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长远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是农村留守少年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留守少年的违法乱纪现象急剧上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要针对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表现形式,找出预防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以此来减少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并同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留守少年"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违法犯罪现象急剧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户籍管理壁垒是制度原因;家庭教育缺失是直接原因;学校教育失当是主要原因;社会教育缺位是重要原因;"留守少年"的自我觉悟低是主观原因。预防"留守少年"违法犯罪必须多管齐下,各方配合。  相似文献   

3.
邓湧川 《老区建设》2013,(17):48-50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及教育成长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江西省高安市现有人口逾90万,农村留守儿童达31450余人,涉及1万余个家庭,对象众多,情况复杂,任务繁重,特别是在当前媒体报道留守儿童因教育缺失、监护缺位导致违法犯罪、安全事故等频发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4.
唐燕 《老区建设》2010,(14):50-5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缺失的,在留守期间,这些儿童会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给社会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所以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发展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人们大多是将目光放在农村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上,而忽略了学龄前留守儿童特别是由农村转向城镇居住的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发展现状,本文则以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为视角,探讨家庭教育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社会化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关注农村初中教育中的留守少年,分析了不同类型留守少年的心态、表现;提出教育留守少年的建议,要用爱心、耐心、细心、慧心关照留守少年,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的过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在当前构筑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值得关注,因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并会使他们形成一股"反学校文化".可以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程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生存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留守问题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对现阶段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提出建议:建立健全“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农村社会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制;加快建设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阵地;加快组建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队伍;大力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8.
陈云桥 《特区经济》2007,(2):149-150
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现象。家庭结构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家庭功能的有效发挥,家庭功能出现失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功能失衡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进程中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教育方面的问题,而且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只是一种暂时的社会病理现象,它主要是在社会制度缺陷、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城乡文化差异的影响下出现的.我们应该从社会制度创新、改善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环境和融合城乡文化等方面着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父母教育功能缺失的条件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具体表现有:留守儿童的父母自身因素,如职业、文化程度、对子女的教养态度等以及留守儿童的学业自我概念、高成就、外控型。  相似文献   

11.
Bilateral trade of cultural good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 of cultural goods have grown rapidly over the last decades and their liberalization will be an important issue of future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bilateral trade in cultural goods and investigate its determinants. Furthermore, we use trade in cultural goods as a proxy for countries’ cultural proximity and study if countries with proximate cultural tastes have more intense bilateral exchanges. Our estimations show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cultural flows on overall trade, suggesting that regulations fostering domestic cultural creation might have impacts going beyond what is generally expected.  相似文献   

12.
Today, financial and economic education is a primary issue in academia and among policy makers, and there is great interest towards programmes that are able to boost it. In this paper, we test whether a programme (“treatment”) of financial education on savings, targeted to children aged 8 and 9 is effective and to what extent. We measure the interest rate required by the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o accept postponing a reward, computing its variation and comparing this with that of a control group. We find evidence that the overall initiative is helpful in decreasing the level of impatience of children and the number of inconsistent choices of boys. Our findings invite to reflect on the gender neutrality of programmes of financi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从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就新形势下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目标定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较深入分析,并从开放招生、合作办学、共同研发、扩大就业等方面,对其实现路径和配套措施进行研究,以促进两岸文教事业发展和中华文化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4.
民营教育机构普遍存在员工流失率高的难题。在奖金补贴等常规激励措施效果日见衰减的态势下,借鉴当前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建设与改革的一些成功经验,发挥自身体制优势,尝试股权激励的薪酬制度创新,不失为民营教育机构稳定和提升师资队伍质量、破解人力资源建设难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达斡尔族作为新疆人口较少的民族,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中,其传统文化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达斡尔族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难题。达斡尔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建设有:细化家庭教育,发挥现代媒介的作用,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素素  孙涛 《南方经济》2018,37(1):85-99
文章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实证分析成年子女性别及教育对家庭养老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男性而言,无论是居住距离还是是否同住方面,女儿更疏离于原生家庭,但是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拉近其与原生家庭的地理距离;教育水平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男性看望父母、与父母联系的频率,而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相对于其兄弟会更多地看望父母、与父母联系;个体与父母经济距离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文章认为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不仅有助于女性自身福利的提升,也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福利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亚健康人口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多,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饮食养生逐渐成为时尚。少数民族饮食因其独特性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被人们广为推崇。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鲜明,养生文化内涵丰富,使之与地方旅游相结合,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开发蒙古族饮食养生旅游的可行性策略如下:强化文化符号象征;打造蒙古养生文化节;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参与性体验式饮食养生游;关注相关产业结合,带动养生餐饮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英语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和品质培养过程中的教育,实施英语素质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培养人才的需要.而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其中学困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热爱并经常鼓励学困生,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来使他们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杨麦萍  苏瑞琪 《科技和产业》2022,22(10):112-118
通过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的三级指标体系,利用北京市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回归分析法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程度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正相关性,其中科技教育、旅游相关设施影响更加显著,文化基础场馆、娱乐相关设施主要通过其利用率作用于文化产业。从政府基础建设角度出发,创新性地选取区域、样本数据,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制度竞争、文化资本与人的发展——基于经济转型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信 《改革与战略》2010,26(5):41-46
制度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文化资本在制度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文化资本中人的发展问题是根本。从当今经济转型来看,提升文化资本的竞争力,重要的是转型过程中制度安排要做到促进人的发展,包括确保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维护公平竞争以促进知识增长、制度建设要融合多文化因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