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 Derivatives)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兵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这种新的衍生工具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过程中的几类风险以其在我国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杨斌  钟升 《商场现代化》2007,(6):266-267
作为新兴的金融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可以促进信用风险在金融体系内的优化配置,银行业可以利用信用衍生工具转移信用风险以获得资本减让,巴塞尔协议Ⅰ和Ⅱ对此有着不同的监管规定。本文分析了银行业在巴塞尔协议Ⅰ和Ⅱ框架下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的原理和效果,并对我国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及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行面临多种风险,其中尤以信用风险为要,近几年,信用风险的管理工具不断发展,其中信用衍生工具日益受到贷款者、投资者和衍生工具交易者等方面的重视。研究通过信用衍生工具和其他避险工具的比较,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特点及优势,并且就目前中国推出信用衍生工具的所面对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军战 《商业时代》2007,(25):72-73
信用衍生工具市场发展迅速,其在转移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同时,又带来了其它的潜在风险。本文在探讨信用衍生工具优势的同时,又分析了其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新问题。着重强调了信用衍生工具对银行监管带来的挑战,其中涉及资本金要求以及会计披露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可以用做分散、转移、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它在设计理念、交易规则和风险收益特性方面都与传统的衍生工具不同,这种新的衍生产品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信用衍生产品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衍生产品是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以一定的成本转移给其他的机构投资者,从而达到降低自身信用风险的目的。在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解决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逐渐暴露出缺乏信用风险避险工具的问题,使信用衍生产品这一新兴的金融创新工具充分地发挥其功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倩 《商业时代》2008,(7):34-36,42
信用衍生产品因为可以单独分离交易信用风险、显著增强信用风险流动性、提高资本回报率,由此在国际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热烈欢迎.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急剧扩展,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显现.例如在美国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本文着重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几个主要产品的设计原理、收益和风险以及债务抵押债券在美国次债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为我国学者深入了解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规避潜在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信用衍生产品的微观金融效率主要体现在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和机构投资者金融效率的影响。具体而言,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效率和风险管理效率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的投资方式将发生巨大改变。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仍然存在,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很多实体经济都遭遇到了重创。本文将信用衍生产品与金融危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分析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界定概念与分类,阐述了信用衍生产品交易风险以及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效应,最后,提出了完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江涛 《商场现代化》2007,(23):370-372
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衍生工具,20世纪末以来已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的特点,给出了违约过程与利率过程相互独立假设前提下的风险中性定价分析研究,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信用互换市场和利用信用违约互换工具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以提高其经营绩效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的金融危机迫使金融界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监管和控制,同时也掀起学术界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信用估值调整研究的热潮。我国的衍生品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放开,利用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将会成为降低资本市场风险的常用手段,而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信用及债务估值调整,有利于帮助投资者正确计算衍生品的真实价格,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中信用衍生品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楠 《现代商业》2008,(12):42-43
本文着重分析了与美国次贷危机密切相关的信用衍生品的设计原理、风险收益特征,并从其产品设计及监管方面的缺陷入手分析了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原因及传导机制,同时就此提出在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和监管方面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银行传统的信用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介绍了金融工程的发展对银行风险管理,特别是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新的信用衍生工具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上对于信用风险,银行持有信用暴露直至到期,只在出现问题贷款时才积极管理信用风险.而有了信用衍生工具就不一样,银行可以用新的方式积极拆散和管理风险,可以迅速改变其风险状况.随着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对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监管将不断趋于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莫过于信用风险。信用衍生工具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使其变得可以交易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特定利率、全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外汇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的变动而发生价值变动;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要求的初始净投资小于预计对市场因素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约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在未来某日进行结算。满足以上三个特征的全融工具或其他合约,就可称为衍生金融工具。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规定是一致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尹媛媛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0):152-153
随着2006年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国内外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上的不足也逐步显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入信用衍生产品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改善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状况,应对国际金融业的挑战,成为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正视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毅然决定要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我国论文阐述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其在中国的现状与趋势。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及其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6)
20世纪80年代末,信用风险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席卷了各国银行,如何有效管理信用风险成为了全球金融界的话题。1992年,信用衍生工具的首次亮相为各国迎接信用风险的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同结构的信用衍生工具在转移、分散和规避信用风险中具有不同的内在机制,这给予了金融主体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周艳 《江苏商论》2005,(12):154-156
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体系,结合自己在银行的实践体会,比较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评价体系,寻找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价体系的不足及与国外商业银行信用评价体系的差距的原因,并讨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价体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