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企业发展靠什么?这是眼前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有人说,要靠开发新产品;有人说,要靠全方位、大面积的广告宣传和迎合消费者心态的促销手段;也有人说,要靠优质服务和信誉;还有人说,要靠企业内部的严格管理,如此等等。无疑,这些都可以说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和途径。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发展更要依靠文化的力量。用美国人的话说:“企业生活中的一条新定律:文化中存在力量。”为什么文化有如此的伟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有一家专门经销煤油及煤油炉的公司,在开业之初,尽管广告费用花得很多,煤油炉的好处说得不少,但产品仍无人购买,处境十分艰难。此时,公司老板经过考虑,决定欲取先予,欲擒故纵,开拓市场。于是他让员工向附近住户免费赠送煤油和煤油炉。 附近的居民望着这“天下掉下的馅饼”,哪有不吃之理?但不久,煤油用  相似文献   

3.
曾几何时,保护小股东权益的呼声,伴随中国证券市场曝光上市公司桩桩丑闻引起天下瞩目。骇人听闻的公司造假、屡见不鲜的关联交易、层出不穷的内幕交易,让小股东的权益如飘零之黄花……一时间,对于加强股东权利保护,严苛董事责任呈迫在眉睫之势。然英谚有云:"ACoinhastwosides"(一枚硬币有两面),可曾想过在苛以董事严责之时,也应赋予董事利益相应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商周刊》2012,(13):58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让孩子出国留学也越来越成为许多中国家庭的选择。但是让孩子出国留学仅仅是去国外的学校读书,拿个文凭回来吗?大多数家长和孩子的目的恐怕不仅限于此,最终还是要到国外学习优秀文化和熟悉其社会环境,为毕业以后寻找好的工作机会或创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在20世纪所经历的动荡与变革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既有抵御外敌入侵和欺凌的救亡运动和民族解放战争,又有推翻旧制度的两次民主革命;既有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启蒙运动,也有在现代迷信支配下的狂热和浩劫。这些跌宕起伏、恣肆汪洋的社会面貌,给了城市文化以特别的刺激、推动乃至伤害,使其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发展态势,经历了异乎寻常的曲折和艰难。在20世纪即将过去的今天,回顾这100年来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历程,探讨蕴涵在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总结中国城市文化在本世纪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分析它与社会变迁的相关性,应…  相似文献   

6.
诚 信 ,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普遍倡导的一种道德规范 ,于今日之中国 ,诚信已内化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之重要保障。然而 ,诚信教育任重而道远 ,一些颇为重要的认识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 :为什么要人们恪守诚信而摒弃谎言 ?诚信规范的适用是绝对的吗 ?谎言是否存在道德价值 ?诸如此类的问题 ,如果不得到解决 ,诚信教育就很难向纵深领域拓展 ,也难以保证取得恒常持久的绩效。本文通过诚信与谎言的道德价值的分析 ,尝试从学理角度回答上述问题。众所周知 ,诚信就是讲真话 ,欺骗则是说假话。这可谓诚信与欺骗的通俗定义。但是 ,说话、语言并非诚信和谎言的惟一形式。烽火戏诸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也是欺骗 ,因而 ,诚信和欺骗都包括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而属于行为范畴。诚信和欺骗的判定标准不在于所传达信息的客观实际之真假 ,而在于所传达的信息在传达者的主观动机中之真假。所以 ,诚信就是动机在于传达真信息的行为 ,是自己以为真也让别人信其为真 ,自己以为假也让别人信其为假的行为 ;欺骗则是动机在于传达假信息的行为 ,是自己以为真却让别人信其为假 ,自己以为假却让别人信以为真的行为。然而 ,语言毕竟是诚实和欺骗...  相似文献   

7.
今日中国正在崛起,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中既有认可理解也有猜疑和戒心,既有客观公正也有敌意和诽谤。如何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新变化和我国历史文化、外交传统中寻找依据,深刻阐释当代中国的外交理念、政策和实践,让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认识和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特色与丰富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韩国娱乐文化风潮席卷中国,韩国风格的服饰、装扮、饮食、语言等也都受到年轻人的热捧,可以说韩国娱乐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分析并研究韩国娱乐文化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有其极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也应从中探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校园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有其经济特点也具有其教育属性;既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又需要配合学校教育理念。本文从高校校园管理特点出发,分析了西南交通大学校园管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化的校园管理应朝着小机关、大实体的方向发展,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韩德 《经济论坛》1995,(13):34-3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等商业性保险已步入保险业的主渠道,打破了老牌官办保险公司独统天下的局面,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保险市场正在形成,商业保险在发展中也逐渐向规范化迈进。那么在迈进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饮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饮食文化和遗产之一,现在已流传至世界的靠每一个角落.但是,中国饮食业的各自为政却使得中国饮食文化难以形成合力,更不要说规模化和全球化品牌了.那么中国饮食文化推广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应形成统一的"大品牌",首先要有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统一标示(logo),让全世界的人们只要看到这个标示就知道是中餐馆,就能联想到中餐的美味.  相似文献   

12.
企业管理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红 《经济论坛》2003,(13):34-34
一、文化管理:企业成功的灵魂一个企业要永远向前发展,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行动纲领。每一个成功的企业,总是不惜耗时费力,大力塑造、维护自己的企业文化。海尔员工发自肺腑地说:“海尔文化就像海尔的血液,离开它一天也不能生存。”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也强调:“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重要作用,在下一个10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可见,一个企业有没有很好的企业文化,是其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二、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竞争优势之源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中庸之道奉为处世哲学,正如南宋朱熹所云:“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驭人数千年,但是“文革”时期,奉行极左路线的人则把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政治取向而加以批判.  相似文献   

14.
网络经济正席卷全球,以其独有的特性塑造新的文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韩国管理文化也从现代化走向网络化,形成新型管理文化。新型管理文化是对传统和现代管理文化的扬弃,是对古老的东方管理价值观的再发现,这种再发现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东方管理的本质,可以说,网络化浪潮昭示着韩国管理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对发展东方管理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云 《经济师》2000,(2):35-35
一、对“中庸”思想的理解与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品《四书》之一《中庸》在开篇即提出“中庸”思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从此以后,人们对“中庸”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折中调和;有的人认为是适可而为;有的人认为是不偏不倚、处处得体等等。由此可见,要把握“中庸”的本质含义并非易事。因为“中庸”是“天下之正道”,并且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根据老子“道,不可道”的原则,要用语言来表达“中庸”这样深奥的“道”是很困难的;但因老子又强调“道在瓦砾、道在尿溺”。说明“中庸…  相似文献   

16.
2001年9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夏兴园选集>(以下简称<选集>),共收入作者在不同时期发表的学术论文58篇,计50多万字,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领域也很广泛,既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讨,又有关于地下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劳动与经济效益等专题性的研究;既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收入分配问题的研讨,又有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系统分析;既有关于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深层思考,也有关于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及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既有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构想,又有外国经济(主要是日本)的详细考察与借鉴,充分显示作者研究领域之宽阔,知识之广博,成果之丰硕,认识之深刻,思想之深邃.通读全书使人深深感到作者在经济学理论教学与科研岗位上坚持不懈奋斗的45年,是不断开拓创新的45年.可以说这本<选集>是一部十分厚重的经济学理论创新集.  相似文献   

17.
《商周刊》2014,(19)
近年来,“暴戾”或“戾气”这个国人原本生疏的字眼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媒体的重要位置.这股戾气从何而来?各个学科都有各自对戾气事件性质和成因的看法,但在社会学看来,戾气事件的本质与成因首要的是社会与个人关系失衡,是社会失序导致了个人失控——戾气表现在个人身上但其根源在社会结构之中. 近年来,“暴戾”或“戾气”这个国人原本生疏的字眼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媒体的重要位置.论事由大小,既有欠薪不还,还雇佣黑社会残害讨薪农民工,也有公交车上长者为座位殴打中学生;论相互关系,既有亲人相残,同室投毒,也有为泄私愤,滥杀无辜;论行事风格,既有医院里打砸的,也有网络上喊杀的;论肇事者身份,既有公务员暴力执法,也有个人为“维权”而自焚,不一而足.一时之间,“温良恭俭让”不见痕迹,争强斗横却“蔚然成风”.戾气漫溢之下,不能说人人自危,至少令人心生疑惑:这股戾气从何而来?中国人相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何以经济高速发展多年,绝大多数人生活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的当下,人文底线却一再被突破?中国社会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执业人员对其付出的管理劳动既有物质利益的期待,也有政治利益的考量。他们的自利性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当前,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政府执业人员的不正当自利性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协助非公有制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季刊)》2012,(1):39-40
家庭是人口发展最小的单位,也是最重要的单位,人口的出生、死亡、变化都在这个单位里实现。有句话说得好:家国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先贤教导我们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发展以人为本,人以发展为本。人乃天地之秀,是第一可宝贵的。我国已经提出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统筹人口发展、综治人口问题的大思路。但九九归一,统筹需要一个平台和落点。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二十世纪人类文化的发展,整个世界的文化氛围中,经济性呈现出异乎寻常的地位。文化作品的思想性与物质世界飞速发展相较呈现诸多不相称。文化大有依附于经济之倾向,若此,文化将失去独立性和社会性,文化将会退化。但是,不能否认商业化确实从市场角度对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使文化发展更具物质基础,这也是我们要发挥其优点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