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赵培花 《财会月刊》2005,(10):45-47
一、权益法下股权投资差额的几种处理情形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次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分别按借方或贷方进行摊销或者计人资本公积的,由于追加投资产生新的股权投资差额(包括借方或贷方差额),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根据《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简称《解答(四)》]的规定.企业应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2.
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次投资和追加投资时都可能产生股权投资差额,当分别为借方差额或贷方差额时,由于股权投资差额只会出现在一个方向,即借方或贷方,所以当追加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原则为“同向合并,异向抵销”。一、初始投资时的股权投资差额为借方差额  相似文献   

3.
夏秀梅 《财会通讯》2006,(11):49-51
一、初始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形成与摊销的会计处理(一)初始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形成的会计处理当初始投资形成“借方股差”时,按“借方股差”的金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企业(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投资成本)”科目。当初始投资形成“贷方股差”时,应按  相似文献   

4.
金龙 《财会通讯》2005,(10):64-64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企业,在进行追加投资行为时,可能会产生新的股权投资差额,对这部分差额的会计处理,根据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初借追借型。即初次投资时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追加投资时也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应根据初次投资、追加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分别按规定的摊销年限摊销。如果追加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金额较小,可并入原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按剩余年限一并摊销。借: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贷: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5.
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关于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笔者认为应注意四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初次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二是追加投资产生新的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三是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涉及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四是股权投资差额摊销产生的纳税调整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制度讲座(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会计》2001,(10):62-64
权益法核算的几个问题1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企业因对被投资单位追加投资而使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视同权益法在原投资时就一直采用。原成本法核算时投资的账面价值,经按权益法核算追溯调整后形成的账面价值,加上追加投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在成本法改为权益法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应当计算初次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并追溯调整应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追加投资后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时,因追加投资又形成新的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财会[2004]3号文件,以下简称“财会[2004]3号文件”)对“追加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及“股权投资差额与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作了规定,本文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根据2004年7月2日开始施行《制度讲解四》的规定,权益法下追加投资所产生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原规定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处理方法更加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一、股权投资差额形成的原因 股权投资差额是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权益法下,投资方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份额,该份额即可视为投资方股权投资可实现的未来经济利益。根据资产要素的定义,股权投资成本也就应该按被投资方账面所有者权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定。但在实务中,取得股权时的交易价格往往以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依据,如果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或者存在未入账的商誉,则投资方支付额可能高于计算确定的投资成本,形成借方差额;如果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或存在未入账的负商誉,则投资方支付额可能低于计算确定的投资成本,形成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从理论上看,只要是长期股权投资,无论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都可能有投资差额出现。只是在成本法核算下,根据重要性原则不予确认罢了,如果追加投资,变更为权益法核算时,准则要求进行追溯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一、初始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纳税调整《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对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按权益法核算,并且规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例1:2005年1月1日,甲公司以1 200万元从证券市场购入乙公司25%的股份,当日乙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为4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1 000万元)。则甲公司占乙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 000万元(4 000×25%), 股权投资差额为200万元(1 200-1 000)。对于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核算,应区分是借方差额还是贷方差额,借方差额应按一定的期间(不超过10年)摊销并计入损益,贷方差额应作为资本公积。因此,甲公司年初对外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 000万元、——股权投资差额200万元; 货:银行存款1 200万元。年底摊销时,借:投资收益2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20万元。  相似文献   

11.
在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中往往会产生两种差值:股票投资成本与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和股票投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价值之间的差额。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将前者称为“股权投资差额”,后者称为“长期投资减值”。本文拟从差值产生的原因,传递的信息,会计核算等方面对两种差值进行比较性探讨。 一、差值产生的原因   根据我国投资准则定义,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成本与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投资者在投资时按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的投资成本记入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12.
一、外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涉及外购商誉确认的具体账务处理为:按购买时接收的全部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有关负债科目;按作为合并成本的付出资产或承担债务(如发行债券)的账面价值,贷记有关资产、负债科目;按作为合并成本的付出资产、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以上借方发生额小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借记“商誉”科目。如果以上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则不确认商誉,而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相似文献   

13.
一、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1.差额确认标准不同。按照会计制度及柑关准则的规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庖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不计人损益。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为取得另一企业的股权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应全部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不确认任何由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占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不同而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也就不存在股权投资差额摊销计入当期损益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张瑞荣 《财会通讯》2006,(12):44-45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长期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企业发生长期投资减值时,可能会影响当期费用,并直接减少当期利润。而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因此企业计入损益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这便形成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权益法下如果某项投资发生减值,在计提减值时,若原投资时存在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或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股权投资贷方差额,计提减值及相应所得税应分别情况处理。本文在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的情况下,探讨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5.
李家瑗 《广西会计》1999,(11):38-40
股权投资差额主要作用于“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的调整;同时,也涉及到对损益的调整。因此,股权投资差额确认及计量的正确与否,既涉及到会计要素确认的客观性,也涉及到国家税收的正确性。一、股权投资差额的产生及确认时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时,下面两种情况均会产生股权投资差额:一是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当其投资的账面成本与所应拥有的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股权投资差额;二是企业如果原来采用成本法核算,后改为权益法核算时,也会产生股权投资差额。股权投资差额的确认时点,从理论…  相似文献   

16.
股权投资差额的本质是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计价偏低或存在商誉,通过对股权投资差额、合并价差、商誉三者的比较分析,可以正确理解股权投资差额的实质。投资企业通常对股权投资差额进行摊销调整,消除由于被投资单位利润虚增而对投资企业利润的影响。现阶段对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是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但存在着不合理性。本文拟对股权投资差额会计处理进行简要评析,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不同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投资差额产生的原因不同.其确认与处理的方法也不相同.本文主要是介绍不同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差额进行会计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谌勇 《财会通讯》2004,(8):28-29
1、被投资企业因会计政策、会计差错等原因调整前期留存收益时投资企业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企业投资后,如果被投资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等出现在投资前,被投资企业按会计制度规定调整前期留存收益,投资企业应相应确定为股权投资差额。如果上述原因出现在投资后,被投资企业调整留存收益,投资企业不应确认为股权投资差额而应确认为损益调整。  相似文献   

19.
刘宏 《会计之友》2004,(2):53-54
本文就投资企业在参加配股时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当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下的“股权投资差额”存在借方余额的情况下,在其股权净资产因配股产生超过其实际支付配股款的增值时,按会计制度规定将增值部分记入“资本公积”并不合理,并提出了会计处理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仅就追加投资时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要点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