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退税制度是一项出口税收激励机制,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调整也对出口企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应积极应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不断调整,并针对性的进行改革,使负面效应达到最小化。  相似文献   

2.
出口退税是一项根据国际税收公平原则制定的出口财政激励政策,被各国广泛采用。自我国制定出口退税政策以来,尤其是"入世"以后,其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及国民福利效应有显著影响。文章首先阐述了出口退税政策的总体情况,然后从静态和实证两个角度对其福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出口退税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国民福利效应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继续采用出口退税政策可以促进出口,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贸易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效果,在短期内可将出口退税政策作为我国调节出口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从长期看我国应通过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和出口结构,以提高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出口贸易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功能定位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闻媛 《财经论丛》2008,(3):34-39
本文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演变历程进行了回顾,以2004年为界,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就不同阶段分析比较出口退税的政策目标和现实效应,得出结论:出口退税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适应性工具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其实并不如想象的有效。而在市场经济国家,中性税收才应该是政策的基调,因此文章建议对出口产品彻底退税,以还原增值税中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外需惯性、汇率变化和出口退税政策三个因素在中国对美出口贸易过程中影响作用的大小进行比较,得出外需惯性是影响中美出口贸易最为关键的因素,汇率变化次之,而出口退税政策对中美出口贸易影响不大的结论。进而对政府宏观出口政策的制定和在促进出口过程中政策工具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一直维持着平均高于GDP增长率2倍的速度。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出口贸易克服了各种困难,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支持中国出口大幅度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是1985年以来采取的出口退税制度。近年来,中国出口退税额已经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但由于出口的高速增长导致出口退税额的大幅上升,因此,引起有关部门与专家学者的争论,它们可以大体上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1)出口规模的扩大对中国财政税收增加有无贡献?(2)出口退税增加是否是导致国家财政税收增长缓慢的原因?(3)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对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是否产生了积极作用?(4)中国是否可以建立一种既扩大出口、又增加财政税收的良性循环机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出口和出口退税的前途,而且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和财政税收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出口对本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为了扩大出口,拉动外向型企业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一些有利出口的政策。其中,出口退税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保护本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探讨我国近几年出口退税现状,分析了我国出口退税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大我国出口退税率对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提出相应改善建议,以期能为业内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出口退税一直是我国政府执行的一项主要外贸政策。文章通过建立一个结合我国出口企业实情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阐述了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提高出口退税可以产生四个主要的经济效应:出口稳定效应、结构优化效应、企业进化效应和顺差缓解效应。然而,如果竞争国政府采取了相应的策略,那么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将减弱。  相似文献   

9.
随着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已不适应当前对外贸易的发展。2004年我国对出口退税的结构、中央财政支持力度、中央地方分担比例等方面做了较大调整。本文着重分析阐述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对宏观经济、出口贸易及出口企业经营管理三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已不适应当前对外贸易的发展.2004年我国对出口退税的结构、中央财政支持力度、中央地方分担比例等方面做了较大调整.本文着重分析阐述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对宏观经济、出口贸易及出口企业经营管理三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世贸组织框架下我国主要对外贸易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贸易税收区别于其他税收的最基本之处在于其开征课税对象仅限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和服务。通过深入分析关税、出口退税、反倾销税三大贸易税收政策的主要功能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针对我国三大贸易税收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一次结构性调整。规定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从一年来的贸易数据看,新政对出口贸易的走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大力度的出口退税带来了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退税率结构性调整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率下调,使得贸易方式发生变化,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贸易增长加快;新政促进了中西部经济发展,有利于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及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宜生  刘晴 《财贸经济》2011,(9):80-84,136
本文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际效果为研究对象,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出口退税对我国出口额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国外需求才是影响我国出口额的主要因素,而且出口退税会恶化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基于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初级产品出口价格的不断下降给许多仍靠少数出口产品获取外贸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使其成为国际贸易中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便采取课征初级产品出口税的政策以图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初级产品出口关税对出口国及其贸易伙伴的影响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采取出口税政策解决出口价格波动带来挑战的利弊,并在最后以一些实证研究的实例说明了这一政策实施效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入世后,我国贸易税收政策的功能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制定和调整。本文通过分析关税、出口退税、反倾销税三大贸易税收政策的主要功能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提出了我国入世后贸易税收政策功能调整的战略方向及措施:应强化关税产业保护功能,弱化财政收入功能;应以“走出去”战略为依据,真正发挥出口退税制度的保护产业和鼓励出口的基本功能;应发挥经济比较优势,加强国际分工合作,避免反倾销税成为过度产业保护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郑京平  冯春平 《财贸经济》2005,(4):48-54,F003
对外贸易对中国的税收有怎样的影响?回答这一问题,对制定贸易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1-2-3模型进行修正,将总产出区分为4种具有不同税收特征的产品,构建相应的税收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贸易对税收有正面的影响。实际测算显示,一般贸易出口每增加1元人民币,会相应带动当年税收增加0.4~0.5元人民币。通过对季度数据的Granger因果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本文发现出口增加对税收有持续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的一种退还或免征间接税的税收措施。但由于各种货物出口前涉及免税情况不同,导致理论与实际的差异。我国对少数货物相应出台有限制出口政策,对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使出口贸易货物退税计算方法进一步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不同技术程度行业考察了2001年1月至2008年8月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实际效应。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影响十分显著,对高新技术行业影响不显著或影响较小。(2)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比重呈显著正相关,与高新技术行业的相关性不明确。(3)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影响比高新技术行业更明显。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从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应主要针对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效果会更加明显。第二,在失业率较高时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退税率来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9.
The US produced about 80% of the world’s cotton in the decades prior to the Civil War. How much monopoly power did the US possess in the world cotton market and what would have been the effect of an optimal export tax?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elasticity of foreign demand for US cotton exports and uses the elasticity in a simple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to calculate the optimal export tax and its effect on prices, trade, and welfa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xport demand elasticity for US cotton was about −1.7 and that the optimal export tax of about 50% would have raised US welfare by about $10 million, about 0.3% of US GDP or about 1% of the South’s GD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