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理论界、监管机构和保险业内关注的问题,该研究使用2007-2012年975家保险公司的数据,对我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并利用各种影响因素来解释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差别的原因。研究发现,保费增长率、赔付比率同企业偿付能力负相关,保费收入比重、资产净利率和准备金提取率同偿付能力正相关。论文拓展了对偿付能力的研究,并在改变保险公司发展模式和提高保险公司的产品结构,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春  刘伟 《科技和产业》2007,7(7):89-93
首先阐述了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利用2003年7家财险公司的营业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诸多影响因素简化成几个因子指标,对公共因子进行了解释并根据因子得分的情况对7家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了排序。因子指标既适合对影响偿付能力的指标做公司内部纵向评价,也适合保险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所得结果为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制定切实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随着保险公司偿付无力的频率和金额的增加,美国保险监管机构开始注重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率先制定了适用于寿险/健康保险公司、财产/责任保险公司的RBC制度。偿付能力监管应该激励保险公司减少偿付无力风险、便于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恢复营业以及使那些经营失败的公司有序退出市场。一套合适的RBC制度应有助于达到偿付能力监管的一般目标,应该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风险基础资本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风险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4.
保险资产证券化对于扩大证券市场的资金来源、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化解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和提高偿付能力有重大作用 ,本文对影响我国保险资产证券化的三大制约因素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广文 《珠江经济》2001,(11):83-83
当投保人购买保险时,常对保险公司的选择感到束手无策。实际上,保险公司的选择有以下的基本原则。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一种支付保险金的能力,表现为实际资产减去实际负债后的数额。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影响公司经营的最重要因素。具备足够的偿付能力,保险公司就可以保证在发生保险事  相似文献   

6.
社保基金偿付能力是衡量保险公司自身在保险市场中竞争力强度的直接标准,更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的基础项目,依据实际环境需求统筹社保基金偿付能力风险,是巩固社会经济职能有效贯彻的基础,更是完善的整体社会经济制度的关键保障。文章依据社保基金偿付能力风险理论意义展开深入分析,通过相关影响因素和稳定偿付能力方法进行统筹,以确保风险理论明确为前提,期望为后续社保工作提供良好风险应对参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保险业曾出现过较大规模的偿付能力危机,90年代后期,日本保险业也出现大规模的倒闭现象。虽然近20余年,我国保险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外部经营环境巳经发生重大变化,保险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巨额利差损的出现和保险业整体投资收益率的下降,严重地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日益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熊源 《魅力中国》2014,(24):71-71
在现代保险公司的经营业务中,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承保业务,而盈利的来源则主要依靠对于保险资金的投资,因此保险资金运用对保险公司稳健经营具有支柱作用。通过对于保险资金的有效运用,能加强保险公司的风险偿付能力,促进保险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寿险资金运用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寿险资金运用存在投资渠道狭窄,保值增值的能力低等问题,通过政策支持,法律规范,拓宽了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提高我国寿险资金运用的效率,从而实现我国寿险资金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使我国保险公司在日渐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鹏 《山东经济》2007,23(1):78-80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问题已日益受到财产保险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中国保监会也将其作为近年来的工作重点来解决。但是衡量偿付能力充足与否的法定偿付能力额度应该如何来规定,还是一项值是探讨的重大课题。从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内涵出发,说明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是确定法定偿付能力额度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测算财产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偿二代"背景下,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0家保险公司公司偿付能力进行了测度、排名和分析。得出了主成分分析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各指标单独存在且只能对偿付能力进行大概的可能性预测的问题等结果。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式组织中的亲属关系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理论的一个中间工具。股利支付方式是股利政策的表现形式 ,股利支付比率是股利政策的核心内容。西方股利理论研究的前期关注的是股利政策是否影响公司价值 ,形成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后期在基本认同股利相关论的基础上 ,形成客户效应理论、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12.
公司在进行股利支出时是迎合投资人或者成长机会一直未有定论,这两个理论皆采用市帐率作为代理变数,其对公司股利支出的预测则是相反的方向。文章利用套利风险与市帐率的交互作用项来检验这两种理论,结果发现如下:第一,公司市帐率越高,未来的现金股利越高;第二,在高价股中,高管人员迎合投资人而发放现金股利;第三,在高套利成本、低交易量、卖空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高管人员会根据公司的成长机会而进行股利的支出。  相似文献   

13.
张健 《特区经济》2011,(8):105-107
股利分配政策是关于收益分配的策略,它涉及到多方面相关者的利益,对投资者、市场以及上市公司本身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旅游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倾向问题的实证研究分析,找出旅游企业是否分配股利的影响因素。目的在于,为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提供实证证据,同时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完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近出现的股利分配的生命周期理论假说认为,企业根据所处的财务生命周期阶段动态对股利支付进行相机抉择,并且公司的股利分配呈现生命周期特征。以该理论为基础,本文使用1993—2006年间的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概率和股票股利支付概率均与企业留存收益与投入资本之比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表明,股利支付的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呈现生命周期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刘磊 《特区经济》2010,(11):131-132
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财务政策之一,由于其既关系到股东的利益和福利水平,又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因而一直备受利益各方充分关注。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践,针对其所表现出的特点,从内部根源和外部环境方面分析其问题所在及带来的危害,最后笔者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遇到的大规模退保风险,会严重影响寿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文章认为,购买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的投保人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敏感性,投资收益较低时,投保人会选择退保来规避损失。通过分析投资连结保险的运行机制和产品特点,文章从保单中嵌含的退保期权出发来定量研究投保人的退保行为,在胥会平和王玉梅(2002)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退保期权的理论模型,并且求出其相应的解析解。随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保单持有期间该退保期权的价值变化的各种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王东 《科学决策》2012,(6):54-64
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完全现象,不仅仅体现在保险公司和投保人之间,也体现在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之间,这个问题对保险监管的有效性具有很大影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监管机构的行为不一定严格遵循监管原则,从而会进一步造成监管效率的损失。要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证明,加强对保险监管机构的外部约束是一个可行的策略,通过对监管机构建立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提高保险监管的有效性,这对我国保险监管的改革和创新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村医疗保险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农村医疗保险的发展速度却十分缓慢,这与农民的需求存在表面上的不一致和实质意义上的不匹配。湘西农村医疗保险业之所以发展速度缓慢,不仅是农民的经济收入偏低、素质低下等原因;同时,保险公司的不作为与乱作为也是束缚其发展的重要原因。规范并简化理赔程序,强化保险公司的诚信意识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郭锐欣 《改革与战略》2011,27(8):153-156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积极发展养老实体产业成为解决未来老龄人口养老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养老实体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土地性质不明确、行业标准不统一、经营模式不规范、税收优惠不普及等问题。保险资本作为重要的社会投资力量,参与投资建设养老实体产业,既能缓解我国养老困境,又有利于保险公司缓解投资压力、匹配长期性负债资产、提高整体偿付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20.
黄莺  孙福明 《科技和产业》2016,(12):158-162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于2012年11月16日颁布了《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此次税收调整的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结构性减税,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和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通过事件研究法,从金融市场税收运行视角分析发现,此次股利所得税调整对过去一年发放股利的公司具有正向影响并且该影响具有时效性,同时由于持有过去一年股利发放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大多属于长线投资者,此次税改对该类投资者而言是一种实质上的减税,因此本次税改在短期内产生了显著的微观经济效应,达到了政策设计的初衷,为大盘蓝筹股的价值提升了市场地位,为公司的直接融资提供了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