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是保护商标权的一项特殊法律制度,首创于《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我国2001年10月修订的《商标法》对驰名商标正式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体现了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适应了加强驰名商标保护的国际潮流。  相似文献   

2.
一、驰名商标保护与认定的释源 驰名商标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法律术语,其英文为"Well-Known TradeMakes"或"Well-Known Marks".驰名商标的这一表述虽然被国际公约及各国法律广泛采用,但直到现在国际上也没有对驰名商标下一个确切的、公认的定义.《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称巴黎公约)最先涉及驰名商标问题,但1883年签订的该公约最初文本并没有提及驰名商标问题,直到1925年该公约第三次修订后的海牙文本中才首次出现了有关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即该公约第6条之二.  相似文献   

3.
驰名商标能为企业甚至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关于驰名商标的保护最早出现在1883年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中,对于驰名商标的保护已成为国际上的一项普遍性制度,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驰名商标,并对其本国的驰名商标实施特殊保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于近年多次召开了有关驰名商标保的专家会议,并于1999年9月通过了<保护驰名商标联合建议>,确立了保护驰名商标国际协调的共同准.我国于1984年加入<巴黎公约>,成为其第95个成员国.和其他加入<巴黎公约>的成员国一样,依据该公约的规定对驰名商标给予殊的法律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商标法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驰名商标是知名度高、声誉好的商标.由于驰名商标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更易吸引侵权者的目光,因此,对驰名商标应给予超出一般商标特殊保护.本文拟根据巴黎公约和Trips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商标立法及实践,分析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立我国驰名商标特殊保护体系的构想,希望对驰名商标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驰名商标的定义与特征 驰名商标制度,是保护商标权的一项特殊的法律制度。我国《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对驰名商标提供了一些法律保护,但由于其特殊性,所以也存在着在立法上不够完善,在实践中保护不利等问题。本文试从驰名商标的法律特征入手,探讨对驰名商标应予特殊法律保护的依据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商标知识     
一、什么是驰名商标?驰名商标既具有一般商标的区别作用,又有很强的竞争力,知名度高,影响范围广,已经被消费者、经营者所熟知和信赖,具有相关的商业价值。这些特点使之常成为侵犯的对象。为了防止和减少这种侵权行为的发生,《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都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作了行之有效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7.
我国驰名商标国际保护的重要意义商标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驰名商标已成为国际社会一致保护的知识产权。与普通商标相比,驰名商标显示出专有独占性特征,如超越地域范围的垄断权、超越先申请原则的注册权以及严格限制的转让权和许可权。自《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提出驰名商标保  相似文献   

8.
<正> 商标,是指产品或服务的标记。“驰名商标”(Famous trademark)又称周知商标,最早出现在1883年签订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作为专有名词,已逐渐得到举世的公认。尽管至今对驰名商标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在实践中已经有了它相对固定的内涵,即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具体一点讲,其产品为广大消费者所熟悉,在较大范围内(全世界或者一个国家)有良好的影响,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等等。  相似文献   

9.
吴菊梅 《民营科技》2008,(6):135-136
驰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目前国际公约或各国法律都对驰名商标做出了保护的规定,我国的《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商标法》都对驰名商标有了具体的保护规定,但在立法上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产权诉讼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决定》,制定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公约的规定、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中药保护品种条例、药品行政保护条例、农业化学物质品种行政保护条例等法规,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真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参加了《专利合作条约》、《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保护唱片制作者防止唱片被擅自复制公约》等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国际条约.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国际公约的加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法律依据,使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基本上达到了国际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的界定,驰名商标是指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驰名商标离不开拥有者长期经营并为培育其良好信誉付出的努力,一旦树立起即代表着卓越的商业价值,因此,驰名商标受到非法侵害的可能性比非驰名商标更大.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法律问题,我国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既缺乏完备的法律保障,又缺少实践经验的积累。本文探讨了驰名商标保护的几个问题,并就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实施机构 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17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并随之确定了实施“公约”的指导方针。“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  相似文献   

14.
李菁 《企业导报》2010,(7):139-139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对原《商标法》进行了修改,并于2001年12月1日开始施行。这次修改,增加了保护驰名商标的内容,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从部门规章的层次提升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由政府部门批量认定的驰名商标不仅成了企业促销宣传的金字招牌,也滋生了权钱交易的黑洞,给企业带来了不平等竞争。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给驰名商标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这意味着———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给驰名商标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按照新《规定》,工商部门不再组织定期批量评比,今后企业驰名商标的惟一作用是按照“个案认定”原则解决商标侵权纠纷。这意味着,驰名商标将不再是企业头上的“光环”,而成了一种保护企业商标权益的有效法律手段。新规定遏制“傍名牌”…  相似文献   

16.
9月6日,建设部下发了《业主临时公约(示范文本)》(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一个推动业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示范文本,作为一位业委会主任,同时也是一位普通业主,笔者深感《公约》是我们这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公约》针对的是业主大会成立前的空挡期,本质是保护所有业主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但笔者根据业委会工作的亲身实践,认为还有一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公约》第三条强调对建设单位、业主和物业使用人均有约束力,这个考虑是很全面的,但在实践中对违约者的制裁必须简化、有力、迅速。比如对业主的私搭乱建行为的裁定就应该…  相似文献   

17.
驰名商标的国际与国内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95年2月最终达成协议的一轮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驰名商标的认定及保护、驰名商标在注册上的优惠等问题,曾经是争论的重点。在更广的国际谈判范围里,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也曾是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谈判时的争论焦点;《商标法条约》缔结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专家会议上也曾是争论的焦点。在我国,则从1991年一些民间组织开展“评选”几十个驰名商标的各种活动后,也多次成为国内企业及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刘淑娟  汤静 《价值工程》2010,29(16):124-124
本文作者深入研究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内容,总结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四大主要的实施机制,以期给该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触,对原《商标法》进行了修改,并于2001年12月1日开始施行。这次修改,增加了保护驰名商标的内容,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从部门规章的层次提升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层次。  相似文献   

20.
张洪利  郑小维  吴枭枭 《活力》2010,(11):46-46
一、驰名商标淡化概述(一)驰名商标淡化的概念为了防止驰名商标淡化.对驰名商标进行更好的保护。我们就要清楚什么是驰名商标的淡化。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驰名商标淡化的国家.1995年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将驰名商标淡化定义为:“减少、削弱驰名商标对其商品或服务的识别性和显著性能力的行为.不管在驰名商标所有人与他人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