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李京辉 《石油政工研究》2014,(2):F0002-F0002
<正>近几年来,辽河石化公司结合自身实际,遵循《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条例》,按照"六统一"原则,逐步形成了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体文化为"源头",以辽河石化"聚合光热、播撒欢喜"特色精品文化为"干流",以专项和车间文化为"支流",以全员素养提升为"水系"的企业文化体系。实践中,在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对特色精品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文化建设要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辽河石化的发展目标确定为"建设稠油加工基地,打遣现代化特色精品企业"。遵循这一战略目标,在总结提炼企业  相似文献   

2.
<正>推动企业文化在班组的落地生根。培育班组文化。实现文化管理,广东电网肇庆供电局积极实践与探索,总结出具有自己特色的"J+T"(基础+特色)班组文化建设,并在班组文化建设中不断推进。"J+T"班组文化建设体系肇庆供电局在已建立的班组管理体系基础上再持续完善,并深入发掘本班组原有的特色文化,利用特色文化优化基础文化建设,将基础文化与特色文化结合,以"夯实基础,优化特色",形成"T+T"班组文化体系。J:基础文化建设:T:特色文化建设。"J+T":围绕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不断完善班组的基础文化建设,大力打造特色的班组文化建设。其中J文化包括:班组目标、班组内务管理、班组文化墙、班组工  相似文献   

3.
"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王义文化强国."党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战略思考.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新电)作为有着70年文化积淀的国有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江苏国信"利国敦行、诚信致远"的核心价值理念,在继承传统文化、汲取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发展文化、创新文化、诚信文化、和谐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当前,在企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江苏新电将以《全国电力行业核心价值公约》(简称《公约》)为准绳,认真总结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经验,大力加强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让文化"软实力"助推企业腾飞.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核心要素是制度与文化。“制度管事、文化管心”,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加之以倡导廉洁的企业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权力与人的问题,充分发挥源头治理腐败的作用。浙江省宁波电业局将“制度管事、文化管心”理念引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和廉洁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依法从严洽企和反腐倡廉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平稳局面,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三维立体"是对黄台电厂企业文化内涵和建设方式的高度概括."三维"指的是厂区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在黄电文化体系中,以厂区文化为主体,以社区文化、家庭文化为两翼.厂区文化以改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素质为目的.社区文化以形成文化风格和文化形态为目的;家庭文化以提高家庭成员品质为目的,最终使"三维"形成合力,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发挥整体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梳理公司近年来在精益成本管理方面存在意识薄弱、缺乏系统的流程体系、信息化支撑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等对策,以实现提高企业精益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按照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建设应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中 ,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是由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中提炼、浓缩出的文化精华 ;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 ,精神文化只有通过制度规范化 ,才能逐渐内化 ,成为企业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 ;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上述三者为有机整体 ,缺一不可。新世纪的企业文化建设要想取得深层次的进展 ,笔者认为 ,关键是要把握好制度文化这个“突破口”。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烟台港以建设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和谐港口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五个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完备的港口文化体系,港口实力不断得到提升。局部细化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烟台港具有优良的企业文化建设传统,1987年就总结提炼了"开拓创新、干则必成"的企业精神,设计制定包括港旗、港徽和港歌等在内的一系列企业标识,同时提炼在经营、管理、安全等方面的文化理念。新时期,烟台港在秉承港口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注意企业文化建设在更高层次上改进与创新。通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郑煤集团"1361"企业文化体系的基本内涵,着重从该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实施步骤以及在实践中产生的具体效果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郑煤集团以管理文化为基础,以安全文化为重点,以和谐文化为目的的"1361"企业文化体系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公用事业市场逐步开放,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企业文化势在必行,本文就包头供水以建设"一个体系",保证"两个到位",创新"三个特色",加强"四个结合"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为例,探讨了打造特色企业文化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福建省安溪供电公司主动承继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理念,按照"与国家电网公司整体框架一脉相承、符合供电企业实际、体现安溪文化特色、富有文化品位"的整体定位和以"沟通"为核心的过程定位,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将安溪独特而深厚的茶文化引入公司企业文化实践,提炼形成了"茶电缘"文化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2.
廉洁文化是以廉洁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关爱,是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加强"三个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新形势下,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示范、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从自身特点出发,权衡公司现实需要和发展需要,按照企业文化物质层、制度层、理念精神层协同推进原则,提出"制度为先,员工为本,文化为魂"三位一体的班组建设框架,紧密围绕"责任激发、卓越班组"为主题的责任文化塑造,通过"责任塑造"来"再造卓越",实现班组建设与公司战略相结合。从制度、文化、员工三方面同步推进班组建设,依靠制度建设规范班组管理,依靠文化建设引导员工的行为和意识,依靠以人为本的思路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确保班组建设真正出效果,打造高绩效团队,有效提升公司管理运营整体效能。一、团队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三集五大”体系全面深化至县级供电企业的新形势下,国网山东龙口市供电公司探索建立了以增强内生动力、提振企业活力、强化发展合力为内容的“三力合一”企业文化落地管理体系,坚实打造“国家电网”在基层新名片,实现了国网企业文化在公司基层最小单元的有效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建设增强内生动力把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效保证和强大动力,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长远战略发展规划范畴。运用目标管理法,制订企业文化管理办法及考评制度,分系统、分层次建立纵横连锁包保体系,构建起以党群部门为主、其他  相似文献   

15.
国网河北藁城市供电公司以特色廉洁文化为载体,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教育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实现教育效果为目的,明确廉洁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做到有计划,有安排,任务明确,责任落实。通过构建"三大"机制、围绕"三个"主题,实施"三项"措施,积极培育具有历史文化积淀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更好地融合,不断升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培育员工的共同理念为特征,以群众行为为基础,涵盖了企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对现代企业的发展产生着日益巨大的影响。就我们煤炭企业来说,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性质和特点,但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以应对21世纪市场经济的各种挑战,同样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强制性,约束、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计控公司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以科技管理、设备管理、培训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形成了具有计控特色的企业制度文化,并通过推动与执行,固化为员工的行为规范,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意志和行动,不仅形成了良好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沁新公司坚持建设以人为本的全员文化体系,以质量为中心的品牌文化体系,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文化体系,以发展为中心的战略文化体系,不断提炼企业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理念,发挥文化导向作用,推动企业实现安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要创举,强调"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的廉政文化,其实质就是企业在完成各项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开展以"廉政"为主题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使企业建立健全更为有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网络传输、文化内容三者的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体系—网络文化。特别是由于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对文化传播、社会发展和企业员工的精神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何将正在崛起的网络文化引导到以和谐社会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生态上来,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