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问题,近年来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清代亦不例外,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有关成果日见其多。但从整体上说,多局限于对某个地区或某一侧面的问题进行探讨,系统全面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笔者计划在此基础上对清代前期高利贷资本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包括资本活动形式、城市高利贷资本问题、农村高利贷资本问题、利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等,本文是其中的第一篇,拟对清代高利贷资本的形式作一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高利贷资本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遣责,这种倾向在近人著述中也时有表现。而对它的社会价值作实事求是的探讨者,却并不多见。本文拟以宋代为例,从高利贷资本与再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的联系出发,对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社会价值作初步分析。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但商品经济也有一定程度的发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的传统典当业在清代经历了一个繁荣、发展时期。然而进入民国时期以来,该地区典当业从整体上呈现出由盛到衰的转变,这一变化趋势和同期全国其他地区非常相似。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西北地区传统典当业的发展变化和中、东部地区相比又明显呈现出当铺数量少,且以小押当居多,农户典当的比例低;典当业的资本来源与用途较为单一,缺乏商业资本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且典当业资本多涉足高利贷活动或转化为高利贷资本;农户典当资金的用途也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典当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高利贷资本是一种古老的生息资本,它广泛存在于前资本主义时代,因其相当部的利率高昂、剥削酷,对于这种古老的资本形态,不论是中国还是在域外,长期以来无不受到社会广泛的道德谴责,许多著名的文艺作品以此为题,借以暴露和鞭笞它的罪恶,而在近代以来的中外经济史研究上,绝大多数学者对高利贷资本的历史作用亦持全盘否定,批判的态度,只有极少数的学者力图从进一步深入社会再生产、商业流通领域内来探讨高利贷与社会经济运行的必须联系,既肯定其消极作用,同时着重其对生产、流通的的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刘秋根博士即是这极少数学者当中的一位,刘秋根博士从事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研究有年,在1995年出版的《中国典当制度史》一书中,已开始注意到作为高利贷资本之一种的典当业,在商业货币经济保持一定发展的前提下,因其自身特定的经营特点,为古代再生产所必需,并对生产、流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一探索性的观点在他新近出版的《明清高利贷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得到了全面,系统的论证和表述,可以说刘秋根博士的新作,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乃至中国古代经济史是一个重要贡献,而且对深化理解和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理论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清代福建田产典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高利贷作为一种古老的生息资本向来为士农工商所垂涎,被认为是生财敛富的一项重要手段。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曾指出,高利贷与商人资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以往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高利贷的活动日益活跃,尤其是频繁染指农村的田产借贷活动,更使封建土地所有权趋向复杂,是  相似文献   

6.
·总论·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西藏盐业的兴起、发展及其衰落 .中外准市民活跃时期经济2蔓:展战略比较研究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变化 ——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试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性特征 、 ——对中国西欧资源配置方式演变过程的回顾·论文(古代部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经营独立性清代北方旱作区的粮食生产关于清代前期耕地面积之我见“关中模式”的社会历电渊源:清初至民国魏晋南北朝北方农业崭作方式与人口关系之探讨’宋代的茶叶市场论金代的物力与物力钱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论清代前期高利贷资本的活动方式孔子经济思想散论…  相似文献   

7.
高利贷资本作为一种借贷资本,利息的高低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因此,研究两宋高利贷资本,首先要考虑它。本文打算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是考察所谓的“倍称之息”;二是看看利率究竟有多高?以及有些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利贷是社会热点,从其字面上理解,就是借贷利率明显高于正常利率的借贷,该行为现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我国除了民事法律规范对民间借贷有明确规定之外,我国的刑法时高利贷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规定,因而导致我国司法机关在规制该行为适用法律时的不一致性.文章界定了高利贷的内涵,阐述了高利贷特征,并从高利贷巨大社会危害性的角度阐述了适用刑法规制高利贷的必要性,从罪行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角度论证了以刑法中相关规定规制高利贷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简论资本的共性与特性陈华山一、资本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要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资本定义为带来剩余价值或增殖的价值。这个定义是针对资本主义资本而言的,也适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在马克思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而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则以消...  相似文献   

10.
前近代中国社会的高利贷与社会再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中,高利贷是历史悠久而又十分普遍的经济现象。多年来不少论者从阶级压迫和经济剥削的角度出发,揭露了高利贷的贪婪和残酷。近年来也有学者指出,对于前近代中国社会的高利贷,不能“片面夸大它的寄生性,模糊对它的根本职能和其存在的客观经济根据的认识”,并且认为“一切重要的经济活动,都必须把它摆进社会再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城市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造。当今,城市已不仅是具有完整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市场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社会载体,也是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和市场交换关系汇集的重要经济单元。城市是国家长期巨额资金投入的结果,是资本的实物形态,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经济属性,决定了城市资产的可经营性,即完全可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与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以及相关延伸资本(如城市道路、桥梁冠名权)进行经营。城市资产经营已成为城市经济理论界和城市管理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就沈阳市一环  相似文献   

12.
张捷 《西部大开发》2011,(11):70-73
对于温州的"老板逃跑"和民间高利贷的频频破局,很多人将其归咎于经济的不景气,认为高利贷是造成温州今天困扰的罪魁祸首。但是作者分析认为,这种说法是存在漏洞的,温州老板逃跑的背后,高利贷是果而不是因,中国的经济也不是如舆论喧嚣的那样不景气。深层次的原因需要重新解读——中国经济仍在景气中在全球一片哀鸿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趋  相似文献   

13.
张捷 《环球财经》2011,(11):76-79
对于温州的“老板逃跑”和民间高利贷的频频破局,很多人将其归咎于经济的不景气,认为高利贷是造成温州今天困扰的罪魁祸首。但是作者分析认为,这种说法是存在漏洞的,温州老板逃跑的背后,高利贷是果而不是因,中国的经济也不是如舆论喧嚣得那样不景气。深层次的原因需要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区建设》2011,(10):19-19
厉以宁:三种资本的差别造成收入的差别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认为,不同的人对资本的掌握和运用是不一样的,而且差别很大。物质资本,城市有,农村无;人力资本,城市高,农村低;社会资本,城市有,农村无。经济往前发展,城里人的三种资本越来越多,而农民的三种资本即使有所增加,城乡的差距、地区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农村私人借贷有较大发展,高利贷活动也比过渡时期普遍。导致这一时期农村高利贷蔓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借贷需求增加、借贷资源相对减少以及借贷风险和成本的提高等共同促使这一时期借贷利率居高不下。由于当时政府没有把农村高利贷看作是这一时期的特定经济现象,而主要是采取了强制的政治手段和群众运动对其进行打击,最后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资本经营,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城市空间和作为城市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人力作用资本及相关的延伸资本等进行重组和营运,通过资本的流动、重组来调整城市资产结构,盘活存量资产,搞活增量资产,从中获取收益,并把收益重新投入到城市建设中,从而实现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作为城市政府,充分认识城市资产  相似文献   

17.
金融是百业之首,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对经济的强大助推力,对城市品牌和地位的提升,吸引着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努力把自己培育成区域的、国家的甚至是国际的金融中心。加快资本市场发展、高效利用资本市场已成为各大城市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农村高利贷及其治理的历史审视:1957—1966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农村私人借贷有较大发展,高利贷活动也比过渡时期普遍.导致这一时期农村高利贷蔓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借贷需求增加、借贷资源相对减少以及借贷风险和成本的提高等共同促使这一时期借贷利率居高不下.由于当时政府没有把农村高利贷看作是这一时期的特定经济现象,而主要是采取了强制的政治手段和群众运动对其进行打击,最后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新疆农村高利贷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高利贷活动由来已久,且是农民之间自发的融资行为,具有地缘性、隐蔽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说明高利贷在民间确有其生存的空间和条件。然而,农村高利贷有它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加重了借债人的负担,导致农村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它干扰和破坏了农村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增加了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它给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带来一定压力。为了解新疆农村高利贷现状,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遏止高利贷势头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提升广州城市科技竞争力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飞  孙东川  关欣 《特区经济》2004,(9):150-151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和国际市场之间的边界已渐趋模糊,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城市有机会参与全球竞争、分享全球市场,从而在更大的空间获取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技术、信息、人力和服务等资源,并为城市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