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基于对江苏县域单元工业碳生产率的核算,运用基尼系数等传统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碳排放的总体空间差异与极化程度、全局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区",进而对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自2002年以来,江苏工业碳生产率的空间差异与极化程度在波动中逐步增强;自2004年起,碳排放格局迅速由强烈的高值区聚集变为随机分布;江苏工业碳生产率热点分布的空间结构变化性较强,但局部区域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张昕 《科技和产业》2019,19(11):85-92
以湖北省80个县域地区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三个类别。运用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方法,结合ArcGIS软件,从空间分解和产业分解两个角度对湖北省县域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造成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9年—2016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程度逐渐扩大。从空间分解来看,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因素;从产业分解来看,第二产业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因素。从产业分解另一方面来看,产业结构效应与产业集中效应对经济差异程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聚类分析法和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对2005—2014年河南省县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面板数据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整体上呈现出浮动减小的特性,在区域尺度上,区内差异贡献度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重要决定因素,随着区间逆差贡献度越来越小,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内经济差异的减小。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测算,2002年我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达到29.1分,位列前100名县域的综合发展指数达到59.8分,与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相比更显发展活力.位列前10名的最发达县域分别是广东顺德、广东南海、江苏昆山、江苏张家港、江苏江阴、江苏常熟、浙江萧山、浙江绍兴、江苏太仓、江苏吴江.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而江苏省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基于标准差指数、变差系数、区位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江苏省在区域、市域和县域多尺度上的区域创新差异;构建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索各尺度创新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2010年以后,江苏省区域、市域和县域创新差异高速增加,其中影响区域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因素,影响市域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创新投入因素,影响县域创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新型对外经济联系因素;苏南地区在区域、市域和县域尺度上均表现出创新集聚效应,苏南创新型区域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6.
县域综合发展向好百强发达县更显活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县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进行测算,2002年我国县城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平均分数达到29.1分,位列前100名县域的综合发展指数达到59.8分,与全国县城平均水平相比更显发展活力。位列前10名的最发达县域分别是广东顺德、广东南海、江苏昆山、江苏张家港、江苏江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江苏省65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构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PCA法、经济重心模型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1978-2012年江苏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主要成因进行了初步地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江苏县域经济发展呈上升的态势,且发展非均衡性较显著;县域经济发展重心在120°.261′~120°.622′E、31°.910′~31°.327′N波动,大致位于无锡市至苏州市范围之内;县域经济呈现以"苏锡常"为核心、向外圈层递减的空间分布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组织性越来越强,县域经济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差异较均衡,而东南—西北方向上差异最显著;地理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以及区域发展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三大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县域经济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县域经济承载力指数模型对2014年山东省104个县域的经济承载力进行了测算,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山东省县域经济承载力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不同县域之间的经济承载力存在较大差异,县域经济承载力高水平型和较高水平型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较低水平型和低水平型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整体上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县域经济承载力呈现高水平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关系,从局域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结果来看,呈现出自东向西由热点逐步过渡为冷点的空间格局;通过Lisa图,可以把县域经济承载力划分为高效型、空心型、低效型、极化型。  相似文献   

9.
据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测算结果,2001年最发达县的前10位依次是:广东顺德、广东南海、江苏张家港、江苏江阴、江苏昆山、江苏常熟、浙江萧山、江苏太仓、上海南汇、浙江绍兴。一、最发达100名县(市)是我国县域发展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县域经济的发展,纵向看成绩显著,但横向比不容乐观。与自身拥有的各种优势相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潜力仍未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困难还比较多。(一)湖南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发展快的省市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很大程度上要靠县域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凡是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其县域经济发展都比较快。1994年,湖南县级国内生产总值为1236亿元,占主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2.5%。其绝对量只相当于江苏的43.5%,比浙江少501亿元,比广东少497亿元。县级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和教产业化的发展,以各个大学为载体的高等教育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各地纷纷通过开发和建设大学城,来集聚各类教育资源,以此构建区域产业基础,并希望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由于高等教育兼有公益性和经济性的特点,再加上各类大学城  相似文献   

12.
生态与科技相契的困境与破解的逻辑厘定,有利于生态建设与科技发展回到协同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初衷。厘清生态与科技相契之困的生态危机的表征,分析生态与科技相契之困的科技理与生态理性关联缺失的缘由,论述生态与科技相契之困的人与自然共进本质的破解之道。这为回应生态与科技共同发展是"悖论"的论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切入点,也给人类摆脱兼顾生态建设与科技发展诸多困境提供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4、2009、2014和2019年的30个省份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产业转型升级与对外开放水平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上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随年份增加不断加强,并具有较小的区域性差异,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耦合协调度在整体上倾向于失调且随年份增加稍有加剧的趋势,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在地理空间上大致呈现“自东向西,梯形递减”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开放"是体现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开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有利于维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但也存在监管问题。开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关键是规划好实验室开放的目标和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利用及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处理城市污水污泥的目的和要求,从污泥的减容化、无害化、稳定化及资源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常规处理方法及发展新方向.并介绍了从污泥的产生过程中控制减少污泥产生量的方法,即污泥减量化.  相似文献   

16.
搞好废旧钢铁回收利用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旧钢铁是可利用的重要再生资源。介绍了回收利用现状,分析了为什么有很多废旧钢铁白白地浪费的原因,提出5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addresses the problems of structural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economy of Kazakhstan, analyzes state programs for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until 2015, and justifies the directions of the prospectiv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infrastructure for an innovative economy.  相似文献   

18.
《首都经济》2006,(7):93-95
现代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一季度.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行业增势良好,增速分别为l5.2%.13.1%、l8.5%和l3.1%,均高于第三产业11.9%的平均增长水平。这些行业占GDP的比重为28.8%.比2004年提高2.7个百分点.是带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的重要行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历史特征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企业并购重组始于 1984年 ,经历了五个阶段 ,从 1997年至今的第五个阶段达到了企业并购活动的真正高潮。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主要特征是 :公有 (尤其是国有 )产权居主导地位 ;政企不分 ;企业效益低下 ,亏损普遍 ,社会负担沉重 ;规模不经济与产业结构失衡 ;有关并购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同时法律制度执行差。并购重组中的主要问题是 :产权边界模糊 ,并购主体不规范 ;政企不分 ,行政干预过多 ;资产评估不规范 ,造成资产流失 ;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 ,并购方资金短缺 ;被并购方企业人员经济效益不高等。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是 :产权制度必须改革 ;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必须改革 ;界定政府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角色或作用 ;加强和充分发挥并购重组中专业中介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爽  刘文亮 《科技和产业》2023,23(2):128-136
发挥城市现代化作用,高质量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以河北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与测度;利用ArcGIS10.8对测度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基于Robust模型探究河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论如下:(1)整体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增-降-增”式趋势,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濒临失调到优质耦合协调;(2)各地市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协调特征变化较大,至2019年仅有6个城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同步型发展;(3)城市化水平要素、经济发展要素、城市文明要素、环境治理要素、人口就业要素会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产业结构要素,社会发展要素会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