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的超级市场出现至今已有70年,不仅早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食品零售渠道,而且已经流行于全世界.近年来,尽管超市受到折扣商店、仓储商店和大专卖店等的挑战,但仍然是美国消费者购买食品类商品的首选场所.美国现有超市3万家,其中连锁经营的超市1.9万家,单体超市1.1万家,另外还有规模小一些的自选方便商店5.6万家,其他食品商店4万家,遍布于各州的大中城市和小镇.  相似文献   

2.
美国零售业在经过多次流通领域革命之后出现了新旧交替、推陈出新的进化演变,新兴零售商店不断涌现,百货商店、超级市场、折扣商店、仓储商场、目录商店、专卖商店、便利商店、零售网络等各种零售设施如今遍布美国各地,总的看来,美国各类零售商店虽然基本上仍保持着自己的经营特色,但是激烈的竞争已使这些零售商店在管理方式、商品种类、定价机制、店堂布置、服务态度等方面的传统标准变得越来越模糊,各类零售商店在经营战略上出现了趋同倾向,主要表现在百货商店超市化、超级市场百货化、零售商店连锁化、购物商场郊区化和传统商店网络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这十篇随笔,大体反映广美国零售*和饮食仆的概貌,主要的有以下四点。一、综吕5茗*国医馆僵益自美国有许多综合商店,如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等。但就商店数目说,最多的是专业商店_有高档的、大型的、小型的、居民区街口的、民族特色的等多种专业商店它们之所以分工细致,主  相似文献   

4.
《中国市场》2003,(3):33
美国零售行业在经过多次流通领域革命之后出现了新旧交替、推陈出新的进化演变,新兴零售商店不断涌现,激烈的竞争已使这些零售商店在管理方式、商品种类、定价机制、店堂布置、服务态度等方面的传统标准变得越来越模糊,百货商场也找准机会再次崛起.  相似文献   

5.
引入HACCP管理体系构建食品安全、卫生新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华 《商业企业》2004,(5):43-45
食品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2002年,上海第一食品商店最高管理层会同有关专家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获得全国首张食品零售及相关过程AHCCP认证证书,成为构建安全卫生新格局的首家食品零售企业。商店同时引入了ISO9001:2000与HACCP管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市场》2003,(3):33-33
<正> 美国零售行业在经过多次流通领域革命之后出现了新旧交替、推陈出新的进化演变,新兴零售商店不断涌现,激烈的竞争已使这些零售商店在管理方式、商品种类、定价机制、店堂布置、服务态度等方面的传统标准变得越来越模糊,百货商场也找准机会再次崛起。  相似文献   

7.
上海邵万生商贸合作公司是黄浦区代销合作社属下的一个以零售为主兼食品加工的股分合作制企业,座落在黄浦区商业闹市中心,旗下拥有“邵万生”、“三阳”、“川湘”、“浙江茶叶”等百年老店,名特商店和食品加工企业,是目前上海食品杂货行业中唯 一保持完事公司建制,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企业。企业总资产为1.1亿万元,销售2.2亿万元。  相似文献   

8.
美国现代零售商业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为了适应生产的不断革新和消费生活的不断变化,创造了各种新型的零售商业机构,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代零售技术。这样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零售商业的发展,也起了先导作用。根据美国商业部1979年的统计资料,美国的零售商业拥有150万家单店铺企业和34,000多家多店铺企业,以七对一的比例超过制造业企业的总数;年销售额达8860亿美元。零售商业的职工人数为1600万,几乎每七个就业人员中就有一人在零售商店工作。近二十年来,美国零售商店的数目比较稳定,但销售额却增长了四倍。这表明商店的平均规模在扩大。1980年美国最大的十家零售商业企业的年销售额为:西尔斯230亿美元、赛福韦151亿美元,凯马  相似文献   

9.
连锁经营是零售企业寻求发展的有效途径──采芝斋食品商店实行连锁经营的实践与认识任炽明,丁济庆(杭州市工商局,杭州商报)近几年来。中小零售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一些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家,从危机中努力探求新的发展途径。他们学习、引入发达国家商...  相似文献   

10.
零售饱和度的测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售饱和度是指城市或区域某类零售商店的饱和程度。研究零售饱和度有一个假设前提,即城市或区域内不能维持多于一定数量的某类商店。区域内某类商店数量可能不够,可能太多,可能正好。若区域内的某类商店数量太少,难以满足和方便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若区域内的某类商店数量太多,将导致零售商难以获得适当的经营效益和投资回报。研究零售饱和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地方政府、零售商、房地产商、投资商、普通消费者和学术界对此均十分关注。正确识别零售饱和度,也是制定商业规划、颁布产业导向、实施产业政策、调整商业网点结构布局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1.
商圈研究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商圈研究以零售商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商店的顾客来源、分布。特征;确定商店店址;比较商圈内各零售店的竞争地位等。这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有效选择商店地址,确定目标竞争店的主营商品与竞争店的主营商品有所区隔。商圈研究的结果对于零售商店的经营管理有着重...  相似文献   

12.
刘玮 《商业研究》1995,(9):31-32
货仓式商店的悄然崛起刘玮货仓式商店(又名仓库商店)是一种新型的零售组织形式,最早产生于美国。其主要特点是:以少量的眼务和低廉的价格向顾客推销大量的商品。这种商店通常位于偏僻地段,店内设施也较为简陋,商品堆放在货架上,由顾客自行挑选,然后到出口处付款并...  相似文献   

13.
《北京商业》2004,(3):39-39
美国和日本的零售业领先于全球。在世界零售百强企业中,美国占37家,日本占12家。在这两个富甲天下的国家里,许多消费者购物同样看重物美价廉,廉价商店照样盛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外一些新型的零售业态,如超级市场、方便商店、廉价商店、货仓式商店、购物中心、专业商店等纷纷进入我国流通市场.新型零售业态受到顾客欢迎的关键是低价格化和便利性,因此如何从整个经营系统上支持低价格化经营是当前我国新兴零售业态最紧迫的课题.从国外经验来看,任何一种业态的兴起都必须借助于低价格,超级市场、方便商店等本身就属于廉价型零售业态,因此,国外零售企业探索了很多低价格运营技术,本文加以总结并介绍给国内的企业.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零售商业,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改变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革。从最初殖民地时代为数不多、类型简单单一的杂货商店和批零兼营的商人,到1863年主要城市百货商店的兴起,直至今日发展成拥有大约190万个包括杂货商店、方便商店、邮购商店、廉价商店、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级市场、商店街等规模庞大、门类齐全、布局合  相似文献   

16.
黄辉 《商业研究》1997,(8):52-54
顾客在进行购买决策时要进行两方面前选择,既要选择商品或商品牌号,又要选择商店。但在实际购买时,顾客选择的商店和购买的某牌号的商品与其购买决策时所确定的商店和准备购买的某牌号的商品往往并不一致。零售商店要想进一步扩大销售,增长利润,更重要的是促使潜在顾客转变为现实顾客,即促使光顾商店的顾客成为购买商品的顾客。为此,零售商店可以从商店内的广告、商店内的人员、商店内的气氛和商品检验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北京商业》2007,(2):38-38
2月初,第一食品五角场店正式开张。在大卖场便利店杀人中原后,传统食品商店除了少数几家老字号外,逐渐销声匿迹。而第一食品这家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超大规模专业食品店却要在大卖场、便利店占主导的食品零售行业中杀出一条血路。据介绍,在经历了“食品零售业生存价值是不是已被大卖场瓜分完毕”的争论,以及几次拓展失败后,第一食品逐渐明白复制南京东路老店模式不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三联竞争力》2008,73(4):29-29
2008年4月3日,苹果公司宣布,其iTunes网上音乐商店已经超过沃尔玛,成为美国最大的音乐零售店。同时,来自市场研究公司NPD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份和2月份,iTunes的音乐销售居全美第一。至此,美国音乐零售行业的格局彻底改变,几年前还不被看好的网络零售成为新王者。iTunes网上音乐商店于2003年问世,目的是促进苹果iPod音乐播放器的销售。目前其曲库有600万首歌曲可供下载,拥有5000多万用户,迄今歌曲销量总计超过40亿首。  相似文献   

19.
长春食品商店始建于1958年,是百年淮海路上一家以经营烟、酒、糖为主的“老字号”商业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超市连锁、规模经营的零售行业的新特点,这家老企业不仅在搏击市场大潮  相似文献   

20.
论零售企业形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零售企业形象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张悦一、零售企业形象要素零售企业要在市场上立足、发展必须创造一个鲜明、独特、良好的形象,这个形象一旦塑造起来,就渗透到商店所提供的一切商品和服务之中,并由此积累为企业的无形资产。零售企业形象是随个人在特定的商店中购货而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