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7年1月5日,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即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一点就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业内专家也指出,2007年农村客车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贡献度研究,是合理确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顺序的依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必要条件。基于运用永续盘存法(PIM)测算的1990~2007年间农村道路、自来水设施和电力设施资本存量,运用Eviews 5.0统计分析软件,从影响农民收入、农民支出和农村经济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生产函数模型,科学测算各项基础设施的投资贡献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电气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更是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作为电网企业,为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启动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无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够起到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作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经营体制创新;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孵化器;是提升农民文明水平,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农业要发展,电力须先行。农村电力肩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行宫”的重要使命。电力设施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要统筹城乡电网建设,做到农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农村电网。  相似文献   

6.
建设新电力 服务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历史任务,是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核心主题,是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电网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必备基础,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有坚强可靠的农村电网作保障。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完善农村电网”、“送电到村和绿色能源县工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建设农村电网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约束性指标,表明发展电网在社会主义新农…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是国家电网公司在新形势下服务“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而提出的农电发展战略。作为基层供电单位,湖北省樊城供电公司找准工作切入点,打造“三优工程”,以优良的农网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以优质的服务品牌为新农村建设推波助澜,以优秀的农电工队伍为新农村建设“输血通脉”,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打造优良农网,夯实新农村发展基础建设优良的农村电网,不仅要求电网要坚强,更需要坚强的电网延伸至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角落,让广大农民真切感受到电能的优…  相似文献   

8.
切实把握新农村配电网建设的目标前提。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坚强的农村配电网支持。一是确立双电源连接的“手拉手”供电新格局,规范农村住宅的低压进户线路配置、回路设计,规范线路、电路控制、灯具、插座、保护接地的设计。从实用、节能和便于管理入手,努力提高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二是进一步完善高、低压配电网和低压进户线结构一体的计设组织体系,统一设计,规范布局,以科学、适用、节能的现代农村电网惠及新农村。三是以服务农村生产生活为着眼点,认真实施“户户通电”…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电力必须先行。经过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后.农村电力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观.农村电力供应基本得到保障.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电网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部分农电设施未能改造.部分已改造的设施也已老化.需进一步的改造。为此,供电企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结合实现,有新方法、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农村许多基础设施如文化、医疗、社会保障、道路交通、村容村貌建设等等社会事业落后的问题都将逐步得到解决和完善。而这些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与农村电力的发展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孟杨 《中国纺织》2004,(10):14-15
古老又现代的纺织行业需要科技创新 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副司长朱幼棣 进入21世纪,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她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知识创新水平和科技人才资源的情况.科技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日趋密切,科技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各行各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正愈来愈烈.因此,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各个行业,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都设立了一些科技奖项.纺织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2.
13.
边缘性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外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性企业”是介于市场化与一体化运作之间的一种特殊企业。其实质是“内部人控制”的“外部化”,即以提高母体“内部人”的局部福利为目的,由母体在母体之外依法设立,其核心经营资源完全或部分地脱胎于母体,其剩余控制权与索取权基本上配给母体“内部人”。这种企业的形成是渐进式改革、企业治理上的“内部人控制”、利益相关者的政策与业务支持等支持性因子和局部福利的负外部性、超“零界点”的改革打压、企业自身的非独立性等限制性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衍化动因主要有公共提供制度改革的缺陷、产权公有化的程度高、对母体的集团式控制和对剩余索取权的过分追求等。由于它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造成了明显的破坏,因而必须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内用纺织品"潜力股"何时变成"绩优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斌 《中国纺织》2004,(7):112-115
未来全球1/10市场在中国 来自国家统计局权威统计显示,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达到1000美元.不少经济专家认为这一数字预示着中国开始进入购置住房和汽车的消费时代.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的有关汽车市场的最新消息证实了这一观点.上海的汽车产量在2004年1至3月上升了24%,总数超过158,000辆,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正大力计划在近年内扩张,如上海大众就计划在未来5年内在中国投资额将超过过去20年的投资总额,总投资将达到30亿欧元.北京汽车产量在2004年1至3月超过128,000辆,而2003年同期为72,200辆.  相似文献   

15.
《玩具世界》2012,(5):63-63
中新网杭州4月19日电(记者汪恩民)一直致力于向全球“推销”美国文化的迪斯尼,日前正在中国各大城市热播“满载”中国文化的《小龙大功夫》。记者从迪斯尼方面获悉,这是迪斯尼推行本土化战略后,在中国原创的第一部中国版的迪斯尼动画片。迪士尼,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是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的大型跨国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  相似文献   

16.
瑞士:把废品回收再生作为"国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士是个面积仅有4.1万平方公里、人口700多万人的欧洲小国,但其环境保护堪称世界一流,在对各种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7.
“做戏“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时下有人“说了不做,不做也说”。 有些官员不论是就职演说,还是述职报告,或者面对新闻记者,只要是公共场合,总要表白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或“XX人民的儿子”,自己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如何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如何竭力做到“两个务必”之类的话。成克杰一面大肆贪污受贿,一面却在电视上表白:我一想到广西还有那么多贫困人口时,就睡不着觉哇!胡建学在被抓时还在大会上做“廉政报告”。由此可想而知,有多  相似文献   

18.
谁是"过度包装"的始作俑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度包装”造成的浪费触目惊心!我国商品包装一般使用原生材料,包装物之来源主要是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我们不妨以衬衫包装为例,算一笔细账:目前全国年平均生产衬衫12亿件,包装盒用纸量就高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也就是说每年光衬衫包装盒就要“穿”掉一大片绿色的森林。  相似文献   

19.
解析"油荒"     
2003年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全国大范围内出现“油荒”。分析表明,石油需求增长强劲是造成油品资源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SARS疫情造成了成品油供求在时间上的错位;原油供应脱节造成成品油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缺陷,价格杠杆难以调节市场供求;国家打击油品走私等取得成效,投机商变换方式使市场“雪上加霜”。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重化工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及电力供应不足又是拉动石油需求加快增长的两大主要原因。鉴于石油需求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密切相关,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结构有向高耗能和高耗油领域倾斜的趋势,电力等能源也依然会呈现供应偏紧的状况。为此建议:在国际市场油源充足的情况下,鼓励资源进口,适度保护国内石油资源,完善国内成品油市场机制,以避免“油荒”的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20.
火电厂二氧化硫控制的形势1、电力发展形势和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状况2004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达到4.4亿千瓦,比上年净增5000万千瓦, 增长12.6%,其中火电净增3500万千瓦,增长12.1%。预汁200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高达7000万千瓦左右,在新增电源中火电装机约占80%,发电量预计增长20%以上。2005年,全年电煤需要将达11亿吨左右,比2004年增长约1亿吨。尽管如此,据有关专家分析, 200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依然紧张,但较2004年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