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在对证券、保险、外汇业务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信息采集的内容,提出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信息纳入的三种模式。同时,认为要推动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必须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沟通协调机制,并制定建设规划、实施步骤和技术标准等。  相似文献   

2.
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是全面记录企业和个人在银行、证券、保险、外汇以及其他领域信用信息的信息交流平台.根据对新疆辖内保险行业信息纳入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工作进行的调研,指出在搭建统一征信平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目前我国征信系统框架的现状与局限,并从金融产品形式变革是常态,银行、证券、保险信息终将标准化共享这一视角出发,提出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搭建架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以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为主要依托的信贷征信管理平台,为金融机构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但是,征信系统建设中还存在法律法规缺失、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征信产品比较单一、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今后,应加快征信法制建设,建立社会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征信队伍整体素质,以推进金融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5.
农户征信建设是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实现农村信用环境改善的基础。从农户征信的内涵,农户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使用,农户征信的现有模式等方面入手,对农户征信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指明我国农户征信建设现实和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结合我国农户的特殊属性对农户征信理论进行构建研究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多层次征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竞争机制不合理,缺乏良好的竞争环境;协作机制还未建立;商业性征信的行业集中度太低等。因此,应合理界定公共征信机构的业务边界,防止公共征信不恰当地挤出私营征信;完善法规,防止信息封锁和信息垄断,为征信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法律基础;引导征信机构适度竞争,优化行业结构;推动征信数据标准化,为信息共享准备技术条件;引导建立征信业协会,推动行业协作。  相似文献   

7.
分析商务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破解原理、征信难点,以及国际上主要的征信模式和我国征信市场现状,提出应建立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为基础,以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行业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和第三方专业征信服务为主体,以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征信体系,形成不同征信机构各司其职、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商务征信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比较"平台征信"和"央行征信"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指出央行征信模式是目前快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从制度支撑、现实需求、有益补充和技术保障四个方面分析了将互联网金融征信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可行性,提出要在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互联网金融征信行业标准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瓶颈。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个人征信体系运作模式各有优劣。应总结经验,采取加快征信立法、疏通信息来源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全民信用意识等措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比较“平台征信”和“央行征信”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指出央行征信模式是目前快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有效途径,并从制度支撑、现实需求、有益补充和技术保障四个方面分析了将互联网金融征信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要在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互联网金融征信行业标准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征信信息除被应用于授信类机构评估信用风险外,也被保险公司广泛应用于保险风险预测。而如何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基础上,逐步纳入保险等机构的相关信用信息,并依法向其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业服务,是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的重要任务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美国保险公司使用征信信息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扩展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征信系统运行以来,在防范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审贷效率、有效提示风险、提高监管效率、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其实际运作中仍存在缺少征信与金融稳定的共享平台、征信教据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征信管理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市场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征信对促进金融稳定的作用有限.为此,应尽快建立征信与金融稳定工作共享机制,完善数据共享平台,提高信息数据质量,加快征信立法步伐,统一监管标准,加强征信市场监管,增强征信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征信系统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个人征信系统运行中仍存在道德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信任风险。为降低征信系统运行中的风险,应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严把数据质量关,建立金融机构个人征信系统事前防范机制,加快个人征信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是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征信业的监督管理机关,规范征信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完善征信业务规则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规范。这对加强征信业管理,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征信系统在帮助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贷款效率、降低业务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淮南市14家金融机构为例,综合分析金融机构对征信系统信息查询需求状况,结果表明:金融机构对征信系统查询应用需求呈上升趋势,对各类信息需求度存在差异,但也存在制约征信系统功效发挥的因素。为更好地服务金融机构,应加快二代征信系统建设,不断提高征信系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的经贸和投融资发展迅速,促进了各国经济金融的发展,但作为服务于各类贸易、投资、融资的跨境征信信息平台仍是空白,各国对信用信息的需求迫切。分析中国一东盟跨境征信合作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需要面对的难点,提出跨境征信合作平台框架构想和相关建议,目的是促进区域跨境征信信息共享桥梁的搭建。  相似文献   

17.
阿里巴巴利用电子商务独有的优势,摸索出的特殊商业征信模式——“阿里征信模式”体现出诸多优势:海量信用信息来源、出色的信息数据、独有的风险控制能力、高效的信贷流水线,但同时存在信用信息过于片面、贷款规模有限、金融业务经验欠缺、征信模式不可复制等缺陷.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针对我国金融征信体系的现状,应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对征信对象信用信息进行扩展,充分发挥金融征信体系的持续性优势,借鉴阿里征信模式进一步完善现有金融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征信体系是由征信法规、征信机构、征信市场、征信行业标准及监管等核心要件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当前的基层征信体系建设,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环境“瓶颈”。这些环境“瓶颈”,严重阻碍着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和征信水平的提高。为推进我国基层征信环境建设,应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征信法规建设,加强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诉讼信息共享机制,依法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三则案例表明,部分金融机构违规冒名贷款、违规修改个人信用信息等行为,对征信系统的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今后,应敦促金融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并完善异议数据处理制度,建立个人征信数据质量分析系统,切实加强数据监管的长效机制建设等,以便从根本上防范和解决现存的虚假数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征信体系建设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信用风险,净化社会信用环境。近年来,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征信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针对现阶段我国征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规建设滞后、信息垄断严重、征信机构公信力不高等问题,提出我国征信法规体系建设、征信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以及征信的管理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