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监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的思路是,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金融控股集团监管委员会,建立健全行业监管机制,从三个层次对金融控股集团进行监管。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特有风险(主要是财务风险、内部交易和风险集中)的监管,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进入退出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存在的大量的各种形态的金融控股集团虽然受到严格的分业限制,潜在的各种风险尚未完全暴露出来,但随着我国金融监管的逐步放松,各金融行业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监管层就不能不高度重视金融控股集团潜在的风险。本文吸收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监管标准以及经验教训,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提出现阶段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重点,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控股集团监管模式与监管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关联交易的监管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蕾 《中国金融》2006,(2):43-44
目前的金融市场竞争中,我国许多金融机构正在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推进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和集团式综合化经营,并逐步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这些金融机构通过关联交易,实现了金融资源的整合并取得了协同效应,但实际上这些关联交易中蕴含着很大的金融风险。如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关联交易的监管,规避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是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结构界定和监管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控股集团结构复杂,业务综合,带来了比单一金融业务更多的风险,为此我国应制定专门的金融控股集团法,而对金融控股集团加以法律界定则是其中的首要问题。同时,金控法还应理顺宏观监管问题,并对具体监管制度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东 《福建金融》2005,(10):20-22
面对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趋势,必须针对其“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特点,加强监管,以规范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维护金融安全与秩序。本文介绍当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现状,并探讨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节约交易费用、业务内部化以及支持集团产业的优势吸引下,一批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应运而生,但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的问题制约了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借鉴国外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经验,完善以治理结构和资本充足为核心的内控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模式,强化其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迅速且类型多样,部分集团利用关联交易,杠杆资金快速扩张、野蛮生长,外部负面效应凸显。本文从分业、混业经营的视角,全面梳理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演变,认为金融控股集团具有"太连接不能倒"的系统性风险特征,并提出监管部门应守好监管阵地和法律底线,限制金融控股集团的野蛮发展,从构建监管生态、明确发展边界、建立法律规范、加强行为监管等方面从严管控,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8.
赵永桥  毛杰 《济南金融》2003,(11):20-21
本文在借鉴美、欧和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金融控股集团进行了法律界定,对其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实际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借鉴美、欧和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金融控股集团进行了法律界定,对其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的实际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并以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中航投资为例,对比了分拆上市、母子公司共同上市、整体上市三种上市方式的利弊,本文认为整体上市是促进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发挥多牌照协同效应的最佳方式。最后,本文分析了金融控股集团整体上市的各种模式,提出了在现行上市监管政策下可行的四种路径。  相似文献   

11.
金融模块化是中国金融现代化的一个思路。金融模块化包括模块化分解和模块化集中。本文从模块、模块化和模块化集中的介绍入手,论述了金融模块化集中及其对金融创新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阐释金融模块化集中的三大战略选择:建立金融控股集团、构筑金融企业与其企业客户的外部战略联盟和构筑金融综合监管机制,然后论证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必须在金融领域加强市场的力量,通过金融模块化方法等金融创新手段实现中国金融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姜波 《财会学习》2015,(5):23-26
虽然我国法律上对金融控股集团未明确界定,但随着我国金融业逐步融入全球金融体系,金融控股集团正以全新的姿态进入我国金融体系并得到空前的发展,金融控股集团不仅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以及降低单一业务所产生的行业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财务方面也具有其他金融企业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金融控股集团模式,相比单一的金融企业,存在更大的财务风险。如何对金融控股集团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降低财务风险,则是金融控股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杨宣 《会计师》2021,(8):27-28
金融控股集团在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对金融控股集团来说,如何在新的管理规范下做好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将是接下来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如何有效发挥资本的作用是金融控股集团本源的目标和任务.当前,金融控股集团的资本运作直接关系到其经营目标和效益的实现.金融控股集团应从当前资本运作的现状出发,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切实优化企业资本运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金融控股集团与交叉销售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发起成立的多样化金融集团公司联合论坛对金融控股集团所下的定义为:“金融业在集团业务中占主导地位,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不同形式的金融控股集团,有的以金融业为主业,有的以实业为主业控股不同的金融企业。吴晓灵认为,由金融机构生成的控股公司风险还不是很大。目前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三家金融监管部门已经达成协议。控股公司以哪一业为主,就主要由谁监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金融控股集团在我国现阶段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其存在形式的局限性以及潜在风险的特殊性,对金融监管的方式、相应的监管法规制定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构建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是提升我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在如何选择全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模式和组织管理架构上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梳理金融控股集团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金融控股集团的运营模式、组织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对花旗等五大金融控股集团进行了典型案例分解,井以此为基础提出立足我国国情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特点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海丰 《中国金融》2006,(24):63-64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最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综合经营趋势明显,金融机构从事多元化金融业务、大型国氽进军金融业、民营资本参股金融业等现象比比皆是。当然,涉足两个以上金融行业的企业集团不一定就是金融控股集团。判断金融挖股集团的重要标准,是母公司对涉足金融企业是否控股,以及集团能否对各金融企业实现战略协同。实际上,我国严格意义上的金融控股集团很少,有的只是初步在金融领域布局并形成金融控股雏形,  相似文献   

19.
张涵 《中国金融》2012,(23):92-93
在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金融混业经营以及混业经营的载体——金融控股集团已大量存在。顺应世界范围的金融混业经营大势,并尊重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创新实践,加强金融混业形势下的监管协调与创新以及金融立法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管制逐步放松,金融控股集团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金融监管体制以及金融机构问题出发,分析了制约和影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