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990-2009年间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反倾销如何影响中国对美出口,并对相关贸易效应进行了计量检验。结论显示,美国对华反倾销产生了显著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调查效应,中国对美出口的涉案产品金额、数量、价格以及份额都受到严重冲击。在中国入世后,反倾销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强,钢铁和化工行业首当其冲。同时,美国对华反倾销还产生了有利于非指控对象国的贸易转移效应,这些国家迅速填补了中国退出的市场空间,由此减少了美国从反倾销中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欧盟在对华反倾销贸易问题上,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确定倾销产品正常价值时,往往拒绝使用我国国内市场销售价格,反而采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类似的市场经济国家同类产品成本或出口价格作为计算基础,事实上造成对我国出口企业的歧视性待遇。文章正是基于以上现状,在分析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法律后,分析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此种“非市场经济地位”对自身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却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贸易争端。我国出口商品价廉物美,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然而,各国却不断对中国出口商品实施反倾销调查等贸易保护措施,使我国相关出口企业损失惨重。本文通过美国对华实施反倾销的现状,对反倾销实施的动因、绩效与启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宁墨 《经济界》2001,(5):92-93
前不久,外经贸副部长。中国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向传媒指出,中国要在加入WTO15年后,才会被视为市场经济国家。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及原因,并相应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对于清除国际贸易的障碍,促进出口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一)出口企业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及原因 1.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的国际环境不够宽松。从目前中美达成的协议看,在中国十五年之内,美国仍以非市场经济对中国产品进行倾销,欧盟同样可以参照。加入WTO后,我国出口企业将继续面对反倾销案件中受到“非市场经济国家”不公平…  相似文献   

5.
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的贸易限制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利用个案初步考察了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然后构建一个"两国三地"价格竞争模型对反倾销措施的这两种贸易效应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002~2007年美国对华纺织品反倾销案例10位海关协调税则(HST)代码涉案产品的数据,就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在不同阶段的贸易限制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导致我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减少,具有负的贸易限制效应,同时使韩国、印度等竞争国同类产品对美出口增加,存在正的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6.
美国自2006年对产自中国的铜版纸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的调查后,进入对中国的"双反"贸易救济时代.美国对华反补贴有调查频率快;涉案产品集中;采取反补贴与反倾销合并调查等特点.在分析美国对华反补贴的理论基础之上,笔者认为美国经济增长较为缓慢美国国内法的支持是美国对华反补贴的主要原因.美国频繁的反补贴调查不仅影响中国对美国的产品出口,更因其强烈的示范效应使得在世界范围内对华反补贴案件激增,引起中美关系的恶化.为降低美国对华进行反补贴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经济方面,我国企业应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并且加强自主研发;在法律方面,对内要完善国内反补贴法,对外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7.
李成 《现代企业》2001,(10):24-24,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与西方国家的双方贸易有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产品有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等优势,部分产品的出口增长趋势引起了进口国有关生产商的不满。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反倾销”这一拦路虎也随之而来。自1979年8月欧区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盐类提出反倾销以来,到今年3月底,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422起,涉及我国出口商品20多个大类中的绝大类别,总金额至少100亿美元。据统计,在已发生的422起对华反倾销案中至少有50%的企业没有应诉,现已造成严重后果:一是“缺席判决”,彻底退出市场。不应诉,国外负责案件审理的部分可以依据“可获得的最佳信息”直接作出“缺席判决”。如在1994年,美国对中国大蒜进行反倾销调查时,由于没有公司应诉,我国被裁定高达376%的反倾销税,中国大蒜被迫退出美国市场。二是不应诉容易引起反倾销的连锁反应。例如上述大 案之后,由于起诉方律师看到了中国企业不愿应诉,又鼓动美国蜂蜜行业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在蜂蜜案件进行过程当中,还是这家律师事务所,又说服美国自行车生产企业对中国自行车提出起诉,接下来是蘑菇罐头,再接下来是靛蓝染料,总共影响了中国高达3亿美元的出口。三是引发其它地区新的反倾销诉讼。近年来经常出现一种中国产品被反倾销,其它国家也很快对同一种商品提出反倾销,其重要原因就是大家都不去应诉,蜂拥转向另一个市场,马上导致新一宗反倾销案。例如中国的钢板、草甘膦、硅锰、糠醇等一系列产品都曾在两个或多个国外市场先后遭到反倾销调查,极大的影响了这些产品的正常出口。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企业不积极应诉,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2010年美国提出"出口倍增计划",其目标是争取用5年时间使美国的出口规模增加1倍,这无疑给正在转型升级的中国化工产业带来一定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对"出口倍增计划"实施前后中美化工产业进出口现状的具体分析,发现"计划"对中国化工产业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化工企业仍然需要加强科研投入,继续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及行业协会要帮助企业重点研究国际市场变化情况,增强反倾销意识,逐步完善反倾销机制。  相似文献   

9.
2010年7月15日,中国大规模调整了贱金属行业出口退税率,降低或者取消了部分“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本文运用倍差(difference in difference)针对出口退税政策对贱金属行业出口增长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分析表明,出口退税政策在对贱金属行业的出口起到了深刻的影响,显著降低了出口退税率下降的几类产品的出口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计数模型,从WTO制度和贸易不对称角度分析了1994~2006年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土耳其、墨西哥、阿根廷和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共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WTO制度和中外贸易不对称关系严重影响着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中国加入WTO显著地增加了国外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中国双边贸易不对称度上升和中外双边贸易量的增加,引起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数量增加;中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数量增加会显著抑制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行动.  相似文献   

11.
据WTO统计,印度已经连续多年以反倾销立案数量众多在全球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然而,在印度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中国一直都是最大的受害者,不仅反倾销数量众多而且涉案金额及涉案产品种类呈日趋上涨之势。尤其是2005年以后,印度对华反倾销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将对印度对华反倾销的现状以及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为我国出口企业向在印度市场出口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孔龙 《中外管理》2005,(4):15-15
3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中国棉纸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这意味着美国商务部将对中国餐巾卫生纸加征高达112.64%的反倾销关税。这是继美国对中国彩电、家具和海鲜等产品加征反倾销关税以后的又一次制裁。由此中国卫生纸出口美国的大门基本关闭。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标:反倾销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合并全球反倾销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的数据,借助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反倾销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整体而言,反倾销壁垒抑制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其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反倾销终裁措施实施之后,尽管反倾销的初裁预征税率也降低企业生产率,不过这种抑制效应很小并且统计上不显著。增加值下降和生产要素缺乏调整是导致企业生产率降低的主要缘由。研究创新:从企业层面量化反倾销壁垒对反倾销目标国的生产率效应。研究价值:较为细致地分析了反倾销壁垒的生产率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入世与中国反倾销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及钠类提起反倾销诉讼以来,国外针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案呈不断增长之势。到2000年末,我国遭受了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起诉共426起,居全球之首,且大多败诉。中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如果说90年代以前,主要是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组织以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方式“封杀”中国的话,那么自此以后,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印度等也开始“截击”。不仅如此,只要一国对华某项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其  相似文献   

15.
布鲁塞尔时间今年6月20日上午10时~11时30分,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听证会如期举行。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下称“应对联盟”)发起人吴振昌,以及由中方聘请的法律顾问、欧洲律师和经济分析师组成的专家小组,就欧盟对中国鞋类反倾销进行了“无损害抗辩”。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中国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美国一直是对华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美国反倾销诉讼程序,提出我国企业在应诉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欧盟对印尼脂肪醇征收反倾销税;欧盟对华光伏企业反倾销诉讼;欧美就中国限制稀有金属出口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8.
系统分析了中国"打包"起诉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案的缘起、美国对华反倾销运作流程及其反倾销调查中的不当规则运用等问题,基于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运作流程的会计信息需求驱动,构建了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会计跟踪机制,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应对国外频繁对华反倾销的策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国外对华反倾销不断增加这一严重影响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发展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出口产品频遭外国反倾销制裁的严峻形势及其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企业管理和政府决策两个层面给出了规避国外反倾销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中美经济和保险委员会针对进口中国产品对美国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发表了一份报告,声称,自从1989年以来美国已经在中国丢失了150万个就业机会.这让美国相关利益团体的志士仁人们深感不安,美国政府也按捺不住走上前台,企图采取强行政策抵制中国对美出口和通过WTO对华施加制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