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济中介的代理成本与我国经济中介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经济组织,经济中介机构在降低市场经济活动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会产生代理成本。我国经济中介业发展历史短,存在无序竞争和规范化程度低等问题,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严重影响了对经济中介服务的市场需求,制约了经济中介业的发展。本文从分析经济中介组织的代理成本入手,指出推动经济中介业快速必须通过准入标准、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和加大惩罚力度,从而有效降低经济中介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微观分工的理论,指出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脑体产业分离的重要趋势,分析了脑体产业分离和脑体产业再分离的内在原因,既而指出了脑体产业分工在地域上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脑体产业分离的全球化时代,企业如何应变局势,如何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以及如何融入全球分工网络。  相似文献   

3.
金融系统与分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与动力,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全国总体和分区域为样本,主要考察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分工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为金融分工体系构建与产业专业化水平提升提供经验证据。实证检验发现:金融发展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显著正效应,在考虑金融发展因素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仍为正效应。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分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且金融发展对分工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其中,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低。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但分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十分重要。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产业分工水平的提升,进而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广泛参与到了垂直专业化分工过程当中,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在改进垂直专业化分工测算方法的基础上,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总体上降低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中低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这一影响更为显著;而高技术行业的回归分析显示垂直专业化分工增加了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但回归系数弹性要小于总体行业回归和中低技术行业回归的弹性。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的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微观分工的理论,指出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脑体产业分离的重要趋势,分析了脑体产业分离和脑体产业再分离的内在原因,既而指出了脑体产业分工在地域上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脑体产业分离的全球化时代,企业如何应变局势,如何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以及如何融入全球分工网络。  相似文献   

6.
黄晶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6):111-116
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垂直专业化理论,是国际分工理论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众多西方学者,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垂直专业化对国别经济、南北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等外延方面,相反,对垂直专业化的一些基本内涵,却少有学者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本文专注于垂直专业化的几个基本内涵,即垂直专业化的定义和特点、影响因子、风险以及度量等,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拓展.旨在为垂直专业化的外延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Hummels等人建立的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方法进行了完善与拓展,而后利用行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公式测算了全国纺织服装业及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纺织服装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结果显示,纺织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高,服装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低,广东、上海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高,而浙江、江苏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较低.垂直分工过高会对国际市场产生过度依赖性,过低又会导致国际分工参与不足,因此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来调整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亚当.斯密确立了分工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首要地位。马克思在批判继承亚当.斯密分工思想的基础上,对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分工理论。马歇尔对分工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报酬递增与工业组织上。但在此之后,分工逐渐从主流经济学中淡出。随着扬格、斯蒂格勒、罗森、贝克尔、杨小凯等人的努力以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分工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正逐步回归。二、分工理论的演进与新发展1.亚当.斯密确立了分工在经济学中的首要地位。在亚当.斯密之前,虽然也有学者注意到了分工的重要作用,但第一次把…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本文利用微观分工的理论 ,指出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脑体产业分离的重要趋势 ,分析了脑体产业分离和脑体产业再分离的内在原因 ,既而指出了脑体产业分工在地域上的规律。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在脑体产业分离的全球化时代 ,企业如何应变局势 ,如何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以及如何融入全球分工网络。  相似文献   

10.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5  
当代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型分工向混合型分工转变,呈现出产业问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并存的格局。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调整与变迁,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5个产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外部性对于地区产业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全国样本范围内,专业化水平与产业增长之间存在着负向关系;竞争程度与地区产业增长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多样化程度与产业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线性关系,当多样化程度较低时,多样化不利于产业增长,而当多样化水平较高时,多样化则会促进产业增长。在分地区分产业的分析中,产业多样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的性质(高度规模经济产业或低度规模经济产业)及产业的地理区位(沿海地区或内陆地区)。  相似文献   

12.
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 in constant flux due to the dynamics of their contexts. In these processes, the functio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rmediaries and middlemen become modified. This paper examines what consequences the dynamics of distribution may imply for intermediaries and the role these firms play in this evolution. The paper is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 and intermediaries. The first contribution of the study is a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this evolution, where three main phases are identified in the period from the 1600s. In these phases, the power and the functions of intermediaries have varied substantially.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ir demise has been anticipated on several occasions, intermediaries have survived because they have been able to adapt to changing conditions. The second contribution of the study is the industrial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is evolution on three central dimensions of distribution: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actors, efficiency of activities, and control of resources.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contributions to practice through recommendations concerning potential value generating opportunities for intermediaries. These suggestions are derived from the combined findings of the historical review and the network analysis.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在新全球经济、政治格局下所提出的战略构想。本文从产业分工角度对引力模型加以改进,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特征等作以实证分析,同时考察经济距离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距离是影响城市经济联系的主要因素;经济带各节点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逐年提高,但其经济联系具有较 大的不对称性;经济带的集中趋势较低,存在核心--边缘结构。合理化产业布局、保证轴线畅通及提升城市产业专业化水平对经济带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While the importance of transaction institutions, or rules, has long been established in the area of marketing governance, marketers and academics alike would benefit from guidance in the strategic use of the rules of the transaction game. Thi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B2B and industrial markets where innovations in the rule-making environmen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novation. Strategically, the organization achieves its customer objectives by creating arenas for transacting, termed transaction fields, in which social actors transact. The fundamental argument is that organizations create transaction fields to depict the benefits of transacting to customers. Accordingly, managers must focus on strategic transactions; those that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way that transacting takes place in the transaction field. Using a historical case of the American cotton factor,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s how marketers overcome factors that limit transacting by mapping their actions in transaction fields using rules. This specialization may result in the emergence of marketing intermediaries and lead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因此深入研究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对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东北三省合并后23个工业产业2001~2014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熵以及β趋同系数多角度分析东北三省工业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从发展方向看,我国东北三省合并后23个工业产业相似系数最高的是辽宁和黑龙江省,最低的是吉林和黑龙江省,从专业化水平及总量和发展速度关系看,东北三省工业产业在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形成了区域优势,但在低附加值、产业链低端的开采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还存在不同程度趋同,并提出东北三省工业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应当重点发展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等产业,避免产业间的低端雷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审计市场中的合并、产业专用化投资和价格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析了审计市场的合并、产业专用化和价格竞争等竞争行为,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行为对审计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本文认为,审计质量的信号传递机制推动了产业中的合并行为,而审计产业的专用化投资行为在于策略性地阻止进入。由于审计产品的异质性、信任品特性以及强大的买方谈判能力使得审计市场存在激烈的价格竞争,而合并和产业专用化投资有助于事务所降低成本。因而,审计市场的竞争提高了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7.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当中,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通常会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地区的经济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克鲁格曼假说认为经济一体化将导致地区专业化水平提高和经济活动更加集中,但有研究认为专业化和地理集中并不始终同时出现。本文采用偏移份额模型将中国地区制造业增长分解为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通过两种非参数方法对产业活动的空间效应进行分解,试图阐述在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制造业区位变迁的内在规律,进而检验克鲁格曼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界定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概念,在分析企业内部清洁生产模式和平等型及依托型产业集群生态化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企业内部低资源化为基点分别产业共生网络、绿色供应网络、废弃物质资源化输出、物质“零排放”及专业废弃物处理五方面实现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实践路径。并进一步指出产业集群生态化是一个多方参与协作的过程,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的大力扶植是其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以2004年和2008年两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利用相关统计资料,重点讨论了我国采矿业和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以及2004年~2008年之间产业布局的演变。研究从地区和行业两个角度展开.分别就地区专业化、行业集聚及空间布局分析了采矿业和制造业主要行业的布局情况和转移特征,并进一步阐释了影响产业布局和转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