析方法包括现金流量的结构百分比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分析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比率分析。一、现金流量的结构百分比分析所谓结构百分比分析是指将会计报表中某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造成个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其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家庭背景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均对个体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个体收入的贡献较为稳定地维持在7%~8%,社会资本变量对个体收入确实有一定影响;在控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因素后行业分割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始终未低于13%;个体收入边际效应的变动受父亲管理职位影响,父亲管理职位越高,个体收入边际效应的变动越大;不同地区影响个体收入的因素呈现不同特点。总体来看,中国个体收入差距既有市场性因素影响又避免不了非市场性因素影响,克服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还在于合理发挥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其他报表使用者,现金流量表的分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现金流量表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来源与运用情况,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一、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所谓结构分析,是指将财务报表中某一关键数字作为基数(即为100%),再计算出该项目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以分析其具体构成,将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揭示财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相对地位和总体结构关系。(一)、现金收入结构现金收入构成是反映企业的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了ST琼花在2009年通过操作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预计负债转回)确认巨额收益来实现当年的扭亏为盈,成功规避了退市的危机。2011年又通过操作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债务重组利得和经营性财政资金),为避免再一次陷入退市风险警示的危机中打下了基础。这是关于ST琼花通过操作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而使其在连续五年营业利润为负的情况下还一直活跃在市场中的案例分析,并探讨了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润预测分析主要包括保本分析、目标利润分析、利润预测分析。保本分析实质上是分析保本点时的销售量或销售收入,单一产品分析保本点的销售量,多种产品分析保本点时的销售收入;目标利润分析实质是分析实现目标利润时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利润预测分析实质是根据基期利润分析未来预计期实现利润情况。对利润进行分析,离不开构成利润的要素。构成利润要素包括销售量、销售单价、产品销售成本率(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产品结构等)、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率、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入、支出等。会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ST琼花在2009年通过操作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预计负债转回)确认巨额收益来实现当年的扭亏为盈,成功规避了退市的危机。2011年又通过操作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债务重组利得和经营性财政资金),为避免再一次陷入退市风险警示的危机中打下了基础。这是关于ST琼花通过操作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而使其在连续五年营业利润为负的情况下还一直活跃在市场中的案例分析,并探讨了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容易与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相混淆的非经营活动损益、线下项目、营业外收支、利得和损失及应计项目进行了总结和辨析,以期有助于会计人员对非经常性损益形成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2002-2007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频率统计发现,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发生频率在上市公司总体截面水平和个体时间序列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个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在企业连续会计期间内多次发生。通过价值相关性检验发现,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的估值系数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多次发生进行盈余管理来影响投资者对股票内在价值的正确判断,导致股票的价格不能有效反映其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