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自200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简称“双转移”)决策部署以来,珠三角“腾笼换鸟”,欠发达地区“筑巢引凤”,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广东34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内企业实现产值1686.96亿元、税收90.926亿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08.38%和...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颁布实施,使珠三角地区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佛同城”是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明确表示,“实现珠三角一体化首先要广佛同城”。因此,加快“广佛同城”,对全面贯彻落实《纲要》,提升珠三角整体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示范带动和携领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发展作用,更是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3.
肇庆市位于广东中西部,面向珠三角,背靠粤西,面积1.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8.31%,人口410万,是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及通向大西南的咽喉。其东北与清远毗邻,西北与广西梧州、贺州交界,南与云浮相接.东南与广佛、江门相邻,辖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广宁县、封开县、德庆县、怀集县和肇庆市高新区。肇庆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和林业资源丰富,被誉为“黄金之乡”、“中国柑桔之乡”。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肇庆已打下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体制基础和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琼 《经济论坛》2006,(19):10-11
一、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的表现1.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明显存在供需矛盾并存的“两头反常”现象。从劳动力市场看,劳动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总量均逐年增长,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仍然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的“两头反常”现象。一方面,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密集型产业规模迅速膨胀,企业用工遇到“招工难”。调查中,80%以上劳动密集型企业认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难以满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需求。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支付民工的工资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特定情况下,被压…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5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企业外迁、产业转移的现象,于今尤烈。大家或弹或赞,议论纷纷。但是,要获得系统的认识,必须找到一个逻辑一贯、符合实际的理论,来看待企业转移及转移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新的理性视角。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城市经济联盟战略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再分大、小,不仅有违地理学常识和正在缩小的经济实力对比,而且势必延误珠三角经济整合的进程。珠三角经济区的地理面积不能适应当今粤港澳经济整合以及与南方其他省区协作的发展需要,有必要及时扩大珠三角经济区的区划。珠三角城市群经济整合已经自发形成以广(州)佛(山)城市群和珠江口特区群为双轴心的“哑铃阵”,突破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规划的“雁行图”。它呼唤相关城市的政府高层及时建立指导协调机制,运用政府运筹的“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调节的“看不见的手”,合力规划与建造珠三角城市经济联盟的新布局。香港龙头城市的作用要集中表现为内聚区内资源、外拓国际市场,继续带领珠三角乃至华南走向世界。龙头、龙身和龙尾的城市定位,在市场竞争中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相似文献   

7.
"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武  刘艳 《经济学家》2005,(3):124-126
一、“民工荒”问题及基本视点 从2004年起,沿海地区相继出现“民工荒”现象,并一度引起各界关注。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民工短缺调查报告,从行业来看,服装、制鞋、电子装配和塑料加工等行业民工缺口较大,从区域而言,比较严重的珠三角地区,有大约80%的企业感到普通工招收困难,其民工缺口达10%,广东深圳东莞尤甚,福建泉州莆田,  相似文献   

8.
吕筠 《经贸实践》2006,(1):37-38
从经济发展阶段性来说,中国已基本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但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以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来支撑的。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与基础,粗放型发展的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产业竞争力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使国内竞争性行业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金、人才、技术和资源,以提高企业和整个国家的竞争力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目前世界上约有6.4万个跨国公司,它们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66.7%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中国要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培养自己的跨国公司,增强企业跨国投资的能力。“走出去”主要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本文所谈的“走出去”战略以讨论境外直接投资为主,对杭州企业“走出去”状况进行分析,对怎样利用国外资源增强杭州产业竞争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第5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的结果,生产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满意或不完全满意的比例高达50%以上,主要体现在运作成本高、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作业速度慢和服务内容不全等方面,说明企业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完善的物流系统凭借其明确的目的性、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等优质特性,可以保障系统及时准确的信息、高质量的服务、物流企业的高效益。“京津冀经济圈”在成为继“长三角”和“珠三角”后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大形势下,  相似文献   

10.
珠三角转型已经进入资本化发展时代。没有金融支持,珠三角大量的制造业就很难以实现转型升级。前不久在接受《南方日报》专业记者采访时孟庆轩建议,与上海、北京相比,珠三角应定位区域产业金融中心,企业总体应以“产融结合、产融双驱、产融平衡”的思路寻找突破,破解珠三角数万家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难题,报刊只登载了这次对话的一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经济视角》2011,(3):15-15
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明确表示,“十二五”的GDP增速目标设定为7%。由于这个目标低于“十一五”的7.5%.同时也与10.3%的2010年GDP增速产生显著落差.其透露的政策信息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
杨广生 《新经济》2004,(12):28-29
对威特的采访缘于该公司亚太区总裁麦伯龄博士在“中国企业文化际论坛”上的一次演讲.他展示了这样一个调查结果:中国企业领导力的发展落后于全球与亚太的“最佳雇主”企业。80%的亚太区顶级企业认为他们能有效地培养领导力.在中国只有24是的企业认为他们能有效地培养领导力70是的亚太地区顶级企业强烈赞同:“首席执行官积极参与领导人才的发展”,在中国只有20是的企业同意这个观点。在排名最前的十大企业中,70%的企业强烈赞同首席执行官为创造和维系强有力的领导力发展实践提供充分的资源:在中国.  相似文献   

13.
《经贸实践》2006,(3):38-40
“六抓”打下了基础 2005年杭州工业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较快发展。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330.39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28.27亿元,同比增长22.1%;工业销售产值5332.83亿元,同比增长22.1%。在资源紧缺和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在年初“三回落”的严峻形势下,杭州工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可谓来之不易。这与本市积极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资助、搭建平台、长效服务等方式,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的“六抓”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珠三角企业偿债能力下降是主因 一边是公司贷款“短多长少”的局面未有扭转,另一边是信贷资产质量备受考验。银监会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的数据,其中备受关注的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再次呈现上升势头。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127万亿元,尽管其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9%,但不良贷款余额却升至4564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67亿元。  相似文献   

15.
威夷 《新经济》2003,(11):28-30
2003年8月5日,第6次粤港联席会议在香港召开,粤港两地达成“粤主制造、港主服务”的共识,“前店后厂”被赋予新的含义。8月8日,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九省、区计委主任聚首广州,初步达成了共识:争取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推进与港澳的交流与合作,探讨建立政府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共享,合作开拓新领域、新途径、新空间,营造互补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多赢”格局。这两个事件表面上看都是几方的合作会议,并没有实质联系,但如果与珠三角发展前景联系起来,则可以看出一些走向:前者表明“大珠三角”正式浮出水面,粤港正在谋划和推动“大珠三角”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后者表明广东及其周边省区,为搭乘CEPA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头班车”,正谋划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共建“泛珠三角”经济区,珠三角腹地有望大大延伸,区域竞争力可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6.
梁慧超  李燕飞  金浩 《现代财经》2007,27(10):75-79
通过统计数据,建立经济评估体系,对三大都市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表明:京津冀的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长三角”、“珠三角”有一定差距;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内部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内工业结构趋同。与“长珠三角”比较,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空间。应把充分利用地理、资源和人才优势,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作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17.
深圳企业外迁现象剖析及政策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勇 《当代经济》2008,(9):96-97
企业迁移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深圳企业外迁现象只是全国乃至世界企业迁移的一个缩影,并没有让深圳经济伤筋动骨,也无碍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但盲目迁移、恶性竞争以及无序流动也会导致资源浪费,增加企业成本。因此,国家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制定一系列合理的企业迁移政策,地方政府要正确看待企业迁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我省国有企业富余职工现状调查表明,我省试点企业富余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呈逐年扩大趋势,随着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职工富余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一)我省全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我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93年为61.58%,1994年为61.75%,1995年为62.75%,逐年递增,即劳动力的供给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而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所引起的就业增长率“七五”期间为0.18%,“八五”期间下降到0.02%。并且在这种背景之下,国有企业“七五”、“八五”期间职工人数的平均增长率分别…  相似文献   

19.
唐渊龙 《新经济》2005,(11):76-80
热钱对市场的冲击历来都是一列不带刹车的高速列车,非到出轨时停不下来。而当这趟快车出人意料地驶入珠三角时,却只有最为敏感的投资行业绷紧了神经。 业内人士指出,当长三角楼市飞涨时,珠三角市场却出奇的平稳.没有人相信行情会发生相互逆转,也没有人相信珠三角有被炒作的理由.然而市场就是这样:一切都出乎你的意料,而留给你的唯一机会只是“后知后觉”。 在紧咬“双升值”这一大趋势下.更多的热钱在寻找新的安身之处.新的故事就此悄然展开……  相似文献   

20.
“中三角”提速中部崛起 欲成中国经济第四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霞 《江南论坛》2011,(9):10-10
[本刊讯]培育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叶青表示:“从各项条件来看.尽快构筑南昌——武汉——长沙大都市圈、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中三角经济区’(以下简称‘中三角’)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