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张榆 《上海国资》2014,(11):44-45
虽然"连续三年亏损"这一财务指标依然作为退市的重要标准,但新规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动态调节多年来只上不退的A股市场,终于定下决心推出退市制度。监管层强调,要"出现一家,退市一家"。市场纷纷表示,最残酷退市制度出台。经过两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证监会于10月17日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下称《退市意见》),并于11月16日正式实行。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退市意见》按照"市场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2.
退市制度只是对创业板的一次净化,对成长性好的企业,还是有利的。只要认真运营,即使偶尔遇到行业的高峰、低谷,也不会立刻面临退市的风险尽管姗姗来迟,但终于来了。2012年5月1日,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开始实施。而此前的4月29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在其外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改进和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如业内人士所体认,  相似文献   

3.
杜洋 《辽宁经济》2014,(2):58-59
本文借助于资本市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中存在着退市标准不明确、退市程序无法有效执行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建议,对保证上市公司质量,优化配置证券市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退市制度是证券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在正推进并完善这一制度。退市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重大行为,但是它不仅涉及上市公司这一方面,还必然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在实践中退市制度能否落实,需要以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为前提,否则退市行为得不到投资者的支持。本文分析了退市过程中信息披露充分性、投资者救济途径和投资者司法诉讼成本等三个重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动起来"……这次并不是天王郭富城的劲爆舞曲,而是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方案的最终出炉。自不待言,方案刚一出炉便引来热议无数。11月28日,深交所发布《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本次公布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深交所将在吸收各界意见与建议之后,进行进一步的修订。  相似文献   

6.
自2014年年末沪深两市祭出"史上最严退市制度"以来*ST博元、欣泰电气等A股上市公司已因违反新规而遭到永久退市。文章通过选取地方政府与监管机构两个利益相关者,运用"博弈论"理论,深入研究地方政府与监管机构就A股上市公司退市与否之间的博弈。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应减少对上市公司的退市干预,与监管机构共同维护良好的退市制度。我国证券市场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上市公司合理进入和退出A股市场机制,最终要实行注册制,而退市制度的严格实施是顺利实施注册制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金岩石 《新财经》2006,(3):103-106
在企业层面,上市公司主动回购流通股实现退市有多种情形;而放在内地证券市场层面看,这反映了市场变迁的新情势证券市场是把企业经营和预期现金流当做商品来交易的市场,但在不同的立法体系中,对上市公司的退市与回购行为有不同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关于退市机制的讨论早在几年前的农垦商社即将连续3年亏损时就开始了,而近期的郑百文重组风波和其股价的异常表现,更使退市机制实施办法的出台迫在眉睫.2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在证券市场完善方面跨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何退市机制一度成了"退不出"机制,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再过去的几年中,究竟其实施阻力来自何方呢?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在交易所挂牌以后又被退市,这一在海外股市司空见惯的事情,最近在境内股市闹得纷纷扬扬。其原因在于新一届证监会在倡导投资蓝筹股的同时,加大了对绩差公司予以退市的力度。最近,创业板公司退市制度正式开始实施,同时还发布了沪深股市主板和深市中小板的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10.
近日,证监会公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向社会征求意见,交易所为此也修订《股票上市规则》,笔者认为,退市制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关注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若干意见》将退市分为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在上市公司主动退市中,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关键是建立异议股东保护机制。《若干意见》对此规定“主动退市公司应当在其公司章程中对主动退市股东大会表决机制以及对决议持异议股东的回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等作出专门安排”。但这其中的回购价格、现金选择权的收购价格如何确定。需要进一步明确,笔者认为,不妨规定为主动退市申请提出前120个交易日内股票的最高交易价格,当然在此基础上双方可以协商。甚至可以提请法院裁定。  相似文献   

11.
张文兵 《浙江经济》2003,(15):48-49
从1990年沪深两市设立证券交易所以来,许多上市公司出现了连续亏损的情况,投资者及关心证券市场的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希望上市公司加强经营管理,尤其是管理层能够出台相应措施,促进上市公司改善经营管理。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证监会开始推出过渡性的制度,即1998年的ST制度、1999年的PT制度,2001年的上市公司终止上市的制度,2003年的退市风险警示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于2014年11月16日起正式施行,沪、深交易所修订的相关规章制度也将同时实施。这项新版退市制度被称为“史上最严”,股市暗潮涌动,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神经绷紧,纷纷出招自救。业内提醒股民谨慎炒作ST股。  相似文献   

13.
公开谴责,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低于面值,估计十年内看不到。三高(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现象普遍、上市后业绩变脸、高管密集套现,沦为圈钱市的创业板,因为其现行退市制度的不完善,一直备受诟病。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呼声不绝于耳。11月28日,深交所《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终  相似文献   

14.
创业板是风险企业和创业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其退市制度的设立和实施对该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日本MOTHERS市场退市制度进行研究,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日本采取直接退市制度避免了对壳资源的炒作;其次,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的相关条款中,市场标准多于财务标准;再次,虽然MOTHERS目前成交金额处于低位,但MOTHERS退市制度并未就此放松。  相似文献   

15.
自郑百文案出现以来,有关上市公司退市问题便成为证券市场关注的焦点。2001年2月2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两个月后即4月22日,沪市的水仙被中国证监会宣布终止上市,成为我国首家退市的上市公司。截止目前,已有三家上市公司即水仙电器、粤金曼和深中浩正式退市。  相似文献   

16.
皮海洲 《新财经》2009,(8):58-59
创业板公司的退市风险将远远超出主板市场。在纳斯达克市场,有时一年退市公司就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17.
2001年2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2001年3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做出了暂停连续三年巨亏的郑百文上市的决定,敲响了垃圾股退市的钟声;2001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驳回PT水仙请求,PT水仙终止上市。上市公司只生不死的旧体制由此宣告终结,上市公司“只进不退”现象已成为历史,预示着垃圾股票将难以在证券市场上耀武扬威,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将使一些扭亏无望的上市公司跟市场拜拜。  相似文献   

18.
岳彩周 《新财经》2012,(6):39-41
投资者保护制度付之阙如,让新出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有可能成为一个“形象工程”,有破无立。只闻楼梯响的创业板退市制度终于正式出台。4月下旬,深圳旺券交易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以F简称《规则》),将新退市方案落实到具体条款,j}宣布5月1日起实施。而就在《规则》发布的前一天,创业板出现了自2009年以来的首家年报亏损公司。4月19日,当升科技发布公告,修正了原本盈利的2011年年报,公司从之前实现净利润244.88万元“变脸”为亏损72.80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14,(21):42-43
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资本市场期盼已久的退市制度正式推出。貔貅在中国被人们尊为瑞兽,许多为商者都希望自己的财富只进不出。一般从事外汇买卖、股票经营、金融投资等行业的人尤其喜欢佩带貔貅。但是,由于缺乏退市制度,A股市场被人比喻为只吃不拉的"貔貅"。现在证监会已经认识到了退市制度的重要性,自今年初IPO重启之后,几经酝酿,新版的退市制度近期终于正式落地。2014年10月17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生效。  相似文献   

20.
雏鹰农牧在生猪市场价格一路上扬的背景下,成为养猪行业第一个面值退市股票,导致其退市的主要原因是:盈利能力弱,上市以来利润遭侵蚀;企业缺乏筹资风险意识,资产负债率逐年上涨;投资活动收益甚微;投资者对公司发展失去信心。本文从保证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完善投资决策制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教育、提高社会大众监督意识这几个方面为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