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秀宁 《广告大观》2006,(2S):40-41
“话语权”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可是并不是每个人说的话都会有人听。准说的话有人听,谁就有了“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读懂客人     
从酒店服务的角度上讲,客人是什么?有人说:“客人是上帝!”又有人说:“客人是朋友.是亲人!”还有人说:“客人是老师!”这些话从某些视角上讲都对,但笔者认为,又都不能科学地解释清楚,从而影响我们对客人的认识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谢园 《品牌》2013,(2):46-47
《泰囧》怎么就火了?有人说这是“接地气”内容的胜利,也有评论说巧妙安排上映档期促成了票房丰收。或许这些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营销贡献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曾国平 《商界》2010,(5):153-153
有人开玩笑讲,为什么有的企业家英年早逝?原因之一是,部下“没有脑子”,说一下动一下,有的说了也不动,给活活累死的。  相似文献   

5.
张锐 《中国市场》2006,(12):40-42
从诞生之日起,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就始终身处外企与合资品牌的两面夹攻这中。有人说:民营车企“天生就有自主创新的冲动”,也有人说:中国汽车界“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民营车企何时才能破茧为蝶?  相似文献   

6.
廉政勤政扭亏的启示刘治平据报载;某企业连年亏损。厂长被迫下台。企业亏损症结在哪里呢?有人说“管理不善设备落后”;也有人说“资金不足无能为力”;还有人说“与用户单位关系不融洽所致”、可新上任的厂长却深谙”人心齐泰山移”,这个道理。认为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缺...  相似文献   

7.
胥晓莺 《浙商》2010,(13):38-39
“有人炒大蒜、炒绿豆,还有人关注今天北京市场上猪肉多少钱一斤吗?还记得2007年夏天猪肉价格飙升吗?”近日,面对《浙商》记者的发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锋一再强调他不是做预测的学者,但他说,“读懂了2007年国家调控猪肉价格的政策,你自然就能预测今后农产品价格的走势。”  相似文献   

8.
沈雁 《广告大观》2014,(4):48-48
像大数据一样,“互联网思维”是一个被我们过度消费的词汇。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去改造传统产业,比如黄太吉、嘀嘀打车;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社会化营销和粉丝管理,比如小米、Roseonly;也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去创新产品体验,比如苹果和特斯拉;还有网络“愤青”们说:讲“互联网思维”的人,做过互联网业务吗?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思维”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促成国际商务活动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文化元素不可忽缺。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包括衣着、谈吐等礼仪在内,会心的文化交融当是谈判桌上的一枚“开心果”。然而,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阻隔了我们彼此的交流。我们将如何从容应对?如何填补商务活动中出现的“文化峡谷”?  相似文献   

10.
《华商》2014,(18):75-76
有一对夫妻,老公正看着电视,啃着瓜子,忽然间老婆从厨房喊着:“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电灯?”老公不耐烦的说:“我又不是水电工!”没多久老婆又喊“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冰箱?”老公不耐烦的说:“我又不是电器维修工!”又过了一会老婆又喊:“老公可不可以帮我修酒柜的门?”老公觉得很烦,生气的说:“我又不是木工!”然后就跑到外面喝酒解闷。过了一小时,老公觉得心有愧疚,决定回家把那些东西修—修,但是回家后,发现东西全修好了,便问老婆:“东西为什么都修好了?”。  相似文献   

11.
李志成 《商界》2009,(7):139-141
有人说只要有钱。傻瓜都可以买一个公司。并购促进增长的故事听起来非常美妙,但60%的企业并购以失败告终。原因何在呢?是买错了,还是“买的孩子用脚踢”了?  相似文献   

12.
张勇  魏辛民 《中国广告》2005,(10):102-103
广告早已跨越“说了就有人听”到”多说几次就有人听”,快速进入“说得巧才有人听”。  相似文献   

13.
走进北京,走进上海、广州和成都,走进我们的每一个城市,你都看到了什么,又体验到些什么?有人在说千篇一律,有人在说千城一面。于是乎,追求特色与个性的领导和设计师们便挖空心思,竭尽屋顶、立面、广场和马路之能事。但结果如何呢?那令人望而却步的景观大道,那曝晒在太阳光下的世纪广场,还有那“亮起来”的街道。于是,我要问,城市该由谁来设计?城市该为谁而设计?  相似文献   

14.
读懂客人     
从酒店服务的角度上讲,客人是什么?有人说:“客人是上帝!”又有人说:“客人是朋友,是亲人!”还有人说:“客人是老师!”这些话从某种角度上讲都对。但笔者认为,又都不能科学地解释清楚,从而影响我们对客人的认识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潘敏敏 《浙商》2009,(19):114-115
某位女老板跟记者说起离婚的事情,不禁流下了眼泪。她说,离婚这事很少有人知道,总觉得自己虽然事业很成功,但是婚姻失败,有点“丢面子”,不好意思说。说到底,无论是哪个女人,谁不希望自己婚姻美满?  相似文献   

16.
王巍栋 《现代商业》2007,(5S):40-43
有人说山东“家家悦”从计划经济时期全省糖酒行业最小的二级批发企业发展成为现在的连续七年稳居“中国连锁业五十强”的大企业是一场“神话”,但“神话”的背后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17.
Happy moment     
《华商》2014,(15):76-76
真先进刚进厕所,我习惯性地拿出手机,一不小心点到地图导航,于是语音传出:“欢迎使用GPS导航,正在搜索您所在的位置。”旁边厕所间里立马有人说:“呦,那玩意儿能找到蹲位?真先进啊!”一对年轻夫妻结婚才半年,妻子就像法院递交了离婚申请书。法官:“你为什么要离婚?”“因为我丈夫每天都要在床上读报。”“这可算不上离婚理由。”“怎么算不上?你要知道,他读的都是征婚广告。”  相似文献   

18.
笑一笑     
《光彩》2002,(3)
快嘴女人一个卖剪子的老头跟一位老太太讲价钱。卖剪子的说:“大嫂,我这剪子卖给你就是照本钱卖。若是挣你一点钱,我就算是你的儿子。”老太太有个儿媳妇,长得挺漂亮,听见卖剪子的说这话,噗哧一声笑了:“净想好事儿。”头一次看见一个妇人跑到法官那里,愤怒地说:“法官先生,有人骂我,说我像一头犀牛,我能不能控告她?”“当然能。她是什么时候骂的呀?”“一年以前的事儿了。”“那你早该控告她了。”“可是我昨天才第一次看见犀牛呀。”加深印象父亲教儿子,当教到“天”字时,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他就问:“你头顶上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谢园 《成功营销》2013,(2):62-63
《泰囧》怎么就火了?有人说这是“接地气”内容的胜利,也有评论说巧妙安排上映档期促成了票房丰收。或许这些都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营销贡献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对于零售行业我还算是一个新人,常常听业内的一些前辈们说:“零售业是细节决定成败”,我想知道,怎样做才能把握住对于细节的关照和服务?最好是避免长篇大论而应该是简单通俗方便记忆的一些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