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沿着“金融发展—融资约束缓解—企业投资”的思路探讨了中国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但预算软约束弱化了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实际作用。(2)金融发展通过金融中介———国有银行体系这一途径缓解了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而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并不显著。(3)预算软约束弱化了金融发展对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和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并带来过度投资和效率损失;由于金融发展对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不显著,也难以在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因此,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必须同时从金融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发展)与硬化预算约束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选取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经验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检验盈余管理对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具有显著的研发投入-现金流敏感性,且面临着外部融资约束;盈余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盈余管理与技术创新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所有权性质和规模因素后发现,盈余管理对民营制造企业R&D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并且更有利于缓解中小型制造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融资困难问题已成为约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系数显著为正,不确定性对投资具有显著的负的影响。以现金红利、股权性质作为融资约束的标准时,融资约束和投资—现金敏感性同向变动。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系数主要源于自由现金流理论下的投资过度。  相似文献   

4.
融资约束是制约企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从2003~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的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较国有上市公司得到更加明显的缓解;金融中介的发展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中的作用远比股票市场发展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经验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检验盈余管理对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具有显著的研发投入-现金流敏感性,且面临着外部融资约束;盈余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盈余管理与技术创新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所有权性质和规模因素后发现,盈余管理对民营制造企业R&D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并且更有利于缓解中小型制造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6.
剖析互联网金融对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可以为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微观证据。在分析文化创意企业融资约束的形成机制及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欧拉方程投资模型和修正的托宾Q模型为基础,利用2009—2014年沪深上市的153家文化创意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其融资约束状况,并检验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其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创意上市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互联网金融发展能降低文化创意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即可缓解其融资约束;在不同的企业所有权以及资产轻重程度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上述效应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根据烙印理论,高管的海外经历会成为其适应复杂经营环境的一种特殊“印记”,进而影响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文章选取 2011—2020 年间 2800 家 A 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金融投资的作用效果,并研究企业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以及数字金融的跨层次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长期金融投资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企业短期金融投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高管海外背景影响企业金融投资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即高管海外背景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从而增加企业短期金融投资,减少长期金融投资;数字金融跨层次正向调节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效果。最后,文章提出企业应注意吸纳具有海外经历的优秀人才,优化高管团队人员结构;同时企业应充分利用数字金融以提升资金筹措的便利性,降低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经济体系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的投资活动,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国泰君安数据库搜集数据,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经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目前仍然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状况,而融资约束是诱发企业出现投资不足的关键因素;会计稳健性较强的中小板上市公司可以缓解融资约束的程度;中小板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会计稳健性水平,利用其与融资约束的反向作用,缓解、弱化企业投资不足的程度。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缓解融资约束、进行科学理性的投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以补充关于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2006—2010年的数据,探讨研发投资对企业融资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引起的融资约束程度远远大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研发投资引起的融资约束更多是一种债务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探讨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运用2004—2010年41家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数据,选取287个公司年有效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估计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微观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而分析对农业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农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减少企业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减轻企业的融资压力,进而促进公司投资行为,推动经济发展。这一结论不仅为中国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提供了经验支持,也对宏观金融发展与微观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