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必然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开展和谐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将和谐文化教育运用到中学生德育教育中,对于塑造老师和学生人格,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议把“爱国主义”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到高校德育教育中,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结合当代大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等特点,了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大学生在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的同时,明白树立“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必要性.如何把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贯穿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中是本文的主题;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把“爱国主义”教育的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主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陈文红 《时代经贸》2012,(12):48-49
建议把“爱国主义”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到高校德育教育中,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结合当代大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等特点,了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大学生在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的同时,明白树立“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必要性。如阿把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贯穿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中是本文的主题;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把“爱国主义”教育的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主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中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带有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我们必须切实加强中学德育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人生价值教育。 对广大青年学生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开阔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世界,渴望早日成才,投身四化建设,渴望奉献社会,振兴中华,这已成为潮流、主流。但另一方面,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导致了中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学生“网瘾”问题的分析,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学生容易患上“网瘾”的各种原因,以及中学生惠上“网瘾”后对其自身及社会所产生的危害,并一分为二、客观地指出了网络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把“双刃剑”。重点就如何趋利避害、正确引导和采取卓有成效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中肯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学习发扬其中优秀的传统美德,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与道德教育如能和谐组合,是能够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因此,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中要试着运用"和"法。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肩负着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是需要值得社会所思考的。通过对现在高职院校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创新工作的立足点、内容以及主要方向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些措施,希望通过这些分析给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10)
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德育教育的普遍规律,亦具有独特的育人理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高校德育教育逐渐展现时代化特征,新媒体与德育教育工作的关系日益紧密,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信息资源收集与传播,实现德育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创新,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效率,深化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改革,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是当今德育教育实践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马素英 《经济师》2005,(10):114-115
增强高校德育教育的时效性,从德育教育理念、道德认同、道德自律、学生德育成绩评估等方面着手,强化德育教育的外在约束力与自律意识,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对于现代人才的有效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以德育教育为视角分析了高职传统文化教育拓宽路径,对于提升德育教育效果,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下厂实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作为班主任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重点阐述了作为带队教师,如何在学生下厂过程中做好校、企、家长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安心工作,通过下厂锻炼看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周丽霞 《时代经贸》2013,(18):208-208
本文阐述了“工学结合”下厂实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作为班主任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重点阐述了作为带队教师,如何在学生下厂过程中做好校、企、家长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安心工作,通过下厂锻炼看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当前从事德育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如何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开拓思维,提升素质以积极应对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已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目前德育教育的实际,针对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德育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如何“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使德育课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15.
王蕾 《经济研究导刊》2010,(10):243-244
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挖掘和弘扬优良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德育教育的思想和理论精华,对于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伦理思想和人文精神,与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具有高度契舍性,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6.
德育教育的根本是发展人,德育教学的使命是铸造人生、陶冶性格、健全人格。要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就要让德育教学走向生活,让学生走回生活,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对广大中职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德育教育形式就是生活,让德育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的“生活德育”教育才是中职德育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横行互联网的“冲击波”,在短期肆掠后,终于在网络天地中销声匿迹。因为它不过是一个中学生的小小恶作剧而已。在这个以成年人为中心的现实社会里.对付这些“小儿科”十分容易。  相似文献   

18.
德育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与智育教育相辅相成。当前,中国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尚存有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德育工作的削弱;学校德育工作的失当。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把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中国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与大学生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江永 《经济师》2006,(3):93-94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愈来愈深刻,尤其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更为突出。探索网络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建立一个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德育教育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德育教育是现在学校教学中的重点,技工学校教学中也不例外,提升学生素质不是德育教育的唯一归宿,当学生有较好的思想素质后,学生的职业能力也能提升.技工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内涵与普通学校存在差异,它其中还包含着一种职业目标,因此在技工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就需要在人才培养下将其实效性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