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艳艳 《经济经纬》2014,(2):146-152
笔者研究管理层对股权激励行权价格的操纵行为,结果发现,管理层对行权价格的操纵表现在对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日的时机选择,公布日之前股票价格下跌,公布日之后股票价格上涨。进一步,高管激励份额越高,公司治理水平越低,则行权价格被操纵的可能性越高。行权价格被操纵带来负面的经济后果,分别降低24个月、36个月的长期股东财富(BHAR)高达20%、25%以上。  相似文献   

2.
李飞  王旭 《资本市场》2007,(4):30-31
股权激励题材被认为是2007年市场表现的一个亮点,关注公司的长期成长性、以及股权激励计划中行权价格的高低水平,有助于准确把握股权激励题材的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3.
刍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来,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迅速普及。文章在分析了股票期权的激励原理和股权激励制度实施条件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度存在着证券市场有效性不够、公司行权条件门槛过低后和公司内部监管不力的问题,进而对改善中国股权激励制度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达标难度为视角,探讨微观激励机制的设计如何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研究发现,行权业绩条件达标难度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呈U形关系,表明管理层在不同业绩难度下会选择适当的风险策略以获取股权激励收益。激励对象影响风险决策的能力越高,或盈余管理等机会主义手段的可实施性越低,该U形关系越明显。本文丰富了风险承担激励的相关文献,也为公司合理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权价格是股票期权激励制度设计中的关键要素。文章结合上市公司EVA、股市大盘指数、同行业股票指数等变动因素,建立了一个易于操作的行权价格定价模型,并就此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沪深交易所2006年~2008年所有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数量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行权限制期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比非国有上市公司明显,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较之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要弱一些。此外,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可以有效地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  相似文献   

7.
股权激励是一种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长效激励制度。在我国,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行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而股权激励是否真能如预期提高公司绩效,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以2010年54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主板上市公司为例,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是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要素研究现状,选取35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功实施的36例股权激励方案作为研究样本,针对激励方式、股票来源、激励对象、激励比例、人均被授予市值、等待期/行权期(锁定期/解锁期)等六项契约要素,梳理相关规则要求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契合公司情况的股权激励方案、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明确合适的股票来源、确定适当的激励对象、激励比例以及授予市值、设计合理的行权期限等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格力电器为例,研究了在契约理论视角下公司股权激励治理的作用.契约的不完全性是公司治理产生的根源,股权激励是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形式.本文以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方案为例,对比行权期公司绩效相关指标,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三个方面评价公司业绩.发现2002-2015年的业绩指标数据反映格力电器公司业绩指标在股权激励行权同期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在行权期间及后续年份中,企业业绩明显好于行权前后时期.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以2000年~2004年399家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大股东控制力过强会削弱管理层股权激励效应,股权制衡程度与管理层持股水平之间存在替代效应,管理层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两者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大股东受到相对制衡的公司更显著。结论暗示在中国资本市场,存在几个能够对大股东作出有效制衡的股东能够促使公司完善监督机制,增强管理层激励效应,提高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11.
股权激励制度曾被视为降低经理层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的良方,但安然事件等一系列公司丑闻逐渐暴露出该制度的弊端。近年来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迅速推广,一些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取得了“公司业绩增长,股价上涨,投资者受益,公司高管暴富”的“多赢”局面,实际上在表面繁荣、貌似合法与市场化的背后隐藏着大量问题,部分公司的股权激励已被扭曲为公司管理层牟取暴利的寻租工具。这表明,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程度低、上市公司治理不规范的情况下,不宜大规模推广股权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2.
以2008-2018年A股实施了股权激励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案中实施相对业绩评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案中实施相对业绩评价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绩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管理层能力较弱的民营上市公司中,实施相对业绩评价对管理层的激励作用更强,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与强势相对业绩评价相比,使用弱势相对业绩评价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3.
股权集中度是股权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维度,合理的股权集中度可以促进股权结构的合理性,进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是公司取得良好业绩的重要条件。文章选取沪深两市46家土木工程建筑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期探索该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影响公司绩效,并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该实证研究结果,为土木工程建筑业上市公司提高经营绩效提出积极有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7,(10)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的治理效率将直接关系到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文章以东北65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董事会治理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东北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绩效并无太大影响,制度设计中的独立董事并未发挥正向作用,董事的股权激励作用也并未显现,而董事的年薪激励方式则效果显著。需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建设,完善董事薪酬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业绩考核是有效激励的前提,可通过利益协同机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公司治理假说),也会因加剧业绩压力而诱发企业的短视行为(业绩压力假说).基于我国股权激励特殊的业绩考核制度,本文检验了行权业绩考核对上市高科技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及机制.结果 发现:行权业绩考核降低了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资,总体上支持了"业绩压力假说";异质性检验显示,该抑制效应在行权时间限制较短、管理层平均年龄较小、企业前期业绩表现较差和分析师关注程度较高的样本中更加明显,证实了业绩压力是行权业绩考核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内在机制.基于创新产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权业绩考核虽然提高了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但主要体现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利用式创新上,对发明专利这一探索式创新反而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本文拓展了行权业绩考核经济后果及企业研发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为高科技企业科学地设置业绩考核目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ESO的行权价格及其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志安 《技术经济》2002,21(2):44-46
ESO,即经理股票期权,指给予经理人员在特定的行权价格下购买特定股票的权利,它是以股票期权方式作为企业职工,尤其是经理人员激励机制的一种薪酬制度。经理股票期权将日益成为我国企业激励机制改革 的必然选择。行权价格,就是提给予经理股票期权时的执行购买本公司股票的价格,可以说,行权价格理论是经理股票期权的最基本和核心问题。确定行权价格,就如同给经理股票期权计划设定“业绩表现界限”,它的正确合理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经理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和成败。同时,行权价格的确定又是十分复杂和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因为经理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的确定涉及很多因素,关于行权价格的研究一直是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热点之一,尤其是最优行价权价格股票期权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实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建安  聂磊  李珊 《经济师》2013,(1):71-73,78
文章以沪深两市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并公告了股权激励实施方案的A股20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统计模型分析高管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并细分研究了股权激励相关因素对股权激励的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目前在总体上效果不明显,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权激励存在一定程度的区间效应、板块效应和行业效应。  相似文献   

18.
股权激励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员工通过持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 ,解决了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冲突的问题。商业银行由于其服务的特殊性和竞争的激烈性使其更有必要实施股票期权。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实施股票期权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期权股票的来源 ;权利主体资格的确定 ;期权的有效期和数量 ;行权价格的确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2006—2012年间宣告并坚持实施股权激励政策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法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与公司绩效水平的改善显著正相关;实施限制性股票带来的绩效改善程度略高于股票期权模式,但两者差异并不显著。最后从上市公司自身和法律制度两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客观认识股权激励的效果,以2002-2005年被证监会公开查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配对样本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舞弊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舞弊负相关,但不显著;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公司舞弊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舞弊不存在显著关系;监事会的特征对公司舞弊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