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继美 《魅力中国》2014,(10):295-296
司法公正对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相对于司法的宗旨而言,司法公正更具有工具性或形式性。因此。司法公正还应有更高的价值追求。本文从分析司法的功能与作用以度司法对于整个法律价值实现的思路出发,从八个方面论述了司法公正的价值及其如何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
李森红  李玲苹 《杭州研究》2007,(3):70-74,87
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的灵魂,执法的终极目的。司法公正的现代要求是平等、独立、效率、和谐。制约司法公正的因素主要是司法不独立、公众法律信仰低以及舆论监督失范。针对这些因素,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实现司法公正,争创人民满意,法官队伍建设,法院自身建设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在严格要求人民法院、人民法官忠实履行职责,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司法统一,确保司法公正的同时,对人民法院和法官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陆斌 《改革与开放》2001,(11):29-30
<正> 司法公正,是现代社会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司法公正既包括司法结果的公正,也包括司法过程的公正,或者叫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实现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核心、确保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一、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依法治国除了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外,关键就是要做到严格执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公开性、民主性为价值取向的司法改革的不断推进,新闻媒体对司法的监督问题日益成为法学界的热门话题.由于得到最高司法机构内部的积极回应,新闻媒体对司法的监督实践,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新闻媒体对司法的监督,对宣传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形象,促进司法公正,推进依法治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新闻媒体监督的无序化,也使新闻媒体对司法的监督遭到司法实践工作人员的抵制,并给司法公正的实现造成了很大障碍,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新闻媒体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新闻媒体的自律问题,谈谈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法制社会,新闻媒体和司法体制在发挥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功能上是并行不悖的.新闻监督已成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新闻舆论和司法对行为的评价标准以及运行方式上差别迥异,对同一行为的评价结果往往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偏差甚至背离,从而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冲突和对抗.本文通过分析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提出一些平衡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西方学者把藐视法庭罪誉为维护国家法律至高无上地位的不朽基石,英国早在12世纪就有了藐视法庭罪的规定.在我国当前设立藐视法庭罪是维护司法秩序、捍卫司法权威、顺应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的必然要求.结合西方国家的立法例,提出设立我国藐视法庭罪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对司法的公正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能否运用新闻媒体等监督工具对司法公正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是国内司法界与新闻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对民意有重要引导作用的新闻媒体应当与司法公正达到平衡,而不应受太多的道德等其他因素影响.新闻等舆论应该客观地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以尊重司法的公正性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是司法改革的最终目标。然而 ,没有司法独立 ,就没有公平与正义 ,司法改革也就无的放矢。现实中 ,司法机关的司法权力被削弱和地方化以及司法机关工作管理的“行政化” ,都阻碍了司法独立的实现。因此 ,必须加大司法改革的力度 ,实现司法独立 ,才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0.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司法公正肩负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我国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导致司法实践中程序缺位的现象时常存在。在此前提下,本文清晰识别、理性分析公正司法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以此对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改革的趋势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罗婷 《重庆与世界》2016,(10):43-47
传媒监督司法是推进依法治国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媒体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监督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具有新特点。从传媒与司法二者关系出发,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监督的特点,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监督对司法公正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如何构建二者良好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焦杰 《中国集体经济》2013,(18):42-42,49
审判是法院作为司法机关最重要的机构职能.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司法公正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确保审判工作的公正性,司法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正义性和司法机关的权威性,而审判工作能否做到公正则直接决定了司法公正能否真正实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要想真正做到公正行使审判权,一方面需要确保法院能够独立行使审判权,抑制其他权力的非正常干涉,另一方面也要让审判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因为,从权力的来源看,法院所拥有的审判权也是由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审判权作为司法权力的一种不可能凌驾于民众之上,成为脱离民众的存在.其实,推动司法审判独立和民众监督司法审判活动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能够在两者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同时加以制度上的保障和规范,我国的司法审判工作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军 《发展》2007,(3):73-74
建国以来的司法实践充分表明,离开了程序上的公正,实体上的公正便无法保证.实现司法公正,不仅要实现诉讼结果的公正(认定事实清楚、法律适用准确、实体处理得当),而且要实现诉讼过程的公正.  相似文献   

14.
李森红  王沁  田涛 《魅力中国》2011,(7):330-331
司法广场化虽有其积极意义,但对司法公正也有着消极的影响,目前盛行的媒体审判正是另一种形式的司法广场化。应对这种洪流,公诉制度改革应该以司法剧场化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内外兼修,积极应对,完善和建立各项制度,营造剧场化空间,以期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建设法制社会的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司法不廉是导致司法不公的主要原因。司法不廉不仅仅是法官素质的问题,它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因素。改革司法体制,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是解决司法不廉、促进司法公正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赵娜娜 《魅力中国》2014,(9):321-321
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监督是互联网普及后又一新型监督方式,在促进司法公正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网络舆论是最真实、最大多数人民意的结合,与司法审判有着价值上的一致性,他们都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在面对一些案件时,也会出现冲突,这需要两者共同的努力,去实现言论自由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社会,要求进一步加强司法伦理道德建设,实现司法公正。同时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也为社会主义司法伦理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推进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工程,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处理好司法独立和监督司法的关系。本文试就二者间的关系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后,不少公众表示,巡回法庭是不是中国古代的钦差大臣?它不是钦差大臣。从根本上来看,设立巡回法庭,是通过维护司法主权以追求司法公正的一项制度设计,其目的是提升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现代国家司法权的根本价值,在现代国家法治体系中处于元价值的地位。为实现这一元价值,现代国家以不同的方式,通过制度安排对公共权力之间进行清晰界分,以厘清司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司法权内部进行有效配置,以明确司法  相似文献   

20.
司法独立是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与追求的原则,而我国目前日益严重的司法地方化倾向成为了司法独立实现的桎梏。作为一种司法异化现象,司法地方化对于法制统一与法治建设,特别是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造成深重危害。针对司法地方化的四大成因,必须采取切实举措对其进行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