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激励农业技术创新。加速农业技术变迁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变迁方向.其决定因素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如何符合经济规律快速地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正确地认识币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运行机制,以此构建我国科学的农业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指导我们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一、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的战略地位农业科技在…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安徽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创新能力不强、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文章认为,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就必须深化改革和加强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资金、制度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3.
张献和 《辽宁经济》1999,(12):23-24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加速传统低效计划农业向现代高效市场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农业产业化是必然选择,而农业科技网络则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依托和保证。随着我省农业产业化的培育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科技运行机制,即多行业、多层次、多功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网络不断发展完善,在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近来,我们就欠发达县区农业科技网络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调查,从中得到了启示,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一、当前农业科技网络的现状及问…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营科技园区的兴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9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工业园区的构成形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工业科技园、农业科技园、生物医药谷、纺织科技城、科技贸易城、软件产业园、科技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外,还涌现出一批民营科技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科技园区。民营科技园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孕育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体,其使命在于实现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近年来,民营科技园区正以运行机制灵活和企业技术含量较高的独特优势,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中国培训和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基地。民营科技园区的兴起,标志着中国…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制改革十年来,成绩斐然,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极大地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其中—个重要方面就是为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指明了方向。学校产业化程度的高与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人才的再分配。如何寻找到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合高校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模式也是高校产业人员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宁波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获得全面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农业研究院所、涉农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基础,以农业科技园区、粮食功能区、农业龙头企业等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为重点,以各级各类农技推广中心、中介服务机构的科技推广服务为支撑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生力军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科技人员通过技术、专利入股等方式办起了各种类型的民营科技企业。民营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合模式,其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二不四自”,即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投资;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越来越显示出其固有的生命活力和促进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生力军作用。许多民营科技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8.
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和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企业是杨凌示范区从事农业技术创新及促进农业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微观组织,它的成长与发展对促进示范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及示范区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有必要研究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杨凌农业科技企业企业快速成长发展的战略,最终促进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充分发挥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转化中介机构是联结高校、企业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互动,加速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制,对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流沟通平台,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高校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有相当一部分只是实验室成果,距实现成果产业化、商品化还有一段很大距离。而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往往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如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以及高校自身的环境等。本文拟对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环境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产业扶贫机制是调动政府、企业、贫困户多方主体积极性的有效开发式扶贫机制。但是,当前农村产业扶贫依然面临着扶贫产业结构不优、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农产品产销对接不畅、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实践困境。要破解上述实践困境,需要通过正确处理产业扶贫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不断夯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积极探索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的新模式,不断深化贫困人口与市场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等举措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先进农机装备是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技术基础.以中国高原、陡丘、山地、河谷等不同地形地貌农村地区的复杂经济地理环境为技术应用场景,聚焦成套适用农机装备有效供需不足而严重制约区域农业生产水平提升的痛点问题,探索突破农机适用性瓶颈的产业创新机制与农机普及化瓶颈的产业政策路径,提出凝练市场规模门槛与需求加总机制、研发投入门槛与灰度创新机制、使用成本门槛与金融赋能机制、平台进入门槛与服务外包机制等主要挑战与解决方案,推动立足全域乡村振兴的农机装备产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3.
推进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实现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三农"的实践,介绍了学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分析了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推进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措施与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国庆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06-113
以Incites和ESI分析平台作为数据来源,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EXCEL软件对中国27所农业院校ESI潜力学科与优势学科进行学科国际竞争力多维度对标分析,为促进和提高农业院校学科发展建设和学科国际竞争力地位提供数据参考。研究表明,学科综合实力最强的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学科综合实力相对较弱的农业院校主要来自于云南、内蒙古、新疆等省份的非211和非985高校;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和工程学是农业高校主要优势学科;单一学科指标不足以对学科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估,应结合论文数、被引频次、CNCI值、高被引论文及其占比、被引次数TOP1%论文占比和被引次数TOP10%论文占比等多指标是提升科研机构被引表现全球平均水平的关键所在;以优势学科带动弱势学科和潜势学科发展、挖掘优势学科中的优秀科研人员、加大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等措施仍是提升农业高校学科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一直是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合作的难点,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多元化并已相对成熟,国内起步较晚,还在不断摸索与学习中。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现状,剖析了目前国内高校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瓶颈问题,指出在贯通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开发的产学研链条中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医学院校应当与战略资本和生物医药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园,帮助一批科学家实现产业化转型,为进一步提升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吴毅贵 《科技和产业》2011,11(12):151-154
对当前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自身特性、转化资金投入、科研政策导向和推广队伍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以多个角度探讨了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正确的科研选题、良好的政策导向、密切的产学研合作以及完善的示范基地建设对提高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崔鑫  郭惠  王颖 《科技和产业》2021,21(8):230-234
为撬动并放大新时代政产学研耦合的创新驱动效应,剖析政产学研的耦合机制,探讨政产学研创新驱动的演化特征,从理论视角揭示政产学研系统运行的内在机制在于,政府研发投入有效撬动高校基础研究,进而为产业创新与技术升级提供拓扑支撑,市场化显性回报机制是产学研耦合和创新驱动的催化剂.然而,当前政产学研系统存在结构失衡、耦合低效和权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政产学研的创新驱动.由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引导、提高研发资助的导向性,鼓励高校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实施公平高效的政策体系,培育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构建政产学研的风险共担机制,缩小显性回报与隐形支出之间的博弈空间,以此优化政产学研系统的耦合绩效,驱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霞 《科技和产业》2020,20(12):85-89
推进城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是我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使农民增收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之下,为推动北京市延庆区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系统分析该区都市现代农业新时期发展路径。以延庆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布局、农产品结构特点和产业融合程度,剖析延庆区都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庆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通过统筹利用资源优势、鼓励培养新型农民、丰富产业融合发展内涵,推动延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让农民在产业链增值过程中受益。  相似文献   

19.
王少妆  杨学儒 《南方经济》2022,41(12):115-133
促进农村共同富裕是当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2017年以来正式启动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具有强农富农使命,但其对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尚不明确。文章以"总体富裕"和"成果共享"两个维度构建地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使用2015—202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从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力转移就业角度研究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有助于推进地区共同富裕的实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处于经济发展中间水平地区。同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成果共享"效应大于"总体富裕"效应。进一步地,在机制检验方面,文章发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高了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农民群体就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提升了弱势群体收入,从而促进了发展包容性,切实推进了共同富裕。因此,文章提出:加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量扩容,扩大覆盖面,严格考核,切实发挥其包容性发展效应;加快形成省市区联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为农村共同富裕注入持续动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应注重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各地区应因地制宜依托其优势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探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影响农业比较效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为使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合理分享成果,有针对性地从价格机制、市场机制、产业结构和反哺机制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